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2017-02-15张静郭彦青
张静++郭彦青
[摘要]随机选取内蒙古两所大学35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男、女大学生在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高、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3.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4.学习策略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策略 一般自我效能感 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16-02
一、问题提出
学习策略是紧密监视与调控学习活动的多水平、多层次、动态的一套操作系统,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则,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对策系统。[1]研究发现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2]、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3]等。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Schwarzer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4]研究证实自我效能、归因与学业成就之间有密切相关,自我效能是一个对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指标[5];较低水平的自我效能与高的考试焦虑水平及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下降之间有显著相关[6]等。国内外学者在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对揭示学习的本质、探讨学习的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该领域针对中、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多,针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较多,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较少。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业成绩的现状及其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为调查地点,随机选取3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其中男生130人,女生174人;理科专业学生117人,文科专业学生101人,工科专业学生86人;大一学生25人,大二学生73人,大三学生129人,大四学生77人;汉族学生239人,蒙古族学生53人,其他民族学生12人。
(二)研究工具
1.研究采用楊易编制的《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量表》,该量表共有49题,包括四个分量表,分别测量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法。本研究在正式施测时测得的总量表以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均大于0.70。
2.采用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GSES),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计分。
3.采用自我知觉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形式。自我知觉的学业成绩采用的问题是:“如果让你的专业课老师分别用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四个等级对你进入大学以来的专业成绩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总体专业成绩如何?”国外已有研究发现这种评定方法是对真实成绩的可靠测量。[7]自我知觉的学业成绩评分时,以选择“优秀”或“良好”作为高学业成绩,选择“差”作为低学业成绩组。
(三)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并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录入计算机。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均分为3到3.5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均分为3.15。大学生对各种策略的使用都处于中等水平,即处于“有时这样或有时不这样”与“经常这样或多数情况如此”之间。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也处于中等水平,即“基本正确”与“多数正确”之间。
(二)不同性别、民族、年级、学科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分析
分别以学生的性别、民族、年级、学科为自变量,学习策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研究结果可知:(1)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资源管理策略的性别差异显著,F(1,302)=4.029,P<0.05。学习策略的民族差异、年级、学科差异均不显著;(2)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民族差异显著,F(2,301)=3.935,P<0.05。
(三)高、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分析
以大学生的高、低学业成绩为自变量,学习策略使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学业成绩组与低学业成绩组的学习策略差异极其显著,F(1,214)=15.479,P<0.001;其中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各因子差异极其显著,分别为F(1,214)=24.263,P<0.001,F(1,214)=10.097,P<0.01,F(1,214)=16.493,P<0.001,F(1,214)=17.656,P<0.001。高、低学业成绩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差异。
(四)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在其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中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规定前27%为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后27%为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对被试大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各维度上均有极显著差异,即在元认知策略上F(1,214)=44.851,P<0.001;在情感策略上F(1,214)=66.857,P<0.001;在认知策略上F(1,214)=34.769,P<0.001;在资源管理策略上在F(1,214)=30.281,P<0.001;在学习总策略上F(1,214)=55.663,P<0.001。
(五)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的四个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学业成绩与一般自我效能之間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六)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以学习策略为自变量,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Enter回归分析,得出解释系数为0.141,并达到显著水平(P<0.001)。因此可知,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能解释学业成绩变异的14.1%。
四、分析讨论
(一)不同性别、民族、年级、学科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女生更倾向于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如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寻找适合的学习环境,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等等,男女大学生在资源管理策略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逐渐增高,父母也更加注重培养女孩,女孩被赋予比以往更多的责任和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潜在地影响女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造成男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蒙古族学生从小就与汉族学生一起上课,接受同样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学习策略及其各维度上,汉族大学生的得分与蒙古族大学生没有太大差异。
从大一到大四,学习策略没有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大学期间,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专业课的知识,不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加上学生自身也不注重总结经验,导致学生一直延续着原先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大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也无显著差异。这种现象也许与大学生不具备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方法,没有形成积极、合理正确的归因方式;学校没有制定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相关培养计划;教师不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等。因此,学校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显得尤为必要。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大学生、理科大学生与工科大学生在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上差异不大。这也许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生普遍接受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养成依赖教师讲授、懒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较少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状况。另外,这也可能与教师的授课方式差别不大有关,未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忽视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二)高、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表明,高学业成绩者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优于低学业成绩者。学习成绩优秀者更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更能有效地监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能更好地使用加工信息的方法与技术,能够积极地培养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管理可使用的学习资源等。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学业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学生应对不同环境能力的高低,对自我的肯定,并不总是表现在学业成绩上。
(三)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在其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分析
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极显著性的差异,说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促进作用。
(四)学习策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
研究表明,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相关。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往往不主动尝试新的学习策略或技巧;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善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管控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总分及学习策略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的四个维度都与大学生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学习策略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这也许是因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所以作为单一变量并不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研究结论
(1)男、女大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资源管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女生。汉族大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优于蒙古族学生。(2)高学业成绩大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显著高于低学业成绩的大学生。但高、低学业成绩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对学习策略使用显著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大学生。(3)学习策略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伦国,张维忠等.关于学习策略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01):114-117.
[2]周国韬,张林,付桂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24(05):612-613,619.
[3]胡桂英,许百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30(04):478-480.
[4]孔祥军等.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防御方式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01):111-112.
[5]Schunk DH.Goal and self-evaluative influences during childrens cognitive skill learning.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996(33):359.
[6]Betz,N.E,Hackett G.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 to the selection of science-based college majors.Journal of Vocation behavior.1983,23(2):329-345.
[7]陈晓恵,葛明贵,谢莹.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
(02):47-49.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