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优势探究

2017-10-16鲍龙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异位症复发率内膜

鲍龙芳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妇产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优势探究

鲍龙芳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妇产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优势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丹那唑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复发率(12.50%)、妊娠率(42.50%)、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A125为(18.40±11.28)U/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值<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CA125水平,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丹那唑;血清CA125水平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严重的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较多,会导致妇女出现不孕症,所以,在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备受关注,治疗的药物较多,本文主要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肾、肝、心等功能异常者,肿瘤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药物禁忌证者等。采用随机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了解了该类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方法,并均对本次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40例研究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16±2.0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4±0.51)年;月经不调10例、不孕症7例、痛经14例、性交痛9例。4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9.45±2.21)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24±0.67)年;月经不调9例、不孕症6例、痛经15例、性交痛1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明显,P值>0.05,两组可进行科学对比。

1.2 方法: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治疗前后给予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阴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CA125等检查。

对照组患者给予丹那唑进行治疗,于月经第1天使用丹那唑(湖北福人福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04),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g,连服半年。研究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月经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每天1次,每次12.5 mg,连续使用半年。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用(%)表示复发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卡方进行检验;用表示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采用t进行检验。将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0.05,则表示这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复发率、妊娠率对比: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12.50%、妊娠率为42.50%,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对比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值<0.05。具体结果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对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只有(18.40±11.28)U/mL,对照组为(26.75±16.75)U/mL,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2 对比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表3 对比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

表3 对比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

注: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分组时间血清CA125(U/mL)研究组n=40治疗前47.51±18.24治疗后18.40±11.28对照组n=40治疗前47.65±18.37治疗后26.75±16.75治疗后t值-2.62治疗后P值-<0.05

3 讨 论

在正常的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在子宫体腔面[1],但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叫子宫内膜异位症。此病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随月经周期变化),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2],主要有: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月经失调、大便坠胀、性交疼痛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去除内膜异位、恢复正常解剖及生育功能。选择治疗的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的严重性以及病变的范围、部位等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为防止复发术后也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本文是针对临床症状较轻、拒绝手术、强烈要求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丹那唑是17-乙炔睾酮的衍生物,有一定雄激素的作用,能帮助促进蛋白质合成,能起到抗孕激素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进行治疗效果较好[3],但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对肝功能及体质量等有较大的影响。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代号RU486,是炔诺酮11-β-二甲基-氨基-苯基衍生物,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RU486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4],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宫内膜异位症为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内膜因存在激素受体而具有对甾体激素的反应性。RU486可直阻断内膜对雌、孕激素的反应性,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而有研究表明RU486对PR的降调节效应是由于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PR的合成所致[4]。长期应用米非司酮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以通过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产生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坏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促使达到去卵巢状态。研究发现当RU486剂量在25 mg/(kg•d)时,可使FSH、LH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减小,胞质内液泡减少或消失,从而下调大鼠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影响卵巢激素的分泌[5]。RU486对腹腔液巨噬细胞有抑制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可抑制异位内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而参与免疫调节[6],从而减轻腹腔和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和炎性反应,起到缓解粘连和治疗不孕的作用。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42.50%、15.00%,与对照组相对比,均明显更优,P值<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A125为(18.40±11.28)U/mL,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有较大差异,研究组的数据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值<0.05。总而言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患者复发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CA125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张蕾.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6):100-101.

[2] 张小梅.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431-1431.

[3] 刘书英.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47-148.

[4] 卢静,吴瑞芳,王振海,等.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4):218.

[5] 于祖茹,章明放,孙洪范.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腺垂体促性腺细胞形态结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05,14(4):220.

[6] 卢静.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清TNF-α与IL-6的影响[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2(11):985.

R711.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94-02

猜你喜欢

异位症复发率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