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及防护措施

2017-10-11印淑慧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710068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性贫血血红素缺铁性

印淑慧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710068)

青少年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及防护措施

印淑慧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710068)

2016年5月20日第27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正式发布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水平、营养不良、低血红蛋白、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等七个方面的问题[1]。陈吉棣曾对北京儿童青少年铁营养状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贫血检出率约为成年运动员的3倍,其中缺铁性贫血为主要类型[2]。

一、产生机制与指标监控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运动训练或者比赛造成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值低于正常值的现象。临床上,影响健康的贫血判定标准是血红蛋白男性运动员低于120g/L,女性运动员低于110g/L,14岁以下男女均为120g/L。但是更多专家认为运动性贫血的指标应该更加严格,参考标准应该以运动能力为依据,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5g/L时虽然不影响身体健康但有可能影响运动能力。耐力项目男性运动员在160g/L,女性140g/L最适宜发挥人体最大有氧代谢能力[3-4]。

出现运动性贫血不一定都是缺铁性贫血,如果单纯血红蛋白指标下降,可能是因为运动员机能下降,也可能是营养不良。如果伴随有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15%、血清铁蛋白小于40ng/mL时机体肯定铁缺乏。当口服铁制剂,使血红蛋白升高1~2g/分升,是作为判断缺铁性贫血的“黄金标准”。[4-5]

表1 不同铁成分的生物利用度[5]

二、铁的代谢

铁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构成血红蛋白,占总铁量的60%~75%;3%为肌红蛋白,1%为含铁酶类。这些功能性铁参与肌肉和血液中氧的输送,是体内几种重要的酶的构成成分,参与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以及参与促进肝脏药物的代谢过程。铁的代谢包括铁的摄入、利用和排泄三部分,铁代谢紊乱的原因包含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铁的摄入不足、铁的吸收障碍以及铁丢失增加。

三、铁的食物来源

我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的铁的适宜摄入量AI值:成年男性为15mg/d,女性为20mg/d,而大多数运动员甚至没有达到普通人的标准。

铁的补充主要通过膳食铁和铁制剂2种形式,无论是膳食还是铁制剂,铁的存在方式只有2种,即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瘦牛羊肉、猪肉、鱼类、家禽以及甲壳类,非血红素铁含量丰富的食物为坚果、果干、豆类、全麦面包、绿叶蔬菜等。每100g食物中铁含量较高的是黑木耳185mg、海带150mg、芝麻酱58mg、虾子69.8mg、银耳30.4mg、猪血15mg、猪肝25mg[5]。膳食中深色绿叶菜、柑橘类水果、香蕉、豆类富含叶酸,肉类、奶制品中富含维生素B12,柑橘类水果、浆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这些食物都可以作为促进铁吸收的来源[6]。

四、铁的营养强化剂来源

大部分膳食食品中铁的含量相对较低,并且铁在食物中80%以三价非血红素铁形式存在,铁含量丰富的肉类食物中血红素铁也只占有40%。因为非血红素铁只有还原成为二价形式并且与结合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等分离后才能被小肠吸收。膳食中谷类食物中的植酸盐、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多酚、碳酸盐、钙、锌都会抑制铁的吸收;肉类、维生素C、发酵食物、还原剂、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由于可以保持铁的溶解状态和还原状态,所以可以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7]。

综合考虑铁的吸收利用情况,单独依赖膳食铁的摄入往往不能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对铁的需要,此时需要考虑铁制剂的形式补充铁。为不同形式铁吸收利用度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运动性缺铁性贫血的参考依据(见表1)。

如果血清铁蛋白正常,而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增高,则有可能并不是缺铁性贫血,而是红细胞破碎导致的贫血。机体在运动训练后生成的大量自由基造成的血管内溶血是引起红细胞破碎的重要原因。

[1]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发布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喜忧参半[J]中国农村教育.2016.6:9.

[2]陈吉棣,李可基,霍卓平,等.儿童青少年运动员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3):140-144.

[3]冯连世,冯美云,冯伟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2003:56-70.

[4]曹建民.运动性贫血的机制及防治措施[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15.

[5]曹建民.体能与营养恢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97-102.

[6]顾中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135-136.

[7]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7-71.

(专栏稿件由康比特特约提供)

猜你喜欢

性贫血血红素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外源过氧化物酶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超声辅助酶解制备猪血血红素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