APP下载

基于心理资本视角下的高职生班级管理策略

2017-10-21张贵英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韧性高职生

张贵英

一、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理论是随着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而兴起的理论。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要指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以及人生信念、价值和认知的综合。2004 年美国管理学家路桑斯(Fred Luthans)教授等人提出“积极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这一概念,简称心理资本, 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并确定了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方法(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心理资本的概念已经提出,便得到广泛关注。

二、心理资本的重要性

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重要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能量,是优秀心理品质的核心,是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心理源泉。它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一样,具有可塑造性、可开发性,人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培养来提高心理资本,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对高校学生的发展,更具有关键推动力。高校学者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学生心理健康是正相关的关系;他们也研究心理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主观幸福感、创新能力、学业成就等层面的关系。

最近几年高职生的心理资本也得到研究者的重视。郝利敏(2011年)研究结果表明:90后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希望水平、乐观水平与学业成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刘湘玲(2016年)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心理资本有助于其学习投入。希望感越强,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学习投入水平也将更高,也就是说,学生的希望感和自我效能感可促使其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而不知疲倦,也能促使学生拥有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坚持不懈,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专注,而有韧性的学生则不容易被困难击倒,往往更自信,希望感更强。姜丽红(2016年)研究发现高职生整体心理资本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都高于理论中值,高职生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亲疏关系、高职生学业成绩和其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上有显著差异。高职生学业成绩与心理资本水平呈正相关,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更高。

所以,提升高职生的心理资本是高等教育目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生群体而言, 他们正处于社会化、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對于心理资本的投资将在他们人生发展的两个方面产生深远意义:1、有助于高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自信心、心理弹性、学习投入的提升;2、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全面提升。

三、提升高职生心理资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个体的心理资本是可以提升与开发的。通过有计划地开发心理资本,可以使高职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与发展。班级不是单指学生所处的物理位置的教室,而是学校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心理环境的教室”。学生在这里朝夕相处,班级相当于学生的第二家庭。恰当的、合适的、灵活的班级管理则能有助于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与累积,有助于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与壮大。

1.营建灵活弹性、积极关注的班级氛围,鼓励高职生积极表达自我优势。

营造灵活弹性、积极关注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自我表达,表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而不用担心处处被评价被指责。老师给予高职生更多的积极关注,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以反馈,挖掘其心理优势,以帮助高职生增强自我效能感。也要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帮助高职生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将班级与同学变成他们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当高职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情感支持,有助于高职生正确应对困境,增强心理韧性,及时复原。

2.搭建多元智能展示的平台,鼓励高职生提升多种学业成绩。

在每位高职生的内心播种希望的种子,让自己的潜能发芽发展壮大。通过讲解多元智能与情商发展理论,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潜能和发展空间,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为学生的积极发展创设“最近发展区”,指导学生设定自我发展目标,做好发展规划;应用积极的、合适的内容和方式,发展每位学生积极个性品质和潜能。成立学生学习共同体,请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与愿意通过努力提升自己学业成绩的同学自愿结成学习帮助小组。这样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体验和自信,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愿意通过努力提升学业成绩的学生,在同学陪伴下,也看到了希望,提升了自我效能感,也在面临学习困境时更加乐观、能够坚持、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

3.创设各种任务担当机会,鼓励高职生提升团队领导力。

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比普通同学有更多接触老师、同学及锻炼自己的机会。最关键的是他们有更多担当的机会,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这是他们被信任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效能感增加的过程,其心理资本也会慢慢提高。在班级里要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分享其学习工作经验。这样可以促使其他高职生通过观察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同时在班级建设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差异,在班级里创设多种任务,这些任务尽量具体、尽量易于考核目标,给尽量多的学生担当的机会,来提升他们的团队领导力。在他们完成任务的同时,给予及时的、恰当的反馈与指导,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与心理韧性。

4.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与主题班会,开发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

通过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主题的主题班会与系列团体心理辅导等途径,系统地开展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主题的积极心理资本训练,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效能感;鼓励高职生乐观地看待人生、看待世界。提高高职生的希望和韧性,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学生的积极人格。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反馈,给学生积极的期待。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 Luthans K W, Luthans B C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2004 ,47(1):45 -50.

[2]郝利敏,“90后”高职生心理资本调查分析及开发策略,浙江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1年.

[3]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105-1107.

[4]沈晓梅.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5]孙娟.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5(9).

[6]张凡迪.“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6-109.

[7]姜丽红,基于心理资本现状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87-89.

[8]刘湘玲,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24卷第8期(1181-11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韧性高职生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韧性城市
主题:建设韧性城市 助推城市发展
浅谈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轻车”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