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视力
2017-10-13蓝凤霞
蓝凤霞 袁 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视力
蓝凤霞 袁 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目的探讨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视力。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科近3年176例(17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分为老年组(77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对照组(99例,年龄<60岁),统计所有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易感因素、治疗前后的视力。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易感因素中老年患者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中含2个或3个者占多数;两组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视力提高≥0.2)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P<0.05),老年组并发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5.9,P<0.05)。结论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以多重易感因素影响者占多数,经治疗预后视力基本有所提高,其中老年无并发症患者相对有并发症患者视力提高较显著。
视网膜静脉阻塞;易感因素;预后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见致盲疾病之一,大多由血栓阻塞血管引起,也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比率可达54.7%,老年高血脂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比率可达43.2%,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患病率可达31.4%〔2~5〕。这些疾病产生的影响趋于多重因素性和年轻化。本研究拟分析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易感因素及预后视力。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科近3年176例(17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无其他眼部疾病。分为老年组(77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对照组(99例,年龄<60岁)。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行t、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易感因素比较 易感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17例(9.66%),高血脂12例(6.82%),糖尿病4例(2.27%),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中含两个或3个20例(11.36%),高眼压者9例(5.11%);对照组高血压者22例(12.50%),高血脂23例(13.07%),糖尿病7例(3.98%),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中含两个或3个病者18例(10.23%),高眼压者3例(1.70%)。
2.2两组组间治疗后视力改变比较 两组治疗后视力大多有所提高,无统计学意义(χ2=0.851,P>0.05),但老年组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视力提高≥0.2)的比率较对照组低(χ2=26.58,P<0.05);无并发症的老年组和对照组相比,老年组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χ2=5.24,P=0.021)。见表1。
2.3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老年组治疗前视力较对照组低,其中无并发症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5),并发黄斑水肿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有统计学意义(t=5.1,P<0.05);对照组中无并发症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5),并发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有统计学意义(t=5.9,P<0.05);其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组间治疗后视力改变比较(眼数)
↑↑↑:明显提高(视力提高≥0.2),↑:不明显提高,↑~↑↑↑:所有视力提高,↓/-:视力下降或视力不变
表2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明确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多见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成为检查病情发展何变化的有效措施,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明确不同并发症所带来的视力改变以及治疗后视力的改善程度,中老年无并发症患者相对有并发症患者视力提高效果较显著。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常见的易感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眼压等,这些易感因素都会影响着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速度学的改变,此外还有血管壁压力、血管壁的弹力、血液黏稠度的改变,从而易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6〕。高眼压可导致眼部动脉压的平衡失调,血流灌注不足,静脉回流迟缓,迟缓的血流容易在血管内尤其是血管转折处或分支处出现血液成分沉积,从而导致血栓形成〔7〕。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多重诱因导致的发病率较高,高血压、高血脂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壁的变化,从而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所以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有助于预防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3〕。糖尿病容易是血管壁发生变化,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弱,从而也引起血流动力学和速度的变化,此外硬化的血管可以压迫静脉,使静脉管壁变窄,相互接触的管壁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内皮素等收缩血管的物质,从而进一步加重官腔的狭窄,狭窄后的血管血流减慢导致血液瘀滞,形成栓子,阻塞静脉〔1,8〕。
临床上视网膜静脉阻塞后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并发的黄斑区病变,新生血管导致高眼压和玻璃体积血等,其中黄斑区水肿比较多见〔8〕。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患者预后视力与初视力、并发症及易感因素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建议在治疗上应该早期治疗,控制或减少易感因素的影响是基础,积极治疗并发症是关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9-203.
2廖 涌.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展望〔J〕.重庆医科大大学报,2015;40(7):1042-5.
3樊利敏,杨 波,计 青,等.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19):82-6.
4Heier JS,Campochiaro PA,Yau L,etal.Ranibizumab for macular edema due to rerinal vein occlusiongs:long-term forllow-up in the HORIZON trial〔J〕.Ophthalmology,2012;119(4):802-9.
5Varma R,Bressler NM,Suner I,etal.Improved vision-related funtion after ranibizumal for macular edema after retinal vein occlusions:results from the BRAVO and trials〔J〕.Ophthalmology,2012;119(10):2108-18.
6高 伟,王雨生.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32(6):566-9.
7黄映湘,王艳玲,范世超,等.青光眼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854-6.
8张惠蓉,夏英杰.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99-102.
〔2017-03-15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77
A
1005-9202(2017)19-489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92
袁 毅(1959-),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眼科临床研究。
蓝凤霞(1988-),女,硕士,主要从事眼科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