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10-20雷长征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新课改核心素养

雷长征

摘 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和理念产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门颁发了新的教育方针,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者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0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20

21世纪,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共享使得中外文化融会贯通在了一起,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不仅要学习古往今来的文化知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还要学习海外的各种文化,为将来打造地球村做贡献。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敏捷,跳跃性强,由于孩子的天性,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使其集中学习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从先秦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小学教育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规定下来的强制执行的国民基础教育,也称义务教育。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生产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方法、语言、思想,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思考、验证、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差异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互补性。数学教育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爱上数学,并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二、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学习建立一种认识、理解、处理问题的品质与思考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学生对数的理解。在学生的数学素养中,核心素养是关键内容。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解题的思想,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对数学思想的运用,实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和适应,使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

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很关键。新课改中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去主动地探究和发现。小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探究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感

数学思维具有客观性、深刻性、直观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可以形成科学的直觉。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在教学中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感受生活,能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

(三)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估算,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各种解题思路,发展科学的数学视觉。

(四)开展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开展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的方式,由以往的关注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生,由关注教学结果转变为关注教学过程。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数学教育者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比如:户外调查、野生动物搜索等。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教育者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也是数学素养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我国的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时代在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转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建筑师,教育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积极向上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燕琴.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6(5):78.

[2] 于蕾.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2):504.

[3] 任海瑩.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7):53.

[ 责任编辑 林 娜 ]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新课改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