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真,回归生活

2017-10-14杨自胜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构建生活化初中数学

杨自胜

摘要: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倡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生活经历着手,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生活化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就成为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笔者基于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将生活化理念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与建议,旨在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构建;措施

数学源自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能够看见数学的影子。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数学课堂应当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1]。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着手,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关于生活中的内容及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素材,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两者进行深入的整合,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数学源自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生活中随处能够看到数学的影子。从上述层面来看,通过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能够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并且这个思考的角度也是多维度的,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生活化理念的引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中能够全面渗透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利用这些生活化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学生又能够在生活中检验数学知识,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通过从学生所喜欢的生活元素着手,深入挖掘当中蕴藏的数学知识,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主动尝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又能够进一步巩固自身对知识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2]。

二、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与建议

(一)问题情境设计,教学模式生活化

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当中蕴藏的各种生活痕迹,使得教学模式实现生活化的转变,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问题作为引导,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传授,真正达成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比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着手,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情境,这里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来进行蝴蝶视频演示,通过花丛中飞舞的若干蝴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动态视频展示完成以后,再向学生展示一張蝴蝶的清晰照片,让学生细心观察,并提出学生能够从蝴蝶的形状中发现什么规律。纵观上述进程,上述整个引导过程生动、趣味,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活知识,通过学生所熟知的蝴蝶与动态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基于蝴蝶日纳入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挖掘素材,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数学教学要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真正的联系,就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然后进行深入的挖掘,挖掘出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实现生活化的目标。例如方程类或者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的相等或者不等关系,投资决策、人口控制、资源保护、交通运输以及水土流失等诸多学生熟知的内容;又比如统计、概率类,现实生活中的降水概率、股票投资、分期付款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这些生活知识,然后将其与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使得生活化素材能够与数学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当学生在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内容以后,教师再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能够针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延伸,效果自然更为理想。

(三)生活实践应用,课外拓展生活化

科学合理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理解、吸收,而是需要将知识内化于实践应用当中。生活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并非只是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应当通过实践应用,使得数学知识真正回归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将知识真正转变为能力[3]。具体来说,在某个部分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可以主动将设计好的有关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基于作业的形式来进行生活化的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方法。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会涉及追击相遇的现象,教师倘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一知半解。该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分别选择班级中一个跑步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一个跑步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对比,带领学生到操场中进行跑步比赛,其余学生则作为观众,分别记录两个跑步学生不同的时间相遇与追击情况,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列出他们跑步的方程。上述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熟悉的跑步替代的枯燥的一元二次方程讲解,而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味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生活化理念的应用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教师应当基于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大纲、初中生认知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得生活化理念能够全面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各个环节,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庆林.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数学中“享受”数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288-289.

[2]王欢.“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8):57.

[3]黄敏.对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启示[J].新课程(中学),2016,(06):203+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生活化初中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