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话轮中的强制转换中的意义
2017-10-13丁宝邝
丁宝邝
摘 要:话轮转换的发生方式和原因是多样的,而强制性话轮转换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文章从强制话轮的发生机制、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强制话轮的特点做了具体的剖析,以期对强制性话轮这个对话中的语言现象有一个比较显性的认识,从而使得话语分析理论的解读更加细致。
关键词:话轮;话语分析;强制转化
中图分类号:H1-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话语分析的研究当中,话轮问题一直是很多学者津津乐道的对象之一,相关的研究也很多。Edmondson提出,话轮会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对话中某一个时刻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一个人作为说话者时说的话。而大部分学者认为,话轮的标志是说话者在一个语法语意结束时有没有沉默,是否发生了说话者和听者的角色转换。
话轮的转换机制复杂但又有一定的章法,人们在对话中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话轮转化,从而维持对话的继续进行。而强制性转换便是在日常对话中常常发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并且因为它具有强制性,往往会对对话产生极大的导向作用。
二、强制性话轮转换发生的要素
什么是强制性话轮转换呢?一般说来,话轮在遇到明显违背礼貌属性和原则,在没有情景的显性预设的情况下,被强行扭转为另外一个话题,这就是强制性话轮转换。
对话的发生和进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存在单一性要素影响下发生的强制话轮。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存在。
第一,情景要素。话语情景会为对话提供继续进行的条件,但是也会导致对话进行的剧变。如果对话情景已经不适合当前对话的继续进行,那么说话者就会受到情景的影响,强制性改变话轮。比如:
A: Mike my friend, I think you will be glad at the news as follows, Iris has been...
(Iris is in from the back door)
B: Marry you must be very hungry!
A: No, I am not, and what I said just now...
B: Marry! You heard me!
在这个对话中,对话双方本来是可以把对话按照正常逻辑进行下去的,但是由于第三者的到来,A果断采取措施,强行结束了这一个话轮,从而避免了尴尬的产生。
第二,目的要素。所有的改变都是有目的的,特别是在主观性较强的人对话活动当中。几乎不会存在没有目的的话轮转换,而强制性的改变,更是突显了改变对话进程的目的性。比如:
A:老爷,今年的租子……
B:存良,东口的河水倒着淌了吗?
A:老爷……
B:柳条儿上结倭瓜了吗?
A:俺翠儿实在是病……
B:王妈,把剩的猪食倒了吧,都馊啦!
在这一个对话中,B急切地恳求,但每次都被A强行打断并且转换话题,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A意识到他的这种希望是不可能被答应的。
第三,关系要素。尽管话轮的操纵者会对话轮的转换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是它必须是在说话者在权衡了自己和听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做出的选择,并且对这种转变的后果有一定的预判和承受衡量。比如:
A:爸爸,小明买了辆新自行车。
B:你作业做完了?
A:还是带变速的。
B:我刚才问你什么了?
A:爸爸……
B:你爸爸在哪儿呢?你看见他了吗?
A:好吧。我去做作业。
在这个父子对话中,父亲处于强势地位,他对话轮的转换有绝对的主导权,并不给儿子解释的机会。这个话轮转化的完成,就是建立在对话关系并不对等的基础之上的。
三、话轮强制转换的形式
话轮的强制转换,并没有一个归根结底的解释,它的发生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且总是在非合理性下可以被合理解释。因此,这种语言现象的发生,并没有成熟的因果关系的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事实上,这些看似强制性发生的话轮转换,依然还是契合言语行为理论的。也就是说,对于基本对话原则的违反,在语用学上,恰恰能成为很好的交流形式,并且能够突破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意束缚,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形式多样,更加丰富多彩,语用效果更加得当和符合语言交流的实际情况。
第一,命令式。对话参与者的地位导致了话轮的操纵权限在大部分时间内掌握在地位高的那一方,从而使得话轮转换对于地位较低者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但是,接受的程度如果突破了较低地位者的预判,甚至让他为难于是否接受这种行为的时候,强制话轮就会发生。比如:
A:Mr Black,I still want to...
B:You think Im deaf?
A:...
B:You dare to ask me that again!
在这个对话当中,很明显,A是对话中的强势一方,他对于这个话轮的继续意愿已经结束,他在试图强制性地结束这个话轮,并且强制性转入下一个话题。
第二,暗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试图强制性结束一个话轮的人本人的性格和说话方式有自己的特点,他可能不会直接进行这一行为,而是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体现暗示或者威胁,让对方在一定的思考之后被迫接受话轮的转换。比如:
A:May I give an explanation to that again?
B:Have you heard John was fired because of his stupid insistence?
这种情况之下,对于B来说,是否要坚持这一个话题,就需要他自己的考量了,因为他必须考虑A对这句话的事实可能性。
第三,非言语式。语言是情绪的,所以语言的表达也是情绪的,语言的表达中包括了非语言的行为。比如,习惯性的动作,让听者了解他的意愿,又如在对方表达了继续话题之后的闭眼或者叹息,这些都是在表达强制性的话轮转换,当然,前提是听话者对于这些非语言行为的意图是了解的。
非言语形式的话轮转换往往具有强制性,因为这些行为往往透漏着不合作,让对方的对话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或者变得没有了意义,从而被迫停止。
比如,在陈述的时候闭眼,故意咳嗽,不停端起茶杯让对方喝茶,装作身体不适,等等,这些非言语的行为,在对话过程当中,都会对对话产生进程和话轮转换的影响,从而达到行为人自己的强行终止当前对话的目的。
四、结语
话轮转换的发生和进行有很多复杂因素,而强制性的话轮转换往往是复杂因素下发生的一种转换形式,它往往会在说话者的话语强势操纵之下,迅速结束当前话轮,使得话轮的转换具有强烈的强者色彩。对这种强制性话轮的研究,首先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对话的发生和进行机制,更加透彻地分析语言的社会功能;其次是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合理地認知文本、文献,特别是小说语言,更加直观地深入分析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有助于我们对社会群体和个体的深刻研究,更为准确地把握语言的时代性和人们语言使用特点演变的心理历程。
参考文献:
[1]Brown.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Express,1983.
[2]Carter,R.and McCaithy. Vocalulary LanguageTeaching[M].Longman:Longman Group,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