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中的应用*

2017-10-12张丽胡金伟安恒庆

临床检验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圈员品管圈

张丽,胡金伟,安恒庆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医学检验中心,b.泌尿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

·质量管理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中的应用*

张丽a,胡金伟a,安恒庆b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医学检验中心,b.泌尿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通过案例剖析品管圈的应用过程,并总结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的品管圈活动。方法以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和统计学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医患满意度、圈员能力以判定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由品管圈活动前76.06%提高至活动后的91.11%,改善幅度为15.05%;医患满意度和圈员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较品管圈活动前都有大幅度提升,且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在品管圈工具运用能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沟通协调、团队精神5个维度评分平均值均提高,且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2、-6.03、-9.04、-5.80、-9.38,P均<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检验报告及时率;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圈员提高了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品管圈;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持续改进

急诊检验科是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抢救特设的绿色通道,处于医疗第一线。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过长,导致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降低,不仅延误患者诊疗,还会影响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缩短急诊检验周期,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势在必行。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活动团队,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应用科学统计工具和品管手法,并按一定活动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问题的方法[2]。医学检验中心以实验室内质量指标目标值的设定和持续改进为突破口,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旨在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进一步优化急诊检验流程,提高实验室分析后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的“救生圈”活动为例,剖析医学检验中心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过程。

1.2方法

1.2.1品管圈质量管理组织 检验科于2014年2月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共14名圈员,由医学检验中心管理层、医务部、设备科、信息中心、急诊检验组负责人以及在急诊检验组工作3年以上、熟知急诊检验工作制度和流程、有一定急诊检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主动报名组成。由医学检验中心主任担任本次活动圈长,主要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协调;医务部组织培训圈员学习品管圈基本理论知识,活动全程给予支持和辅导;设备科和信息中心给予设备和信息优化支持;急诊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整改过程的实施和记录。

1.2.2确定圈名 由全体圈员通过投票表决确定“救生圈”为本次活动的圈名,寓意为用心接力、救护生命。

1.2.3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 召开品管圈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6个主题,分别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投票打分,最高分选定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以最高分254分确定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

1.2.4现状把握 通过5W2H法[3]和数据普查法收集2014年4月1日至30日62 034人次急诊检验报告时间,其中延迟报告为14 849人次,延迟率为23.94%,及时率为76.06%;并对延迟报告人次按时间段排序,发现9:00—11:00和19:00—21:00为报告延迟高峰期,其百分比分别为42.00%和36.15%。

1.2.5目标值设定 根据主题选定时圈能力评分,总分为50,圈能力为50/(14×5)×100%=71.43%;改善前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为76.06%;根据改善前的柏拉图,依据二八定律,改善重点定为:早高峰期时段9:00—11:00,晚高峰期时段19:00—21:00,确定改善重点为78.15%,见图1。依据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76.06%+(1-76.06% )×78.15%×71.43%=89.17%。

根据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检验报告时限符合率≥90%,将国家政策与计算目标值相结合,确定本次活动目标值≥90%。本次活动改善幅度为13.94%。

1.2.6要因分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特性要因,采用评价法圈选要因,并验证真因。

1.2.6.1原因分析 解析过程中,圈员通过头脑风暴,采用小骨集约法制作鱼骨图,见图1。

图1 导致高峰期急诊检验报告不及时要因分析鱼骨图

1.2.6.2确定要因 以评价法圈选要因,共14人参与圈选要因,全体圈员就每一评价项目,依导致急诊检验报告延迟发放原因进行评价,非常重要5分,很重要3分,重要1分,圈员共14人,最高分70分,根据二八定律,总分接近或超过56分的原因,确定为6个要因:血常规标本复片多、排班不合理、业务不熟练、设备相对不足、网络传输速度慢、LIS功能缺陷。

1.2.6.3真因验证 根据上述要因,圈员制定查检表,于2014年5月18日至20日再次收集数据。运用柏拉图和二八定律确定6个要因中血常规标本复片多、排班不合理、业务不熟练、设备相对不足4个真因。

1.2.7对策分析与实施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及圈内讨论,拟定14项对策,对每一项评价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评价标准:优秀5分,尚可3分,较差1分。总分210分,依据二八定律,总分超过168分为对

策方案,共圈选出6条对策,形成3个对策方案,分别为:对策一,标本检测高峰期人员应急调配;对策二,高峰期设备应急调配使用;对策三,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针对明确了的问题要因,结合实际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等各种因素按PDCA的流程有计划地整改[4]。

2 结果

2.1QCC活动前后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比较 经过上述对策实施,圈员们再次收集统计了2014年8月数据,其中审核发送报告67 578人次,及时报告61 570人次,及时率为91.11%,改善后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增幅为15.05%。

2.2改善后各时段急诊检验延迟报告查检数据 根据改善前制定的各时段急诊检验延迟报告查检表,分析改善后的各时段急诊检验报告延迟情况,见表1。

表1 改善后急诊检验各时段延迟报告情况

2.3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 依据公式计算,目标达成率为107.96%,进步率为19.79%。

2.4改善前后对比柏拉图 通过改善前后柏拉图的比较,发现早高峰期时段9:00—11:00和晚高峰期时段19:00—21:00,急诊检验报告不及时率分别由改善前42.00%和36.15%下降到35.37%和28.43%。

2.5活动前后圈员能力效果确认 活动后医患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评分表评估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能力,雷达图直观显示品管圈活动前后5个维度评分平均值均提高,活动成长均正向增长,见图2;圈员在品管圈工具运用能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沟通协调、团队精神5个维度评分平均值均提高,且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2、-6.03、-5.10、-9.04、-5.80、-9.38,P均<0.01),见表2。

图2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能力比较雷达图

特征变量活动前(分)活动后(分)t值P值品管圈运用3.20±1.247.80±1.17-7.32<0.01创新精神4.30±1.148.20±0.96-6.03<0.01解决问题5.50±0.688.70±1.02-9.04<0.01沟通协调4.60±0.897.90±1.23-5.80<0.01团队精神5.80±0.679.30±0.43-9.38<0.01

3 讨论

本检验科首次将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急诊实验室质量持续改进中,以提高急诊报告及时率作为活动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柏拉图、二八定律、雷达图等质量管理工具明确了急诊报告及时率不达标的主要原因,结合可行性、有效性等各种因素制定相应改善方案,据PDCA的流程有计划地整改。品管圈活动小组集思广益通过改进急诊值班制度、增加检验仪器、加强仪器维护保养、规范相关人员自身操作技能培训、强化检验操作人员责任心、与医院信息中心沟通协调系统升级时间等整改措施,通过为期一年的运行改进,急诊报告及时率由品管圈活动前76.06%提高至活动后的91.11%。医患满意度和圈员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较品管圈活动前都有大幅度提升,且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报告及时率有参考价值。本次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节约了医疗成本,还提升了圈员的综合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为其在实验室质量指标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可将品管圈质量管理的理念在检验科推广,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1]姚瑶,李妙,车晓燕,等.基于6Sigma过程改进的缩短住院病人急诊生化检验报告时间研究[J].中国医院,2008,14(8):15-18.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3]刘祎,傅立强,朱守兵.5W1H法结合PDCA循环在血站检验人员职业风险防护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2):145-148.

[4]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R446

A

2017-03-28)

(本文编辑王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理课题青年项目(2015GL18)。

张丽,1982年生,女,主管技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安恒庆,副主任医师,博士,E-mail:543765182@qq.com。

10.13602/j.cnki.jcls.2017.09.17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圈员品管圈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