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培养农村低年级小学数学预习的意义与策略

2017-10-15兰晓花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兰晓花

摘 要: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鉴与这些,本文我就培养农村低年级小学数学预习的意义与策略两方面作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培养;意义策略

众所周知,“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前的准备,也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许多农村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会布置预习作业。但反思农村小学生的预习效果,恐怕有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会无奈地说:“预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这些都不是“预习”本身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预习”认识的错误。“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一位教育家也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搶跑”。的确,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形成良性循环。小学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铺垫。预习是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第一阶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其实質是通过预习让学生站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无形中提高他们学习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预习对教者来说是一种预测。预习是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

当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是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抓好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使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一、强化学生预习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以往的学习活动中,许多低年级小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理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对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重视预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设学生预习时空

“时空条件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儿童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也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时空。让优良的种子有一个合适的土壤,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此之外,还要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培养学生预习工作,在家里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预习的时空条件。

三、指导学生预习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提高学生的记笔记能力。

四、鼓励学生预习合作

“合作是共赢的不二选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有些同学容易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有意回避。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下来,以便于在课堂上听课时加以解决,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这种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五、巧用学生预习评价

“有效的考评是学生不竭的动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将会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对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对于学生的预习评价,一开始只要做了,我们就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再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以及辅之于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有人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总有一天要走上社会,那就要靠自学来获取知识,这样才不会落在时代的后面,从这一方面来说,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让每位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上做自己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学习上从“量”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新数学课程标准》.

[2]《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3]《课堂教学前奏曲——课前预习》.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