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建构数学“问题导学”课堂

2017-10-18方红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方红梅

摘 要:聚焦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应当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建构“问题导学”课堂,串联起儿童主体、教师主导、探究过程、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等诸要素,让儿童经历由“渔”获“鱼”的学习历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问题导学

聚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应当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核心,以“合作”为主线,以“点拨”为路径,串联多种教学要素,激活儿童数学思维,建构数学“问题导学”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引领儿童经历由“渔”获“鱼”的学习历程。

一、核心素养,数学课程深度改革的新方向

伴随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无可否认,应试教育仍然主导着课堂,诸如教学知识化、碎片化、模式化、表演化、浅层化等。这一切均导致数学学科价值的严重缺失。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实行“转型升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九个核心素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有研究者将这十个概念认同为核心素养。上海市静安区曹培英老师建构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有数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符号意识(抽象)、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这样的概括基本上契合儿童的数学学习现实。

以“核心素养”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务必注重以“问题”为载体。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实际生活问题,也包括数学学科发展本身和儿童学习本身的问题。因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是基于问题或者说是基于任务的,儿童数学学习内容的展开也应该是基于问题的。在数学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过程中自然地需要数学的抽象与概括、数学的判断与推理、数学的模型与方法等。以“问题”为载体,能够融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过程探究与方法指引,融情感态度与思想价值于一体,通过儿童主动地感知、猜想、分析、验证、概括、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建构数学“问题导学”课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教学的“起搏器”。数学课堂的真实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潜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敞亮儿童思维、打开儿童思维,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儿童主动投入、卷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必须建构“问题导学”课堂。

1.积极问学,激发儿童主动学习

数学教学应当基于问题而展开,数学课堂应当从“学问课堂”转向“问学课堂”,通过问题尤其是核心问题引导儿童主动探究。要让儿童敢问、会问、善问、乐问,通过“问”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儿童的学习真正发生。要让儿童产生问的兴趣和习惯,以问引思、以问促学,高扬儿童数学学习之帆,培育儿童数学学习之力,蓄积儿童数学学习之能。

案例:《0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册)教学片段

基于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需求,笔者让孩子们自主提出问题,展开积极的问学。

师:你们想了解关于0的哪些知识?

生1:电话号码中的“0”表示什么?

生2:温度计上的“0”表示什么?

生3:门牌号码上的“0”表示什么?

生4:邮政编码中的“0”,表示什么?

生5: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

……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有意义,这些问题待我们研究了0后都能揭开谜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0的世界,认识0,探究0。

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孩子们基于自我经验、渴望解决的问题,是基于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居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因而是真问题。真问题具有真正的导学作用,能够引导儿童展开主动的探究。为此,教师要直面儿童的“数学之问”,不打断、不呵斥、不敷衍、不指责,对儿童的问题发挥“引”和“导”的作用,让儿童的“数学之问”不仅是“言语之问”,更是“探究之问”“方法之问”“思想之问”。

2. 合作探究,引导儿童互动对话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问题导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儿童展开自主合作、对话探究。在“问题导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儿童的问题解决如何,关注学习弱势群体的表象如何,要对儿童的数学探究给予及时反馈,对学习弱势群体的学习给予有效指导。在“问题导学”的课堂上,师生都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合作者、建构者、分享者。

教学《十几减9》(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2册),教材呈现了这样的素材:大猴子有13个桃子,小猴子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

当有学生基于经验直接说出答案时,教师首先表扬了学生,然后引導儿童展开探究、展示。

师:有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了答案,你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能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吗?

一段时间后,全班学生展开了互动对话交流。

生1:我们组是用“先后减”的方法,我们先从13个桃子里减去3个,然后再减去6个,这样也就减去了9个。大猴子还剩4个桃子。

师:你们组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2:我们组是将13个桃子分成了10个和3个,从10个桃子里面减去9个,还剩1个桃子,加上原来的3个桃子,合起来是4个桃子。(生鼓掌)

生3:我们组用的是“做减法想加法”的方法,因为9+4等于13,所以从13个桃子里拿掉9个桃子,剩下的就是4个桃子。(生鼓掌)

……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有学生认为第三种算法快,但是需要熟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学生认为第二种方法好,先从10里面减去9,再加上零头。有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因为从13里面先减去3,就成了整数……不同的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视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学生并不知道“平十法”“破十法”,但是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却创造了这些算法。

“问题导学”的数学课堂是生本联导、生生互导、师生相导的课堂,课堂变成了师生、生生问题探讨、体验建构、思维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和谐之家。在“问题导学”的课堂上,儿童永远站在“课中央”,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儿童向着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处漫溯。

3. 学后发问,延展儿童学习空间

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断打破认识平衡,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在“问题导学”课堂中,问题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根绵绵红线,引领着儿童的不断探究。如何让儿童不断进行新的学习旅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学程设计、开发,引导儿童在学后发问,延展儿童的数学学习空间。

教学《统计》(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册),在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后,笔者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畅谈统计的需求。

师:如果现在让你统计,你最想统计些什么呢?

生1:我想统计全班小朋友爱好吃什么水果,哪種水果应该多买一些?

生2:我想统计全班有多少同学近视,给这些同学提出建议。

生3:我想统计全班同学的体重,看一看体重是多少的人数最多。

生4:我想统计全班有多少同学蛀牙?

生5:我想统计班上的同学喜欢什么学科?

……

学后发问,将问题和学习任务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的数学教学之中。问号倒过来就是一把钓钩,可以帮助学生钓到知识。学生在课后展开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正如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 波利亚指出,“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教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尤其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课程的动力引擎和活动源头。

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在数学“问题导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儿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儿童掌握数学的学法,包括通过网络查询资料的能力。正如印度著名教育家米特拉所说,“在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数学,大家需要三项技能: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

著名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问题导学”以问题为载体,串联起儿童主体、教师主导、探究过程、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等诸要素。因此,“问题导学”数学课堂的建构不仅在于儿童对知识的吸纳,更在于儿童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儿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