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2017-10-21高伟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辅导员新形势

摘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新形势;责任意识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华民族重视教育,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形势下辅导员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对其要求的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肩负着“政治责任”、“管理责任”、“服务责任”、“育人责任”等四大责任。

政治责任是指辅导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管理责任是指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服务责任是指辅导员有责任在尊重、理解、关心学生的前提下,心存服务意识。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心理变化等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指导。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育人责任是指辅导员有责任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二、新形势加强辅导员的责任意识重要意义

在当今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培养和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辅导员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引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大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也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使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

3.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过于以自我,重视个人利益,与人合作的意识淡漠。有一定的眼光与计划性,但功利性心理与行为明显。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心理承受能力及较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甚或自杀行为。

(二)如何加強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培养和加强辅导员责任意识的理论基础。辅导员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的师德教育,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正确开展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途径方法,扎实各项工作。

2.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这是培养和加强辅导员责任意识的品质保证。

辅导员在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灵魂的塑造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辅导员应从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的在道德观、是非观、价值观等方面抵制一切错误观念的影响和侵蚀,完善自身师德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否则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使辅导员丧失威信③。

3.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制度上保障和激励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公平合理的评奖评优制度,定期进行优秀辅导员评选,增强其荣誉感、成就感和责任感。建立职务、职称保障制度,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规律,建立相适应的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定体系,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设立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基金,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开展相关的研究。

4.加强岗位培训与学习,努力创新,不断提高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掌握辅导员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借助院校间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的平台,为辅导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为辅导员认真负责的做好工作提供支撑。

总之,加强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入手,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培训与学习,努力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文).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 [2005]2 号文).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 24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24 号令).

[4]谭顶良 . 高等教育心理学[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5]周川 . 简明高等教育学[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6]周济.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J] .人民教育,2005,8.

[7]郭燕龙.固守还是突围——高校辅导员爱心意识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浅谈[J].中国商界 ( 上半月 ),2010,12 .

[8]于磊.浅谈辅导员责任意识的培养 [J]. 群文天地,2012,2.

作者简介:高伟,男,(1979.12——),工作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职务:军事辅导员,职称: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辅导员新形势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