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侧面人物环成的聚光圈
2017-10-19刘婷婷
摘 要: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细度,试图从《永久的悔》一文中引入的三位侧面人物,以及所叙述的四个故事的角度来剖析永久的“悔”的深刻内涵,可以看出作者很用心地选入的侧面人物都是为了和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母亲最无私的爱,从而表达出自己没能及时行孝的悔恨,那份时刻放在心头的永久的悔。
关键词:侧面人物 对比 悔恨
《永久的悔》是一篇哀而不伤的佳作,是季羡林应《光明日报》的记者邀约,完成的一篇文章,1997年获得鲁迅文学奖,给季先生带来散文家的荣誉。[1]《永久的悔》使用叙事的方法,叙事情节虽然不够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文中以真情实感表现出作者对于没能好好给母亲尽孝的悔恨。从作者所选用的叙述事件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回忆时所想到的事件所具有的代表性,以及通过叙述这几件事可以审视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永久的悔”究竟是什么。情节以暗线的形式与文章主题呼应。
《永久的悔》以“悔”为主题,开篇就点明“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再简要介绍了从祖父辈到父辈的情况,引出母亲,但都是极为简单的叙述。解释了当时吃食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因为作者的家里穷,几乎都是以“红的”吃食为主。然后叙述了自己为获得“白的”(白面做的食物)而去讨好别人、自己出力干活的情节。在这大段的文字叙述中,对母亲的正面描写很少很少,直到最后两段才开始多次提到母亲。中间所叙述的情节看似与对离开母亲而感到后悔无关,实则不然,通过对几个侧面人物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运用对比的方法,用这几个情节从侧面深层次地表达出作者的悔,永久的悔。
1.大奶奶的“小”白馍和母亲的“大”月饼
首先叙述的是大奶奶,她的家境很好,因为大奶奶的亲孙子早亡,她就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到“我”身上。其中有这样的叙述:“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从口袋里打出一小块馍饃,递给我。”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谓“小孩子的办法”,就是抓住大奶奶疼爱“我”的感情,去讨好她,从而获得“一小块馍馍”。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大奶奶在给“我”馍馍的时候的描写是“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打出一小块馍馍”,“肥大的”和“一小块”形成强烈的对比。也很有可能大奶奶的衣袖口本来就大,但是一大一小,确实形成很大的反差。大奶奶是从大的,还是肥大的袖口里,只拿出一块小小的馍馍给“我”,说明大奶奶对“我”的疼爱还是有所保留的,并不是完全无私。同时,也通过这样的叙述,表现出粮食的珍贵,大奶奶家算是条件好的,吃“白的”也非常舍不得。而对年幼的“我”来说,只要讨好大奶奶就能吃上一小块馍馍,就能成为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接着,叙述中秋节,母亲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那时候月饼是“我”难得吃上一次的,当时并没有在意母亲是不是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母亲一口也没有吃,都给“我”吃了。这就与上文大奶奶给“我”一小块馍馍形成强烈的对比,大奶奶给“我”吃的,是建立在痛失孙子的前提和“我”极力讨好、卖乖的条件上的,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存在,或许大奶奶并不会每天都给“我”吃白馍馍。相反,母亲的爱却是无私的,不需要有任何前提和条件,就因为“我”是她的孩子,就这一个原因,就足够让她把所有最好的以及她能给的都给“我”。在这一段叙述中,没有叙述作者在得到月饼时感谢母亲,甚至因为当时年幼的自己太开心,都没有留意到母亲是不是也吃了月饼的情节。等作者来到望九之年,回忆起这件事情,才深深感到悔恨,年少的自己把母亲给予的爱当做理所应当,没有心存感恩,却对别人一点点的恩惠极力讨好。人们总是对于自己容易得到、经常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和感激。等到明白这份珍贵时,往往为时已晚。这便是隐含在文章中的“悔”,通过大奶奶和母亲给“我”最难得的吃食的叙述,以及“我”获得吃食所对待大奶奶和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永久的悔”,悔恨自己没有对母亲好一点,悔恨自己的自私,悔恨自己没有在能报答母亲的时候及时行孝。
2.用劳力换取二大爷的黄面糕和无条件接受母亲的好
其次,叙述作者吃到黄面糕的情节。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我”到庄外去割草,用来喂二大爷家的牛,以此赖在他家不走,蹭上一顿“黄的”吃。这样的情节叙述,让人读完后,既心疼作者小小年纪就要去干那么苦的活,也感叹贫穷真的可以让一个人想尽办法,只为了获得一点点的食物,满足一下口舌之欲,尽管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早早地通过自己的劳力换来一点在家里不能吃到的食物。文中的一个“赖”字,传神地刻画出“我”为了吃到黄面糕而使出浑身解数这一形象,也就是耍小孩子的无赖,心想自己给二大爷家的牛割草,就应该要吃到他家的黄面糕。也通过这个情节的叙述,再次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明显地突出只有母亲是可以无条件对“我”好的人,从别人那里获得一点“白的”“黄的”的食物,都要“我”或去讨好、或付出劳力来换取。作者每每想到这些,想到母亲同样每天都过得很辛苦、很劳累,“我”却没有尽到一个儿子该尽的孝道,反而为了点吃的,把本该给母亲的亲切甜美的叫唤和该帮母亲做一点活计的本事都给了别人。这才是让作者回忆起来感到悔恨的,母亲一直默默地为“我”付出,我却没有对她做过一点事情,等到想把她接来身边时,她已经永远的走了。
3.宁大婶子口中的母亲和“我”回忆中面影模糊的母亲
最后,在多年以后,一次回家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这样的话,“我”不是亲耳听母亲说的,而是通过别人的转述才得知。从这个侧面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极为短暂,与母亲的交流和沟通也是极少的。文中作者这样说:“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阅读后文可以知道,作者在母亲身边只待到六岁,就被送到九叔家生活。所以,母亲的样貌是模糊的,“我”想不起来母亲的具体的样子,尤其是笑起来的样子。那时候,母亲可能是为了让儿子过好一点的生活,让儿子可以上学,接受到教育,不要像自己一样,活了一辈子,一个字都不识,连个名字都没有,就算再舍不得也要忍着心痛,把儿子送出去,为了儿子以后能过得更好;儿子当时却并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想着可以吃饱、可以上学,就跟着去了九叔家。其实,母亲在决定送走儿子的时候就知道孩子不会再回来,自己为他选择了海阔天空,当然要任由他高飞,怎能成为孩子的羁绊。只是难免会时时思念孩子,嘴上念一念罢了。慈爱却又无奈的母亲形象就这样被塑造了出来,虽然全文没有对母亲详细的描写,却在字里行间、细小情节中显现出母亲的形象,也通过这些叙述来深刻地点题,告诉读者那永久的悔到底悔的是什么。
通过三位侧面人物的叙述,与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奶奶看似大方和疼爱,却也是建立在情感需要的基础之上;二大爷看似宽容“我”的耍赖,却也是要“我”的劳作来换取的;宁大婶子记忆中的母亲,以及“我”回忆中的母亲,一个是清晰的,一个是模糊的。三组对比,层层深入,一层比一层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悔恨,那是一种永远无法挽回的痛苦。更深刻地表现出作者长大后,特别是自己也年老时,才能体会到母亲给予的浓浓的爱子之情而自己却没机会再报答的后悔。要是当时的自己知道与母亲今生的母子情缘那么短暂,要是当时的自己能在吃月饼或其他好的食物的时候留意一下母亲是否也在吃,要是自己能早点回家把母亲接来身边照顾以略尽作为儿子的孝道……那么多要是早知道,都只能化作阵阵悔恨,却永远都不能再实现。
注释:
[1]孟昭毅:《季羡林散文之美》,全国新书目 ,2006年,第16期。
(刘婷婷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