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的演变态势与启示——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指标排位分析
2017-10-19张长生
张长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的演变态势与启示——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统计指标排位分析
张长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对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年度报告统计指标排位的分析显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逐渐固化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前五强,五强创新能力综合值的差异系数呈下降态势,其五大创新要素的差异系数呈波浪型升降态势。据此,要注意发挥区域创新五强的示范区和先锋队作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既要注意培育、巩固、发扬优势要素,更要注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协调发展;目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激烈,五强要注意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其他地区要利用其潜力优势,化潜力为效率和实力。
创新驱动;区域创新能力;中国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既面临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国内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的严峻挑战,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目标。《纲要》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作为六大战略任务之一,提出要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1]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先行区的发展态势,总结经验,有助于推进创新型省市的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需要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提出评价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众多。既能跟踪国际,又能符合国情并做得较好和影响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一《报告》借鉴了诸多国内外著名报告,并根据中国特征进行调整,构建了由五个一级指标(简称五大创新要素)、2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和137个四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见表1),[2]44并从2001年开始,每年提供一份《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国内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和评价。正因为该《报告》具有的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和连续性,利用《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地区的演变态势,并得出值得各地区建设创新型省市的启示。
表1.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2]
《报告》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的实际,依据研究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对各省市(直辖市,以下同)的区域创新能力强弱进行了分类,2001年报告按照创新能力的强弱分为四个集团,2002年报告分为五个集团,2004年开始,改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每年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及各分项指标的综合排名进行了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分为超强、强、较强、中、弱五类。从区域创新能力较强(包括超强、强和较强)以上省市来看,2004年报告有8个,2005—2006年调整为7个,2007—2013年调整为6个,2014年以来调整为5个;与此同时,区域创新能力中等和弱的省市分别从2004年的22个和1个调整到2015年的11个和14个,这种调整并不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下降,只是反映了要求的提高和结构分布更合理、更符合实际。因此,把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作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五强(以下简称苏粤京沪浙五强或“五强”),分析其2001—2015年①的演变态势,并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
二、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的演变态势
1.苏粤京沪浙五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与排位的演变态势。
从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排位前五强省市的演变来看,在2001—2006年间,北京、上海交替居1、2位,广东稳居第3,江苏稳居第4,第5位则在山东、天津、浙江三省市间交替;2007—2015年间,浙江稳居第5位,把山东、天津挤出前五强,2009年江苏从上年的第4位跃居首位,一直保持至今;2009年以来前五强排位顺序连续七年稳定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2-15]为了揭示2001年以来苏粤京沪浙五强创新能力综合值地区差异的演变态势,我们利用地区差异系数进行分析。计算表明,从五强与31省市创新综合值的地区差异系数及演变态势的比较来看,五强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值的差异系数远低于31省市的差异系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2012年间,五强与31省市创新综合值的地区差异系数均略呈下降态势,两者的差异系数之差于2012年降到最低,但是2013年以来,两者的地区差异系数差距重新拉大,反映五强与其他地区创新能力差距又重新扩大。
从五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的地区差异系数自身的演变来看,从2001年的0.185降到2015年的0.111,总体呈差异缩小态势,但是具体又分为两段:2001—2009年差异系数呈显著下降态势,2009年降到最低值0.073;2010—2015年呈逐渐上升态势(见图1)。从2009年以来五强创新能力综合值的比较来看,江苏自从夺得首位以来,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与粤京沪浙的相对优势继续增大,成为促使五强的地区差异系数扩大的重要原因(见图2)。
图1.2001年以来五强与31省市创新能力综合值地区差异系数演变
资料来源: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年度报告。[2-15]
图2.2009—2015年苏粤京沪浙五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相对差距演变
资料来源: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年度报告。[2][11-15]
2.苏粤京沪浙五强五大创新要素效用值与指标排位的演变态势。
从2001—2015年《报告》提供的知识创造能力排位来看,北京连续十五年稳居首位,江苏、广东排位经历了由降到升的变化,上海、浙江分别由2001年的2、3位降到2015年的3、5位;2001—2007年间,广东有二年被挤出前五位、浙江有六年被挤出前五位;2008年以来苏粤京沪浙稳居前五,浙江稳居第5位;2012年以来江苏紧跟北京,广东与上海交替居3、4位。[2-15]从五强的知识创造能力效用值的地区差异系数来看,已经从2001年的0.486逐步下降到2013年的0.260,2015年上升到0.338,总趋势呈下降态势(见图3)。
从2001年以来五强的知识获取能力排位来看,上海除2002年外均居首位,江苏除二年外其余13均居第2位,北京2011年前居4—6位,2012年以来升至第3位,广东从2001—2002年的第2位、第1位下降至此后的3、4位,浙江2004—2006年间居5位以内,此后被挤出前5位;2012年以来五强的排位顺序稳定为沪苏京粤浙。从五强的知识获取能力效用值的地区差异系数来看,已经从2001年的0.175上升到2015年的0.245,其演变趋势与知识创造能力地区差异系数相反(见图3)。从2001年以来五强的企业创新能力排位来看,江苏、浙江呈上升态势,2009年以来江苏连续七年稳居首位;广东、上海、北京呈下降态势,北京有十年被挤出前5,2014年以来五强的排位顺序为苏浙粤沪京。从五强的企业创新能力效用值的地区差异系数来看,2001年的地区差异系数为0.199,期间经历了四次升降,2014年、2015的地区差异系数为0.198、0.193,头尾基本持平,其特点是波动多(见图4)。
图3.2001年以来五强知识创造、知识获取效用值地区差异系数演变
资料来源: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年度报告。[2-15]
图4.2001年以来五强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效用值地区差异系数演变
资料来源: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年度报告。[2-15]
从2001年以来五强的创新环境排位来看,新世纪以来围绕创新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总的来看,江苏呈上升态势,上海呈下降态势,江苏与北京在1、2位间交替较多,浙江、上海分别有三年、四年被挤出前5,2014年以来五强的排位顺序为苏京粤沪浙。从五强的创新环境效用值的地区差异系数来看,从2001年的0.189降到2015年的0.157,期间经历了四次升降,总体呈波浪型下降态势(见图4)。从2001年以来五强的创新绩效排位来看,粤苏呈上升态势,广东自2007年以来连续九年稳居首位,江苏从2009年以来稳居第2,沪京浙呈下降态势;2011年以来五强的排位顺序为粤苏沪京浙。从五强的创新绩效效用值的地区差异系数演变来看,已从2001年的0.272下降到2015年的0.186,总体呈下降态势,具体可分为两阶段,2001—2009年呈波浪型下降态势,2009年降到最低值0.111,2010—2015年呈上升态势(见图4)。
3.苏粤京沪浙区域创新实力、效率与潜力指标排位的演变态势。
从2008年开始,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把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实力、创新效率与创新潜力三层次指标,以更清晰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性、差异性及演变态势。从区域创新能力的实力指标排位来看,江苏从2008年的第4上升至2009—2011年间的第2,再上升到2012年来的连续四年稳居首位,呈逐级上升态势;广东在第1与第2间波动,近四年稳居第2;浙江从2008—2009年的第5升至2010年的第3,此后在3、4位间波动;北京从2008年的第3下降到2009—2011年的第6,2012—2015年稳居第5;上海从2008年第1下降到2009的第2、2010—2011年的第5,2012—2015年被挤出前五,连续3年居第6。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效率指标排位来看,北京从2008年的第2上升至2009—2015年间的连续七年居首;上海从2008年的第1,降到2009年的第2,此后稳定的第2;江苏从2008年的第5上升到2009年的第4,此后稳定的第4;广东从2008年的第4下降到2009年的第6,此后在第5和第6间波动;浙江从2008的第7上升至2009年的第5,此后在5、6位间波动。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潜力指标排位来看,苏粤京沪浙多居后10位,且均呈现下降态势;2015年除浙江居16位外,其余均在24位以后,上海以31位垫底,其排序为苏浙粤京沪。
三、结论与启示
基于2001—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提供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数据,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苏粤京沪浙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及构成指标的演变态势,从中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第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五强及排位呈现由不稳定到稳定的特点,苏粤京沪浙是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示范区,应该进一步发挥其先锋队作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前五强演变显示:2001—2008年间曾有京、沪、粤、苏、浙、鲁、津等8个省市进入前五强,前2位的争夺主要在北京与上海这两个直辖市之间进行,前2位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三年;2008年以来,前五强排序连续七年固化为苏粤京沪浙。《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中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见表2)。目前苏粤京沪浙已经基本达到上述若干指标,基本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但是中国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投资驱动阶段或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阶段,少数地区还处于要素—投资驱动阶段。[2]61据统计公报数,2015年苏粤京沪浙五强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占全国的34.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48.5%,苏粤京沪浙聚集了全国最主要的和最高端的创新资源,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区、示范区,它们的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苏粤京沪浙应该比照国家目标,在其“十三五”及以后发展中,率先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上述定量指标。苏粤京沪浙纷纷在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突出了其领先其他地区的创新驱动战略目标,如上海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要达到4.0%左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江苏提出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8%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不足之处是:对照国家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五强中有的指标与国家指标持平并有缺失。建议苏粤京沪浙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时,应该提出并达到高于同期全国科技创新指标的战略目标,不应有缺失,这样才符合其先行区、示范区的定位,并发挥其先锋队作用,为把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意培育、巩固、发扬优势要素,更要注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协调发展。从2001年以来苏粤京沪浙五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位及五大创新要素指标排位的演变中可以发现两大特点:一是苏粤京沪浙五强基本保持或者逐渐形成其在某一项或二项创新要素上的领先优势,如北京在知识创造、上海在知识获取、江苏在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广东在创新绩效指标排位上长期保持首位。因此,各省市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巩固、发扬自身创新要素优势。二是苏粤京沪浙五强在其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各类创新要素逐渐趋于协调。例如,2001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位第4,五要素排位在3—5位之间,此后,诸创新要素指标协调提升,五创新要素指标排位逐步稳定在第1—2位之间,终于使其区域创新能力自2009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居首位。在建设创新型省市过程中,江苏努力促进创新能力均衡发展,在2015年《报告》的137个基础数据中,该省有“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等8项企业创新指标、“国家创新基金获得资金”等5项创新环境指标列全国第一,居前三位的指标多达46项。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创新力30强城市》中,全省共有九座城市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苏州、无锡、南京、常州跻身前十位。[16]31省市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排名的演变表明,那些诸创新要素发展不协调的地区,如果不能够扬长补短,就会导致原有优势丧失,综合指标排位必然下降。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大创新要素构成的,五大创新要素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知识创造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获取能力反映知识转化能力,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生态条件,创新绩效反映区域创新的产出效率,它是前四大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创新要素有发展。[17]虽然不同区域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各创新要素优劣不一,所处发展阶段不一,但是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均要注意逐步提高诸创新要素的协调性。因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应该坚持扬长与补短相结合的战略思维,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18]
表2.上海、浙江与国家与“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43号);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三,区域创新能力五强的创新实力、效率与潜力指标的演变表明,目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激烈,苏粤京沪浙五强要注意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其他区域创新能力较低地区要利用其潜力优势,化潜力为实力。从创新实力、创新效率与创新潜力指标的演变来看,苏粤京沪浙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的“强”,主要表现在实力指标和效率指标上,潜力指标则几乎相反。从区域创新潜力指标排位来看,如果按照前10位为上游、11—20位为中游、21—31位为下游来划分,目前除江苏(第16位)处于中游外,粤京沪浙均处于下游,2015年创新潜力居前五位的地区顺序为重庆、海南、安徽、贵州、广西;从潜力指标排位演变态势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苏粤京沪浙区域创新潜力呈下降态势。因此,一方面,苏粤京沪浙五强要再接再厉,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强创新实力;另一方面,其他地区要增强信心、勇于进取,敢于争先,发挥潜力优势,变潜力优势为效率优势、实力优势,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中央也应该加强对创新能力较弱地区的财力和政策扶持,创新强区也要加强对创新弱区的辐射和带动,缩小中国区域创新的地区差异,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注释:
①2001—2015年间各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效用值及排名时间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发布的年度,其效用值是根据前2年的基础数据计算得出的,例如,诸区域2015年的创新能力效用值是根据2013年的基础数据计算得出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5/19.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6]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8]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5]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6]江苏2015年GDP超7万亿区域创新能力七连冠[N].现代快报,2016-01-31.
[17]张长生.粤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启示——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数据[J].岭南学刊,2015,(4).
[18]张长生.新世纪以来广西区域创新能力演变态势及提升对策[J].创新,2015,(11).
(责任编辑:林先扬)
F20
A
1003-7462(2017)05-0100-07
10.13977/j.cnki.lnxk.2017.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