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围副词演变中的非范畴化

2017-10-19邓慧爱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9期

摘 要:范围副词由表总括、表限定和表类同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理论上应是相互独立的。但有的范围副词可兼表其中两部分,通过对其中的“但”“仅”两个范围副词对这一非范畴化的现象分析,以期探求其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范围副词 非范畴化 原因

引言

人类在千差万别的事物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把看似不同的事物处理为相同的,将其抽象化和概念化为若干的范畴。本文提到的范畴不是经典范畴观中的绝对、离散的范疇,而是建立在Wittgenstein(1953)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理论和原型范畴化理论基础上的范畴。在同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并不是平等的,有典型和非典型的区别。非典型的成员不仅有部分典型成员的属性,还会与相邻范畴共有一些属性,以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存在的。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非典型成员易于“非范畴化”,即丧失原有范畴的一些典型的特点,同时获得新范畴的一些特点。

“非范畴化”最早是由Hopper和Thompson(1984)提出,用来解释词的范畴属性的动态性。刘正光、刘润清(2005)在研究汉语的基础上提出非范畴化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变化,另一方面涉及认识方法。在语言层面,我们将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的特点的过程。在认识方法层面,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的创新。[1]

据此,我们可将语言发展描述为:

范 畴 化

无序的组合→原始范畴…………→新的范畴→

(非范畴化)

如虚线所示,非范畴化中非典型范畴成员因为其本身的原因更容易表现为新旧范畴的共同体。这新旧的范畴可以是相邻的,也可是相反的,我们要讨论的是后者。这种正反同体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早在两晋时期郭璞注《尔雅》中就有“训诂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清代段玉裁、王念孙、俞樾都提到过这一现象,蒋绍愚(1985)在《从“反训”看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对汉语的这一现象有进一步的论述。纵观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解释,所举的例证多为实词,而虚词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并没有详细论述。

汉语范围副词按语义、语法和语用相结合的原则可分为:表总括、表限定、表类同三个次类。这三个次类分属不同的范畴,理论上不应存在交叉的。但实际情况是有的范围副词(大半、大都、单、不仅、顶多、多、纯、才、各、净、偏、索、适、犹、专等)历史上存在可分属于不同的次类范畴的情况,更有甚者一直将这一种矛盾的组合体延续到了现代汉语。有部分我们在《范围副词语义对立现象探索》中已经有论述,本文只选取了“但”“仅”两个词进行论述,以期对汉语副词的非范畴化现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但”“仅”在部分时期可同属于表总括和表限定两个范畴,根据他们产生原因和结局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借带来的矛盾体,如“但”;一种是本身意义引申带来的矛盾体,如“仅”。

一、假借矛盾体

一个字因为发音的相似被假借为另一个字,新产生的意义与原义分属于两个对立的范畴,这一类字就是假借矛盾体。由于其产生原因的特殊性,这类矛盾体多产生于汉字数量较少的上古时期。

关于汉字多义词字义的组成成份,清代著名语言学家朱骏声提出多义词的义项由“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构成。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我们认为一个文字可以假借用来表示另一词,表示这两个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应将其视为文字的用法之一。因此,我们提出假借矛盾体并加以讨论研究,以下以“但”为例。

但,《说文·人部》解释为“裼也。从人旦声”。可见其本义为“袒露”。在《墨子·耕注》中有“今有一人于此,羊牛犓豢,维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对这句当中的“但”,孙诒让闲诂“毕云:‘《说文》云,但,裼也”。

“但”表限定副词义的由来,《说文通训定声》中有“但,又发声之词。《说文》锴本:‘一曰徒。《声类》: ‘但,徒也。《汉书·高帝纪》注:‘但,空也。《陈胜传》注:‘但者,急言之则音如弟矣。按与用徒、弟、特等字皆同。”朱骏声认为“但”的虚词义与本义无关,是假借义。香坂顺一(1987)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但表‘只意,不是本义而来,而是由假借而来,可以认为与‘弟‘徒相同”。“但”“第”“徒”“特”四字是同声,“但”表限定副词的用法正是来源于假借。它的这一用法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以后的各个时期皆有用例,到现代多出现在书面语中。如:

(1)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西汉《史记·刘敬传》)

(2)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于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西晋《三国志·武帝纪》)

(3)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唐·杜甫《无家别》)

(4)富贵非宋江之意,但只愿的弟兄常常完聚,虽居贫贱,亦满微心。(明《水浒传》第八十五回)

(5)屋子很长,一进去但觉千层百层鲜明的彩色,静静地交映着。(朱自清《巴黎》)

例(1)结合前面的“匿其壮士肥牛马”和后面的内容“老弱及羸畜”可判断“但见”中“但”是表限定副词;例(2)中“京都旧故”是唯一说的,例(3)中“蒿藜”是整个“园庐”中唯一有的东西;例(4)“悲不见九州同”是唯一的遗憾;例(5)中“但”和“只”连用表示“弟兄常常完聚”是唯一的愿望;例(6)中“千层百层鲜明的色彩静静地交映”是唯一被感觉的。所有例证都不仅是在记录客观的事实,还带上了主观评价,“但”后所接语言成分都是主观小量,无一例外都是把事物往小了说。

表总括的“但”,为“殚”之借。“但”《广韵》注音为“徒案切”,“殚”《广韵》注音为“都寒切”,两者反切上字都是属于舌音里的舌头音,反切下字除声调不同其他一样。两者读音相近使假借成为可能。endprint

“殚”义为“尽,竭尽”。《晏子春秋·问上十一》中有“今君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玩好充,故家货殚”。由形容词殚尽,而引申为表总括范围副词。“殚”的声旁“单”,也有全部的意思。《礼记·郊特牲》:“唯为社事,单出里。”孔颖达疏:“单,尽也。”由全部义而虚化为总括,就很自然了。“但”表示“都”义是与“殚”假借以后的结果,这一用法在中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如:

(6)有薄饼缘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北魏《齊民要术·作酢法》)

(7)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白居易《李白墓》)

(8)须臾,邻家飘风骤起,一宅俱黑色,但是符箓禁法之物,一时如扫,复失妇人。(宋《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二)

(9)且说秀姑平昔惯了,但是得贵进房,怕有别事,就远远闪开。(明《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10)且只向幽燕一路,但有名山胜景的所在,任意行游。真个逢州支钞,过县给钱,触景题诗,随地饮酒,好不适意。(清《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

例(6)中“但”与“皆”对举,强调凡是“烧煿者”都“投之”。例(7)强调“诗人多薄命”的这一普遍状况,例(8)强调的是所有的“符箓禁法之物”,例(9)强调“得贵进房,怕有别事”的普遍性,例(10)强调行游所有的“名山胜景”。以上例证“但”后所接成分都是主观大量,都是把事情往大了说。

“但”这种看似矛盾的两个语义结合体是由于假借的原因形成的。他们在语言中出现的句式不一样,凡在“但+是+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句式中且“但”为范围副词,就一定是表总括范围副词。并且它们发展的趋势也不一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只剩下“但”表限定范围副词这一义项了,说明在汉语官话系统里“但”已经不再作表总括范围副词了。

假借矛盾体,其本身由于文字产生初期数量少不能满足交流的需要,因音同或者音近而假借表示另一词而产生。这种矛盾现象会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失。

二、本身意义演变的矛盾体

本身意义演变的矛盾体,本身在作实词时就有多个意义,而且其中的两个是对立,这两个对立的实义单位沿着各自不同的轨迹虚化,其派生而来的虚词单位必然也保留了原有实词的某些特点,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两个不同范畴的矛盾体。以下以“仅”为例。

仅,《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材能也,从人堇声”,段玉裁进一步解释:“材,今俗用之才字也。材能,言仅能也。”由此可知“仅”本义为“仅能、只能”,《左传·昭公十九年》中有“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这里的“仅”形容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形容的对象由具体的概念演化为抽象的逻辑概念,且常出现在动词前,便逐渐虚化为表限定范围副词。这一用法先秦就已经存在,且一直沿用至今,如:

(11)今天降灾于周室,余一人仅能守府。(《国语·周语中》)

(12)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

(13)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14)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5)项脊轩,旧南合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6)他说无隅死了好几年了,仅存的一卷诗稿,还未能付印。(朱自清《梅花》)

“仅”的这一用法读音为“jǐn”表示“仅、只”,后所接数值都小。

本义为“仅能、只能”表示只能做某事,没有其他的。这里的精力大部分乃至全部都投入了,如果就精力投入程度方面看投入量大。这种就像杨伯峻、何乐士指出的“就某一单独情况说是专一,也就是全、皆。”[2]又因为在句中经常出现在动词、数量词前,引申为“几乎、接近”,极言数量大,变为了表总括范围副词。这一用法最晚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且一直沿用至今,如:

(17)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

(18)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工部集·泊岳阳城下》)

(19)某官小禄微,然岁受俸禄仅三十万……以丰歉相半,则某岁食二千亩之入矣。(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

(20)﹝陈抟﹞时居云台四十年,仅及百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陈抟》)

(21)4年里,他(谷光)洽谈引进了100多个项目,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总投资额就查过了5亿美元。(新华社 2003年9月新闻报道)

这一用法的“仅”读“jìn”,后面所接的数目数值都比较大。

“仅”的这两种不同的范围副词的用法,除去读音不同,还需要结合上下文文意去理解。因为有可能引起理解的偏差,“仅”一般不会出现在像法律等比较正式的文体文献中。

本身意义演变的矛盾体,因为其本身在为实词时就已经是一个矛盾体。语义虚化和语义泛化后的虚词必然也保留了实词的某些特点出现范畴的游离而成的矛盾体。这一类矛盾体存在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的认同度的高低。如果认同度高就会继续存在,交流的双方可依据语境理解其意义;如果认同度低,这个矛盾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而逐渐的消亡。

结语

非范畴化是语言文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范围副词中不同次类存在交叉的非范畴化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确立之初是任意的,只是在进入人们的交流领域以后才对词有了范畴的划分,而范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新旧范畴交替之间就存在着一些中间状态,这就是非范畴化。词的词义引申的角度不一样、词本身有两种反向的意义、不同的语境的衬托等,这些都是造成非范畴化的多样性。另外,出现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与汉民族的经验相关。这些词出现既可表总括又可表限定,与我们整个民族的生活、心理和文化历史分不开。endprint

语言的发展是不断地范畴化的过程,其间非范畴化的过程千差万别。范围副词的非范畴化现象要求我们在处理众多语言发展过程的问题时既要认清其必将进入新范畴的最终结果,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简单处理,而应分清不同类型,区别对待。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范围副词演变中的非范畴化研究[16C1509]”的部分研究成果。)

注释:

[1]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2]杨伯峻,何乐士编:《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蒋绍愚.从“反训”看古汉语词汇的研究[J].语文导报,1985,(7),(8).

[2]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3]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6]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5.

[7]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唐贤清,邓慧爱.范围副词语义对立现象探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9]高明凯译,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蒋绍愚、徐昌华译,太田辰夫著.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1]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3]杨伯峻、何乐士编.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2001.

[14]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Wittgenstein,Ludwig.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1953.

(邓慧爱 湖南郴州 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2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