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

2017-10-17张红莉

现代交际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

张红莉

摘要: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是对现今社会人文精神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其实质就是发展中人的自我认定和主体价值性。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者在内涵上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指引作用,其现代化发展路径更是在实质思想层面与中国当今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自觉运用两种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建构中国人文精神原则,会促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理性阶段,切实引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主义现代化 人文主义现代化 中国人文现状 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095-02

一、中国人文精神含义与现状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

人文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新态势,改革开放至今,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体系。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如今的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历史时代造就了各异的人文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也应该遵循历史和逻辑相一致原则,根据我国当下所处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后工业时代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包含科技经济、民主政治、自由文化、生态社会的综合体。从中国新时期发展角度来说,人文精神的内涵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韵味。中国化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三: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同时又兼顾科学理性。在科学协调的基础之上形成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统一格局。二是人文精神把人的文化生命和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我们在现如今发展进程中更要学会扬弃。将精华与灵魂熔铸成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用富含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旗帜指挥着向“中国梦”的道路前进。三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个体,应当在社会整体性基础上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一个正确理性的剖析。在认清自身存在价值意义前提之下,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与尊严,推崇“三观”的指引作用,用理性与人性合一的眼光去寻求自身全面发展,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带动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树立社会发展新风尚。

(二)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现状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伴随着历史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下,我国的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也在加紧进行着。纵观中外各国的人文精神发展现状,我国的社会人文精神构建存在着危机与风险,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理性剖析,树立正确的社会人文精神体系。

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蕴含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的人文精神缺乏系统、专门的理论体系。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机制对人性的压制,传统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对人的自我认知的误导与摧残都影响了人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没有相应完善的机制与法律规范,加上人们的心态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态。致使产生了极重的个人利益主义,“一切向钱看”“金钱是万能的”等错误价值观的出现,推崇实用主义的盛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道德的缺失,形成社会风气的堕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思想领域的混乱等各种社会弊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新时期进取的步伐,不利于社会风气的端正。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是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人口在不断增长,成为一个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个人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导致一群人人文的丧失,如果不加遏制和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弊端。那么就會危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削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人文精神的普及和构建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人文精神与国民素质直接挂钩。人文精神的高低。反映并制约着国民文化素质的优劣。我们应该对我国社会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的主体性与价值尊严、生命的意义。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的就业难、看病难和贵、医疗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男女比例失衡及性别歧视等问题无一不引发我们对人文精神构建的深思。

二、科学、人文主义现代化路径下的人文精神构建原则

(一)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科学主义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逐步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用科学来解决世间一切的问题,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批判、改造传统理性,运用实证方法来解决问题。科学主义提倡的科学和理性思维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同样也有所体现,这不仅是两者的相关性,更是理性思想在西方和东方社会中的流转、发展。

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就是探讨科学主义在当今如何走向现代化,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它提倡的科学和理性作为自身的合理因素,可以在全球化的当代寻求很好的契合点。第一,当今世界是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而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就要注重运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理性地发展经济,减少盲目性和自发性。第二,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要注重应用于指导实践,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不能生搬硬套或是直接的“拿来主义”。要注重实事求是,合理适度地发展应用科学技术,正确处理科学理性与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始终坚持适度原则。将科学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程度而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用科技和理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科学主义强调唯科学主义,丧失终极人文关怀,忽视价值理性,夸大了理性,科学的发展丧失了人的目的和价值。因此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走向则更应该注重的是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将价值与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科学主义之中,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实现两种文化的并协共进。促进人文化的科学主义发展。endprint

人文主义作为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西方思潮。它更从内涵層面体现了与人文精神的密切性。人文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尊严。我们要以人文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人为本,注重个性。人文主义的发展更要注重如何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而融入到现代化浪潮中。

人文主义在现时代进程中的发展新趋势。让我们走出了焕然一新的现代化步伐。第一,人文主义开始由强调个人、局部的利益转向群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人文主义在当今的新发展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虽然个人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基础。但当出现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文主义更加注重的是后者,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理性的选择和态度。第二,人文主义将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由人要做自然界的主人,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现代化的人文主义主张为了人类的持久发展。必须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建立新型和谐的生态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三型一体新模式。除此之外,人文主义同样应该注重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端正主体性的位置,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合,才能逐步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

(二)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任务,中国人文精神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说,在不断发展构建过程中需要特定原则来规范、约束,以便形成良好的中国特色人文精神体系。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现代化路径符合全球化时代特点的思想创新。科学主义的科学和理性,人文主义的人的主体性价值,都为我们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人文精神原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时代性依据。第一,在人文视野中构建科学理性,树立时代性的大人文精神。培植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正统一起来。中国的人文精神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偏重人文而忽视科学文化,这是曾经辉煌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步伐的内因。构建作为现代化意义支撑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基础,科学理性是主要支架。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也要随着当今时代变化从误解向应用发展,用科学理性规范人文精神,使得人文文化填充科学领域的空白,实现两者的双向完美融合。

第二。在整体性视野中构建个体性。树立局部整体的观念,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以人为本。个体性代表的是作为个人的利益和主体性。而个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点,历史社会中只是存在对整体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的推进。忽视了最为重要和关键性的个体性价值的实现。而当代中国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正在一步步地实现着由“内圣外王”向人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过程的转变,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只有更加关注个体性价值的实现。才能在中国社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

第三,实现高科技与真情感的平衡,发展科技的同时关注人文精神和价值实现,促进理性与情感的结合。科技是把双刃剑,应用发展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人文价值缺失与伦理道德败坏情况。比如说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利弊。我们要意识到科技开启了新人类文明的同时。出现了情感认知机械化、人文文化的消弭殆尽。因此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构建中要合理应用科技,实现理性号情感的结合,实事求是,坚持适度原则。

第四,将人文精神构建关注点转向生态领域,实现人文化的生态保护,将人文原则从社会领域延伸至生态和自然界。十八大重新布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格局,即加入了新的血液——生态,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当代人文体系的构建,更加需要我们将关注点从社会转移到生态自然界,只有社会生活与生态自然实现和谐统一发展,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方能实现人类的长久生存。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体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高职高专地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训练研究
人文精神与中学生教育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