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体会
2019-10-21周华
周华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人文精神是师生对自我、他人、社会的普遍关怀,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目前,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已经深刻认识到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未能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没有构建人文精神环境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未能符合预想目标。由此,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深挖教材蕴含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高中课文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挖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文化魅力,实际感触作者的内心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时,大部分教师没有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或引入与教材无关的内容特意渗透人文精神。这不仅不能获取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如关于《离骚(节选)》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渗透《离骚(节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意引导学生深挖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本课中的人文精神,再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在学生探究、深挖的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探究的内容,避免偏离探讨话题。学生讨论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到作者的情怀,达到了高中语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课文中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人文精神的环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可以构建人文精神环境,組织学生布置场景,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命运的理解。
如关于《雷雨(节选)》一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雷雨》中的人物心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扮演一位人物。学生扮演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享表演时自己的心理变化,讲解所扮演的人物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感,进而分析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构建场景、扮演角色,帮助学生构建人文精神环境,如此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文中人物的心理特点,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强化学生对文本思想内蕴的认知。让学生关注课文中各种人物的命运,审视当下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
三、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习,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重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之外,还要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人文素养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渗透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重视在思想品德、文学、艺术、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教学中无形地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如《我与地坛》中作者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精神,以及作者怎样正确面对“生死”问题。教师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身的人文精神影响学生。如此,既有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又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培养优秀完善的公民是国家实施教育的目的。作为人文教育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具备重要意义。但是,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人文精神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偏差。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从教材中深挖人文精神,并帮助学生创建人文精神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力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