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与进退:湖北纪录片发展研究(1993—2002)
2017-10-17王光艳
王光艳
业界广角
合流与进退:湖北纪录片发展研究(1993—2002)
王光艳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到2002年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本文从纪录片创作机构的发展、纪录片创作的特点两个方面,系统研究这个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发展史 湖北 合流发展 影退视进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进一步描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加快,成为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1995年12月5日,新华社宣布:“我国广播电视受众人口和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拥有量均居世界前列。”[1]在这个时期,湖北电影、电视事业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纪录片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1994年起,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一时期,对外开放也迈出了重大步伐。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到1997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达到235个,二类口岸达到350个,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伴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的文化、广电系统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特别是面对市场机制的变革。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闻纪录片的放映都是在电影院进行的,我国各大电影院普遍在放电影前加映20分钟左右的新闻纪录短片,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甚至还有专门的新闻电影院,新闻纪录影片在这个时期发行渠道畅通。到80年代,电影院逐渐与市场接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增加故事片放映的场次,往往不愿意在故事片前加映新闻纪录片,纪录影片的发行市场逐渐萎缩。到20世纪90年代初,电影体制改革,市场化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影公司等对新闻纪录影片不再统购包销,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陷入困境。
90年代初,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摄制短片的制片厂划归电视台,这标志着影视纪录片合流。“1993年10月中央新影厂整建制并入中央电视台”[3],要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发挥现有人力与历史影片资料的优势,以给中央电视台制作电视节目为主要任务,改称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同时拍摄影片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摄制少量纪录片直接推向市场或荧屏与录像市场。”[4]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划归电视台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新闻纪录电影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市场。不过,今天看来这是资源整合的良好范例。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优秀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电视台则有很好的播出平台和市场运作实力,两者之间的结合是优势互补。
在这股影视合流的浪潮中,湖北电影制片厂也面临着转型,走上了合流之路,“1996年6月4日,为了贯彻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各地方电影制片厂统一划属广电部门的通知》精神,湖北电影制片厂正式从省文化厅划归省广播电视局厅。”[5]湖北电影制片厂在行政主管部门更换为广电的同时,也增加了广电设备,积极参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2006年局台分设,划归湖北省广电总台管理”[6]。至此,湖北电影制片厂成为湖北省广播电视台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事业则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阶段。1990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同年11月1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1990年第2号令予以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有线电视事业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7]一时间,卫星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有线转播站等纷纷成立,一个多层次覆盖全国的电视网络布局基本完成。尤其是有线电视台的大量涌现,成为纪录片、专题片创作领域的一支生力军。截止1993年,湖北共有电视台49座,其中省级2座,地市级14座,县级33座。拥有有线电视台48座(筹建台12座),用户终端130多万户。[8]到2002年底,湖北县级以上(包括县级)的每座城市都建设有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站),广电覆盖面的拓展极大地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在湖北的有线电视发展过程中,武汉有线和湖北有线值得一提,它们是湖北地区实力最强的两家有线电视台。武汉有线电视台1991年9月获准筹建,1992年1月试播,1993年1月1日正式开播。到1996年9月,覆盖武汉三镇的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基本建成。2000年10月,武汉电视台和武汉有线电视台合并,合并后统一呼号为武汉电视台。2009年,武汉广播影视局及其所属的武汉电视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等机构合并,成立武汉广播影视局(总台);2013年,武汉广播电视总台更名为武汉广播电视台,下设新闻综合频道、电视剧频道(高标清同播频道)、科教生活频道、经济频道、文体频道、外语频道、少儿频道、广通东方购物频道、睛彩频道等9个电视频道和5个广播频率以及10多家文化公司。[9]
湖北有线电视台,1994年9月经国家广电部批准筹建。经报批,开播两个频道,分别为综艺、电影频道,同年12月1日开播。1997年1月1日,湖北卫视开播。同年6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成立湖北有线广播电视台。2001年上半年,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湖北省有线电视台合并为湖北电视台,统一呼号、台标、统一频道设置、统一为一个播出实体。2002年湖北电视台五个专业频道开播(都市、影视、体育、教育、公共)频道。
这些有线电视台从成立起,就依托现有的有线网络平台,先后推出一系列的电视栏目,有的甚至开通了专业频道,大量引进国内外电视节目,如Discovery、National、国家地理等世界纪录片栏目大量引进,极大地丰富了荧屏。
此后,广电系统的合并改革大潮泛起,武汉电视台1993年8月9日启用38频道开办第二套节目,1996年4月1日开办有线新闻、英语、文体频道,1998年又开通两套图文电视。2000年底,武汉电视台科教生活频道成立纪录片部,专门从事纪录片创作,同时开办《纪录片之窗》栏目,每周播出两次。2007年至2012年9月,《纪录片之窗》改为每周播出一次,播出时间为每周日19:40左右。[10]
湖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机构的发展也是历经波折。1995年,湖北电视台国际部成立纪录片室,专门从事纪录片创作。2000年12月31日,湖北卫视推出《往事》栏目,定位于“小人物,大命运”。选取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故事将他们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折射出一定历史阶段的某些层面,并以今天的人们的视角重新段历史,给人们一些新的启示。[11]
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资料图片)
湖北的纪录片创作机构一直都存在着两个大的类别: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从电影纪录片来说,主要的摄制单位是湖北电影制片厂;而电视纪录片则相对分散一些,主要有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武汉有线电视台以及各地市州的电视台。此外,在这个期间先后有一批民营企业参与纪录片的拍摄。
一批影视制作机构纷纷成立,如武汉伊阁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998)、武汉桑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1999)、武汉未来窗广告设计有限公司(2000)、湖北广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1)、武汉红鹰影视制作有限公司(2002)等,这些机构主要创作各种企业的宣传片、专题片,也参与部分纪录片的创作。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90年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影视行业直面市场,接受市场考验的时期。这个阶段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大事:1993年2月20日,京九铁路建设全面展开。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病逝。同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8年7月至9月,长江及淮河发生大洪水,影响全国。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同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这一系列的大事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纪录片创作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从数量上看,到90年代中期,全国有2700多个频道,每个频道日播十几个小时,年产几千部纪录片。从制作播出平台看,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和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为纪录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全国各地扶持纪录片发展做了示范。“《生活空间》《探索发现》(2001年)等日播纪录片专栏还为开发利用廉价的C段电视播出时间作出了贡献。”[12]从创作艺术看,1991年中央电视台创作的《望长城》确立的“视听并重的纪实理念”得到迅速普及。从题材选择看,纪录小人物命运的现实题材大量涌现,纪录片的选题领域大大拓展。从国际交流看,《沙与海》(1991,康健宁、高国栋)获得亚广联大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电视纪录片大奖。这次获奖对中国人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后,《藏北人家》(1991,王海兵)、《最后的山神》(1993,孙增田)、《远在北京的家》(1993,陈晓卿)、《人·鬼·人》(1993,高国栋)、《山洞里的村庄》(1996,郝跃骏)、《三节草》(1997,梁碧波)等影片相继获得世界瞩目。2002年,上海纪实频道开播。“在中外交流和传播竞争双重作用下,纪录片人发奋努力,开始了从艺术观念到方法技巧的全面革新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3]湖北纪录片创作也紧跟国内形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湖北纪录片创作仍然以各电视台和湖北电影制片厂为主,从数量上看,电视纪录片创作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电影纪录片逐渐萎缩。从形态上来说,大型系列纪录片开始大量出现。从题材来看,纪录普通百姓生活的纪录片逐渐占据电视荧屏。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现象凸显。
湖北纪录片还自己创设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是针对科教影视纪录片、专题片的。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电视台等单位承办的“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性科教影视盛会。[14]此后,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以每两年一次的频率连续举办了四届,极大地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交流。
(一)湖北电影纪录片创作
湖北电影制片厂原本以摄制专题片、纪录片为主,1995年1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获得故事片出品权,成为一家综合性的电影生产机构。此时,湖北电影制片厂逐渐向拍摄故事片和电视剧为主过渡,不过,纪录片的拍摄仍占很大的比例(见表2-1)。
表2-1: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纪录片目录(1993—2002)[15]
湖北电影制片厂是国内实力较强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尽管面临着与国内同行一样的困境,但是,他们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纪录片。
1、水利电力。结合国家重大基础建设,纪录三峡工程和清江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点的工程之一。“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1919年在《实业计划》一文中,提出改善川江航运和水力发电的设想:‘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16]此后,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到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经过四十多年勘测设计和研究论证,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1994年,清江隔河岩工程正式启动,一系列的水利工程逐渐上马。用电影胶片跟踪记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传播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湖北电影制片厂充分利用拍摄水利工程纪录片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出系列片的做法,在同一时期推出两大系列纪录片《三峡梦正圆》和《清江畅想曲》。这两大系列纪录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紧密跟随工程的进展,同步纪录,按照工程年度进展来进行创作,最终形成一部史诗性的纪录大片。
这一时期,还制作了一些关于三峡文物、风光和风情的纪录片,如《黄金水道》(1993)、《三峡奇观》(1995)、《建设中的三峡工程》(1997)、《三峡截流》(1997)等,湖北电影制片厂把三峡作为开掘不尽的创作源泉,在影视界留下了“钟情大三峡,佳作传天下”的美谈。
这一批有关三峡工程的纪录片在国内外获得了一致的好评:1996年,《三峡梦正圆》(第一集)获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会特别奖。1998年,《三峡截流》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大型纪录片《三峡奇观》,则记录了三峡的文物、风光和风情,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三峡原有风貌,被译成11种外语版本发行到170个国家和地区。纪录片《三峡工程》被翻译成11种文字发行到205个国家和地区。
《三峡截流》
2、人文历史。湖北电影制片厂在这一时期拍摄人文历史纪录片主要有《炎帝神农故里》(1993)、《中国汽车城——十堰》(1993)、《中国杂技》(1997)、《中国人的传统节日》(1999)等几部。不过,这些影片都有良好的效益:《黄金水道》《神农故里》等纪录片先后被译成9种文字,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江城武汉》《今日宜昌》《黄鹤楼》《武当山》《中国杂技》《金色海南岛》等20多部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
3、历史文献片。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由于它参加过“护国运动”,首创义举,随后又经历过“护法运动”、“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而成为一代名舰。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保卫战斗中,中山舰被日军击沉于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沉没江底58年后被整体打捞出水。《中山舰沉浮录》(1998)从历史文献的角度,详细记录了中山舰不平凡的历史经历。该片“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广电总局选为爱国主义教育优秀影片。”[17]
从总体来看,湖北电影纪录片已经逐渐式微,数量上较上个时期大为减少,但是,质量上却有一个大的提高,特别是大型系列纪录片的推出,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紧密,而且相互之间影响深刻,为人们了解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增添了一个崭新的维度”[18],中国观众也可以透过这些系列纪录片来全景式地了解社会的变迁。
(二)湖北电视纪录片创作
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出现。除了特别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外,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是通过栏目与广大观众见面的,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纪录片也是有关纪录片栏目投拍制作的。早在1989年1月9日,中央电视台《地方台50分钟》开播(1990年5月4日后改名称为《地方台3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为播出各地方电视台制作的优秀纪录片而设置的栏目”[19]。创办这个栏目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鼓励纪录片创作,而是因为“中央电视台实行栏目化后,地方电视台节目送中央电视台播出遇到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台领导认为,应将各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从中央电视台的栏目中分离出去,另辟渠道安排播出,变多头管理为集中管理。于是《地方台50分钟》栏目就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了。”[20]当然,客观上这个栏目的开办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电视台创作纪录片的积极性。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大型新闻杂志类栏目《东方时空》,其中的一个纪录片板块《生活空间》。这个栏目使纪录片的题材全方位转向普通老百姓,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工作者,也为当时国内兴起的“新纪录运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这一时期,一批纪录片栏目纷纷涌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之窗》(中央电视台)、《纪录》(北京电视台)、《写真世界》(四川电视台)、《天南地北山东人》(山东电视台)、《一方水土》(山西电视台)等。1996年5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台-3开播,这是面向北京地区首家教育人文纪录频道。纪录片如火如荼的发展自然也影响到湖北。湖北电视纪录片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的特点是:
“中山舰”出水
《舟舟的世界》
1、专业性纪录片栏目开播
这一时期,湖北各地的电视台纷纷开播纪录片栏目,除了特别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外,几乎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在栏目中播出的,同时,所有的纪录片创作都是以栏目组的形式来组织的(见表2-2)。
2、节目对外输出成效显著
这一时期,湖北纪录片向外输出力度逐渐加大,主要向北美地区输出电视节目,1993年,武汉电视台将自己制作的专题节目《中国之窗》提供给北美卫视公司播出,节目重点介绍武汉近况,包括地方建设、经济实况、文化、教育、艺术发展以及风土人情,对中国各地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北美卫视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电视公司,覆盖美国和加拿大,安排在每周日晚5:30—6:30播出。同年6月18日,中国黄河电视台与湖北电视台签署了《关于向美国斯科拉(SCOLA)电视台提供〈中国湖北〉专题节目的协议书》[21],根据协议,《中国湖北》为固定播出的电视栏目,每期长度为45分钟,主要宣传“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22]1993年9月8日,湖北电视台正式向美国斯科拉电视台提供节目,通过卫星向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这是湖北电视台对外宣传工作迈出的重要一步。[23]当时,“湖北电视台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台开辟《文化长廊》《经济报道》《民族之林》《山川揽胜》等十八个栏目,从9月8日开始,每周三播出45分钟的电视专栏节目。”[24]这两个在北美播出的电视栏目,中间有相当多的时间安排的是各类纪录片。
3、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纪录片
这一时期,湖北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逐渐发展成熟,他们奋力开拓,创作了一批很好的作品。从题材来看,这些作品有几大部分:
(1)记录普通人生活。纪录普通人的生活成为这个时期湖北纪录片的特点,更多的湖北普通百姓进入荧屏。《背个媳妇回家来》(1994,湖北台)、《有这么一个女人——蔡撷英》(1994,湖北台)、《打工妹,你走好》(1994,湖北台)、《绿水、碧岛、人家》(1994,湖北台)、《辛SIR的一天》(1994,湖北台)、《乡里伢学京剧》(1994,湖北台)、《沙市老姨妈》(1995,湖北台)、《山顶人家》(1995,湖北台)、《起程,将远行》(1995,湖北台)、《轮椅遥向太阳》(1995,湖北台)、《噩梦醒来是早晨》(1995,湖北台)、《当家,从九岁开始》(1996,湖北台)、《导演》(1996,湖北台)、《寻亲》(1996,湖北台)、《金凤从山乡起飞》(1996,湖北台)、《楚天金国》(1996,湖北台)、《百里村庄》(1996,湖北台)、《父子》(1996,湖北台)、《陪读》(上、下,1997,湖北台)、《母亲》(1997,湖北台)、《舟舟的世界》(1997,湖北台)、《洋中医玛都》(1997,湖北台)、《人生在世》(1997,湖北台)、《英和白》(2000,湖北台)、《远山的瑶歌》(2001,湖北台)等。
(2)记录文体名家的生活。《一个人与一支歌》(1993,湖北台)、《东方朔》(1996,湖北台)、《泼墨写高节》(1996,湖北台)、《普通一天看于芬》(1997,湖北台)、《我与脸谱》(1998,湖北台)、《夺标》(1997,湖北台)、《何祚欢的超越与复归》(1998,湖北台)、《刘一原的心象风景》(1999,武汉台)等记录文体名家的工作与生活。
表2-2:湖北电视媒体纪录片部分栏目一览表
(3)宣传地域文化。《在中国的版图上——湖北》(1993,湖北台)、《武汉有个东湖》(1993,湖北台)、《中秋祭》(1993,湖北台)、《寻访鱼木寨》(1995,湖北台)、《束腰升鼎》(1996,湖北台)、《关公文化寻踪》(1997,湖北台)、《话说武昌鱼》(1997,湖北台)、《汉江潮》(1997,湖北台)、《武汉百年》(2000,武汉台)、《石鼓文》(2001,湖北台)等。《汉江潮》是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全片共有18集,“以汉江为载体,纪实性地展示出汉水流域的经济文化风貌:江汉平原的农业科技,百里村庄的乡镇企业,鄂北车城的千里东风,武汉三镇的建设宏图……”[25]从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入手,采取纪实手法与哲理思维相结合,展开大文化的视野,通过文化勾连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时代广角,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纳入到汉江的体系之中,成为宣传湖北的一部力作,“以诗情、思辨和壮观的画面,再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交响”。[26]《武汉百年》是世纪之交,武汉电视台推出的一部力作,“我们《武汉百年》就是要全景式地展现这一百余年武汉历史的质的飞跃过程,冷静而理性地揭示其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27]
(4)记录重要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华夏之光》(1993,武汉台)、《大京九》(1993,湖北台)、《重走总书记访农路》(1994,湖北台)、《好人方俊明》(1995,湖北台)、《三峡移民备忘录》(1997,湖北台)、《魂兮归来中山舰》(1998,湖北台)、《不可战胜的力量》(1999,湖北台)、《保卫武汉——抗洪1998》(1998,武汉台)、《生命之舟》(1998,湖北台)、《话说澳门》(21集,1999,武汉台)、《还看澳门》(21集,1999,武汉台)、《走进澳门》(50集,1999,武汉有线台)、《世纪末的起诉》(1999,湖北经济台)、《跨越》(2001,湖北广视文化传播公司)、《跨越世纪》(2001,湖北广视文化传播公司)、《盛世警钟》(2002,武汉台)等纪录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记录了湖北的新闻事件。
(5)记录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文献纪录片是承载重要历史纪念日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湖北电视工作者先后制作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如《将魂》(1997,湖北台)、《纪念谭鑫培诞辰150周年》(1998,湖北台)、《中加经贸30年》(2000,武汉台)、《新四军》(2002,湖北经济台)等。《中加经贸30年》是在中国与加拿大建交30年之际,武汉电视台精心创作的一部纪录片,影片以大量的史实和现实记录了中国和加拿大30年经贸的风雨历程。影片完成后,中央电视台4套和9套节目先后播出。2002年,新四军建军65周年。湖北经济电视台大型文献电视片《新四军》,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党的十六大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6)记录自然科学。《腾龙洞》(1993,湖北台)、《雪耗》(1994,湖北台)、《怪坡揭秘》(1994,武汉台)、《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1996,武汉台)、《当我们站起来之后》(1996,武汉台)、《追寻永乐大钟》(1997,武汉台)、《为了人类的南极》(7集,1998,湖北台)、《走近南极》(1998,湖北台与中央台合作)、《守护敦煌》(1999,武汉台)、《两碗水》(2000,湖北台)、《我们的宇宙》(3集,2000,武汉台)。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电视台一直致力于科学专题的创作,在这个时期,武汉电视台创作的《当我们站起来之后》(1997)、《追寻永乐大钟》(1998)、《守护敦煌》(2000)等影片在普及自然科技知识方面成就卓著。不过,这些影片偏重于知识介绍,并不注重于故事性表达。
20集系列纪录片《三峡纵横》(1995,湖北台)值得特别说明,这是一部文献纪录片,创作者的愿望是“把三峡今天的模样装进历史档案,把三峡今天的生动带进未来的时空,把一个崭新的三峡交给我们的子孙”[28],湖北电视台国际部联合宜昌市委宣传部影视创作室、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联合摄制,他们兵分三路,水、陆、空并进,整个拍摄花了一年零一个月,共拍摄素材4800分钟,拍摄景点3600个,“全体后期人员苦苦奋斗了160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这部20集总成片400分钟的《三峡纵横》纪录片”[29],李鹏总理亲自为该片题写了片名。
除了电视台创作纪录片外,湖北的一些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也积极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中来,先后制作出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如湖北广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分别同神龙汽车公司、湖北省国税局合作,制作了十集大型纪录片《跨越》(2001,湖北广视文化)、《跨越世纪》(2001,湖北广视文化)。
总之,湖北纪录片在1993年到2002年期间,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借助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大势,突飞猛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1]秦杰:《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迅速》,《人民日报》,1995年12月6日。
[2]中国近代史纲要编写组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285页。
[3]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402页。
[4]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第259、260页。
[5]彭砚芳主编:《湖北电影制片厂54年(1958-20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5页。
[6]彭砚芳主编:《湖北电影制片厂54年(1958-20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页。
[7]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405页。
[8]湖北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年鉴(1994)》,湖北年鉴社,1994年9月,第263页。
[9]《武汉广播电视台简介》,武汉广电网,http://www.whbc.com.cn/g/201302/t20130206_358233.shtml
[10]根据武汉电视台纪录片部原主任王丹提供资料。2012年9月,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教生活频道纪录片部被撤销。2014年,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纪录片工作室成立,开设《城市记忆》栏目,每周播出一期。
[11]见2016年2月18日晚21:00,笔者对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鲁澧主任采访。2006年,湖北卫视纪录片室被撤销。2011年,湖北卫视成立纪录片部,并在2012年推出《中国No.1》栏目;2013年,湖北广播电视台从各个频道抽调人员,成立台直属的纪录片部。
[12]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57页。
[13]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55页。
[14]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研讨会由武汉电视台发起并推动,中国科协主办,首届研讨会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笔者多方查找当年的会议资料未果,甚为遗憾。从第二届起,相关资料均可查阅到。
[15]整理自彭砚芳主编:《湖北电影制片厂54年(1958-20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17-220页。
[16]彬风:《孙中山、萨凡奇与三峡工程》,《陕西水利》,1992年第10期。
[17]彭砚芳主编:《湖北电影制片厂54年(1958-20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48页。
[18](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陈犀和、刘宇清、郑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19]杨伟光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8月,第264页。
[20]杨伟光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8月,第264页。
[21]肖经球:《走进美国 走向世界》,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56页。
[22]肖经球:《走进美国 走向世界》,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56页。
[23]唐源涛主编:《火凤凰之歌——湖北电视台建台40周年》画册,湖北电视台,2000年,第20页。
[24]唐源涛主编:《夏润:湖北电视台回忆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96页。
[25]冯天瑜、李建中:《专家评析》,唐源涛主编:《春华:湖北电视台优秀作品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480页。
[26]冯天瑜、李建中:《专家评析》,唐源涛主编:《春华:湖北电视台优秀作品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1月,第480页。
[27]李炳钦:《镜悟·镜语:一个电视人的思考与实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71页。
[28]刘义高:《一幅壮丽的图画——三峡》,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534页。
[29]刘义高:《一幅壮丽的图画——三峡》,张良成主编:《凤鸣九天:湖北电视50年回忆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535页。
本文系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项目编号:2016047)的阶段性成果、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成果、华中师范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成果、武汉大学-武汉广电国学传播与人才培养基地成果。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朱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