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2017-10-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内科

鲁 冬

(沈阳市笫六人民医院CT室,辽宁 沈阳 110000)

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

鲁 冬

(沈阳市笫六人民医院CT室,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取的78例本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之后运用螺旋式的CT进行扫描得到最原始的图像,根据强度最大的投影技术和扫描所得图片在表面形成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术后和DSA技术的结果作比较,最终评价在脑血管疾病诊断过程中CTA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在TIA病患8例中检查出狭窄血管的比率是87%,脑梗死患者30例中检出的比率是96%。SAH疾病诊断中检查出动脉瘤的比率是83%。神经内科中CTA对脑血管疾病在病因和治疗方面的诊断,其确诊率和阳性率的保障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在神经内科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其治疗效果也相当显著,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值得推广。

CTA;血管造影;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内科;应用

近几年来,CT多层次螺旋技术发展迅速,用于诊断脑血管病的新兴技术和手段也层出不穷,像CT灌注成像技术和CT血管造影技术都被关注并在临床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CTA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影像技术,在诊断脑血管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很多媒体的报道中提到,CTA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因为这是一项无创、简单、可靠、快捷、高效的技术[1]。因此,国内外对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门。本研究拟探讨CT血管造影在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到2015年5月这3年中,入住我院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首次发病的患者;②发病时间在1 d以内;③在进行手术之前,用DSA和CTA技术对病患做全身的检查,手术后出现的结果以及DSA结果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最终结果;④理解并配合相关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经选择,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7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CTA检查与手术或DSA检查结果比较

1.2 方法:取20 mg/mL浓度的对比剂100 mL,且必须是非离子型,用压力注射器将其在病患的肘前静脉注入,注射的速度需要控制在3 mL/s。等到注入对比剂15 s左右,用设置好的CT设备扫描病患的头颅,设置好的各项参数分别是:螺距110 mm,层厚113 mm,然后将图片处理完毕形成CTA图像并建设生成三维图像,处理图像大致需要30 min。最后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的医师单独诊断所获图片,经过探讨得出一致结论。

1.3 观察指标:把术后结果、DSA做的检查结果以及CT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这次的研究数据将会在EXCEL行逻辑校对中备案,数据变量的表示数据是均数和数据差,分类指标行使用χ2进行检验,检验的标准水准是α行检验,检,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标准。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35例,男性43例;年龄最大者76岁,年龄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是45.8岁。经统计分析,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测量指标比较结果:经统计分析,在脑血管疾病各种分类的诊断例数上,术后结果、DAS检测与CTA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诊断准确率方面,CTA诊断较手术或DSA检测的准确率高,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神经内科的临床诊治中,急性脑血管疾病为常见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较多,如动脉瘤、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和闭塞性病变等都有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发病时间较短,如不及时治疗,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能会引发脑出血、颅内自发性出血等严重后果,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加大了医务工作者的治疗难度。因此,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时机十分重要,而及早确诊急性脑血管病及类型,是把握宝贵的治疗时机的重要基础[2-3]。什么方式可以让患者能够及时发现、治疗以及提高诊断正确率,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最注重的问题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神经内科中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式也有了多元化的发展。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进步,血管形成和CT等新兴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对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此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DSA技术。DAS技术的优点是虽对脑血管疾病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对患者的身体表面产生较为明显的创伤,检查耗费时间太长,操作复杂,因此这种技术在临床的检查和治疗方面已经非常受限。

因此,部分医疗机构已经逐渐开始运用CTA技术来代替DSA技术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变进行检查和辅助诊断。CTA技术是在CT新兴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对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优点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患者的身体表面产生的创伤较小,因为CTA检查前,仅仅需要在患者肘前静脉做穿刺即可,创伤不明显,并且静脉安全性指数高;②检查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较短。因此节省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时间,可以提高影像科医师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对于某些急性脑血管的危重患者尤其是合并躁动症状的患者,可以为患者争取到一些宝贵的救治时间,为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减少后续并发症的产生,具有积极的作用;③检查的费用较DSA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树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配合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④定位病变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在任何一个角度观察颅内的血管,解剖的具体结构以及血管发生的病变都显示的较为清晰,弥补了DSA检查中在投射造影角度方面缺点,进一步提高了影像的全面性和准确性;⑤图像清晰度较高,对于脑部某些重要的结构,如Willis环,基底动脉系以及颈内动脉系都能够得到清晰地显示,这对医师全面、整体的了解患者脑部动脉供血情况,做出精确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CTA拍摄的影响很少有伪影现象出现,因此,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因伪影而导致的假阳性诊断,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为对症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DSA和CTA检查对疾病的分类检查例数差异不大,但是在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面,CTA检查明显高于DSA检查,究其原因是部分患者在进行DSA检查时,由于发病频率较高导致病变层太高,没有被扫描野纳入因而导致错诊和漏诊的产生。

尽管CTA技术存在以上诸多优势,但是,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手段,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CTA检查技术对患者脑血管动脉的充盈度达不到良好的动态显示;对于某些细小的分支血管显示效果较差;部分医疗机构对于CTA检查的操作尚处在探索期,熟练度不够;和DSA技术相比,脑血管形态学的细节部位,如瘤N/D比率、脑动静脉畸形供血以及烟雾病侧支血管成像效果较差。因此,应用时还应当注意其适用范围,扬长避短。

综上所述,CTA技术是在CT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其原理是将对比剂不断地注入静脉内和重新建立三维图像技术让血管的病变显示出来。CTA的最大特点就是血管无创技术,因此,将其运用于脑部血管的检测中,病患血管的病变部位和程度通过CTA技术都能够检测出来,且效果明显。随着CTA检查技术在医疗机构的神经内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形成了CTA这一新的影像学使得血管的病变凸现出来,其优点相当广泛,在诊断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意义不凡。

在神经内科中确诊率和阳性率的诊断上,CTA技术可以有效的得出病因和找出治疗方式,作为可靠、安全、简捷和无创的检查血管,在临床价值方面,CTA技术的地位更是可观,价值越来越重要,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影像检查手段。

[1] 方侃,王为珍,郑茜.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7,18(18):67-68.

[2] 蔡鸣凡.CT血管造影在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3-55.

[3] 朱春丽,彭一鹏,欧阳存,等.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2):15-17.

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45-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