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微信群在COPD患者院外后续治疗中的应用
2017-10-21张洪泉林爱琴胡建平贾宝辉王亚军
张洪泉,林爱琴*,胡建平,贾宝辉,王亚军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2.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医患微信群在COPD患者院外后续治疗中的应用
张洪泉1,林爱琴1*,胡建平2,贾宝辉1,王亚军3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2.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观察医患微信群在COPD出院患者院外后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流程,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患微信群进行院外后续指导治疗。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CAT评分、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CAT各项指标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通过医患微信群,可以提高COPD患者院外生活质量,降低再次住院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COPD;后续治疗;微信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流持续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近年来研究发现[2],COPD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免疫功能受损,往往需要吸入气管扩张药物或口服药物治疗,一旦出院,院外医嘱不能很好地执行,主要表现为不能按时用药、未按时减药减量、减量过快,造成病情反复,增加再住院的风险。院外后续治疗指的是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院外指导,包括病情的控制、用药的调整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是住院治疗的有效延续,是疾病整体治疗的一部分,可以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院外后续治疗越来越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通过建立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微信群进行实时交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自愿参加本研究的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2007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COPD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两个月内应用免疫抑制剂、增强剂及糖皮质激素者,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给予出院前指导,主要包括院外注意事项、院外药物的使用等。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使用医患微信群进行院外后续指导治疗,操作流程如下。
1.2.1 组建医患微信群后续治疗团队 选择呼吸科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熟悉微信操作、有较强沟通能力的5名医务人员参与此项研究,其中住院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主任医师1名,全程负责微信群管理及解答患者院外遇到的问题。患者出院前,团队将自制的联系卡免费发放给患者,内容包括医患微信群号、科室电话。要求每一名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加入微信群,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使用微信群的方法[4],并创建患者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电话号码、住院诊断、治疗用药情况、院外需要继续用药情况等,以方便院外后续治疗。
1.2.2 医患微信群院外后续服务措施(1)患者或患者家属如有疑问,可在医患微信群以文字、语音或视频方式提出,由值班医师解答,保证患者院外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答,以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2)医务人员负责定期将COPD发病诱因、原因及治疗用药等知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到微信群,使患者在第一时间接收到COPD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及注意事项;(3)医务人员每晚19:30到22:30进行集中在线答疑,如COPD患者的院外用药问题、剂量的增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保证每位患者的问题及时得到解答,特殊情况下,比如气温骤降、季节变化等,发布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等信息,避免增加发病几率;(4)对问题较多的患者进行个体教育,一对一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5)第一周的周三和周日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与患者进行微信沟通,保证所有患者均有效参与此项活动,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以后每周日进行一次一对一微信沟通,确保COPD研究组的每一名患者有效参与活动。
1.3 评价方法
出院3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AT问卷(COPD评估测试问卷),从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从事一般家务活动、外出活动、睡眠和精力8个方面评价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患者根据院外实际情况对各指标打分,每个指标得分范围0~5分,总分范围0~4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差,得分越低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通过使用自制的COPD知识知晓程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通过自制的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研,内容包括对目前疾病状况是否满意、对医疗服务是否满意、对提供的出院后指导是否满意、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满意、对所提问题解答是否满意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比较
调查显示,研究组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OP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人数6 0 6 0-C O P D知识知晓程度评分9 5.1 7±6.4 3 7 0.3 5±8.4 9<0.0 1
2.2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
调查显示,研究组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AT得分比较
调查显示,研究组CAT各项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AT得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CAT得分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人数咳嗽睡眠精力6 0 6 0-9.9±1.1 1 4.0±2.2<0.0 5咳痰8.0±5.4 1 3.6±5.6<0.0 5胸闷1 2.8±6.8 1 8.8±6.4<0.0 5气喘1 5.2±0.3 6 2 0.6±0.6 3<0.0 5从事一般家务活动6.9±1.6 1 0.1±2.7<0.0 5外出活动1 0.7±1.1 2 1.0±3.9<0.0 5 1 1.7±3.1 1 9.7±1.9<0.0 5 1 2.8±3.7 1 7.7±3.9<0.0 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一种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发病率为8.2%[6],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情容易出现加重、反复。患者往往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下降,增加了住院次数和经济负担。随着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步降低。COPD是目前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院外后续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COPD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通过医患微信群定期发布的信息获得关于COPD的知识,随着其对COPD发生、加重原因的了解,患者对院外注意事项、院外治疗的依从性相应提高,减少了COPD院外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并发症亦减少。表3显示,研究组患者CAT各项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生活质量较高,达到了院外后续治疗的目的。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群互动,医务人员在每日固定时间进行健康指导,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误解,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对问题较多或有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个体教育,及时解决患者困难和困惑,避免了伤医等极端事件的发生。表2显示,研究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COPD患者年龄偏大,病情重,机体抵抗力差,出院后病情易反复、加重,再次住院现象比较常见。根据本次调查研究可知,应用医患微信群进行院外后续治疗,实施起来简单方便,操作性强,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增强患者院外服药的自律性,减少因停药、减量不当,甚至气温、季节变化等因素所致的病情急性加重、再住院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程玲.胸腔置管引流联合腔内连续药物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2):128-129.
[2]纪颖,安晓杰,邓赶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病人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61-64.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6.
[4]刘美娇,辛延.微信群聊在白血病出院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2016,44(1):121-124.
[5]杨晓红,冷秋平.COPD评估测试与GOLD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3):530-532.
[6]沈芸,唐神结,孙华,等.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53-55.
R195
B
1671-1246(2017)20-0114-03
(*通讯作者:林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