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10-16秦福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准确度磁共振前列腺癌

秦福双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MRI室,河南 濮阳 4550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秦福双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MRI室,河南 濮阳 455000)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患者74例及13例健康受试者分别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检查确定患者的肿瘤类型,计算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比较不同类型MRI强度变化。结果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71%、86.79%、86.49%,且正常受试者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信号峰值,PCa患者明显强化,在60s时达到信号峰值并快速下降,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强化,在240 s达到峰值,并缓慢下降。结论MRI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科根据不同的信号曲线判断肿瘤类型,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前列腺癌;诊断

前列腺癌(PCa)是发生在男性患者前列腺上的上皮恶性肿瘤,包括腺泡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等,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95%以上[1]。在早期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判断良恶性对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患者74例,年龄49~82(69.46±4.32)岁,临床均表现为排尿困难、疼痛及腰痛等。上述患者经直肠指检触及质硬结节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排除在诊断前进行手术治疗或放化疗患者、患有幽闭恐惧症及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治疗等患者。此外选取13例无泌尿疾病的个体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51~81(70.22±3.92)岁。

1.2 检查方法

1.2.1 影像检查方法:使用GE Signa HDx 3.0T磁共振扫描仪,心脏相控线圈。患者在扫描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常规平扫SET1WI和TSET2WI,包括轴位、矢状位、部分辅以冠状位,范围覆盖前列腺及精囊[2]。扫描参数:TR 4.4 ms,TE 2.1 ms,溶剂块30,层厚4 mm,翻转角12度,视野260 mm,共扫描12期,第一期为平扫,时间28 s[3]。平扫结束后注射维影钆胺(Gd-DTPA),剂量为0.1 mmol/kg,注射速度3 mL/s,注射时间6 s,检查床复位时间约7 s,然后行动态增强扫描第二期,完成11期扫描。

1.2.2 病理学检查:74例患者采用直肠B超进行穿刺活检,在6针穿刺基础上,在分别于前列腺双侧外周带底部、中部、尖部各穿刺一针,获得的穿刺标本[4]。

1.3 观察指标:由两位具有5~8年经验的医师对74例患者的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变化进行独立分析。对与活体穿刺结果比对,计算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在PCa诊断中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获得的MRI动态信号强度、鉴别准确率等数据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值<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准确率:由表1可知,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敏感度为85.71%(18/21),特异度为86.79%(46/53),准确度86.49%(64/74)。

表1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准确率

表2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MRI信号强度对比

2.2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MRI信号强度对比,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PCa随着饮食、环境等改变,发病率逐渐上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PCa目前的诊断方式主要有直肠指检、PSA检测、超声、磁共振检查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5]。上述技术虽应用广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直肠指检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易受检查人员的经验及个人感官的影响,且利用该方法进行检查多数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延误了早期的治疗,增大了患者的生存风险。PSA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异性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导致PSA升高。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目前被认为的术前诊断PCa的金标准,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且受前列腺体积及穿刺针数的影响[6],存在漏诊现象,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大了医护工作任务。

而本次研究采用的MRI是一种无创的PCa检查方法,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多平面成像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7],已成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病变的常用方法,对PCa病变部位的定位、分期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MRI动态增强是指经静脉注入小分子顺磁性对比剂后行连续快速扫描采样,观察对比剂在正常及病变组织内的分布及代谢情况[8],通过多次扫描得到不同时间的限号强度,可以绘制出PCa信号与时间关系图,从图形中的曲线变化形态对PCa进行诊断。

本次研究对正常组、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收集的MRI信号进行曲线分析发现:正常受试者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信号峰值(0.96~1.02),PCa患者明显强化,在60 s是达到信号峰值(1.29~1.52)并快速下降,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强化,在240 s达到峰值(1.51~1.69),并缓慢下降。此外,与穿刺活检进行对比,得出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71%、86.79%、86.49%。

综上所述,MRI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可根据不同的信号曲线判断不同病变程度,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1] 冯东,冯则智.前列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波谱分析的比较研究[J].医疗装备,2015,28(12):16-17.

[2] 闵祥德,王良,冯朝燕.磁敏感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2):233-237.

[3] 李波.磁共振前列腺成像套餐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33-1834.

[4] 张林.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9):3887-3888.

[5] 朱丹,彭涛,肖建明.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6):611-613.

[6] 刘虎,乔洪梅,沈维英.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和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两种方式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95-4398.

[7] 周雁玲,郑国良,陈其锋.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8):1363-1366.

[8] 刘会佳,任静,李娜.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3(1):323-328.

R73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74-02

猜你喜欢

准确度磁共振前列腺癌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