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对策探析

2017-10-11熊海峰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熊海峰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对策探析

◎熊海峰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是活化千年文化资源,打造世界级文化发展平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强化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选择。本文从阐述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出发,归纳了当前文化带建设的难点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大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对策建议

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段。总长4000余公里,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省(直辖市)(见图、见表)。

2500多年以来,大运河在维护国家统一、繁荣地区经济、推动民族融合及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进入“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就成为了重要的时代命题。

内涵解析

大运河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千百年来因大运河而产生、发展、流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以区域交通束为基础,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功能区域。它具有四大显著特征:

1.工程性

表 大运河的三大河段情况一览

这是区别于丝绸之路、藏羌彝走廊等文化线路的最本质特征,大运河体现了中华民族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杰出智慧。

2.线廊性

大运河绵延4000余公里,涉及8省(直辖市),遗产种类众多,地域情况复杂,是一个涵盖文化、经济和生态等多要素的巨型线状系统。

3.活态性

大运河开凿至今多年来,虽历经改道、断航,但其航运、灌溉和防洪等功能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济宁以南部分年运量至今与京九铁路相当。

4.融合性

大运河将中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甚至东南文化、岭南文化、黄河文化和西部文化等几乎全部错综融汇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时空里,绘就了绚烂缤纷的千年中华文明图卷。

建设难点

1.如何梳理好大运河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弄清文化“家底”,为研究、规划、监测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石

2500多年历史,4000多公里河道,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古闸、古塔、古桥和古镇,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艺术与民俗,如何将这些庞大而分散的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存,形成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的,权威、统一、动态的数据库,是一项需要时间、金钱与精力的巨大系统工程。

2.如何保护好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让运河岸绿水清,让文化遗产在商业化浪潮中不失原真性与整体性

与当前许多文化遗产严峻的保护形势一样,大运河困境难免,或许更甚。在保护理念上,一些沿线城市仍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的思维,后续管理不济。在水体保护上,污染控制不足、监测能力薄弱,垃圾随倒、污水直排现象依然存在。在文化保护上,一些城市曾经拆掉真遗址,建设假古董,以开发的名义严重损毁了历史遗存。

3.如何传承好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与内核,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构建起国人的精神家园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而传承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路径与载体,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圆融对接。但大运河作为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文化类型种类繁多,目前在保护利用传承方面可资参照学习的成功模式不多[1]。因此,如何实现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这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难题。

4.如何利用好大运河这个超级IP,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实现文化价值最大化

大运河是蓄积了千年文化势能的超级IP,如何运用?目前来看,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对大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融合不够,许多项目简单粗放。二是模式创新较少,没有围绕运河IP形成系列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对虚拟价值与形态开发不足。三是随着航运功能的衰退,“因河兴城”的城河共生关系日渐松散,大运河与城市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关系还需要重塑。

5.如何统筹好沿线城市的资源与力量,推进协同合作,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带命运与利益共同体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纵向上,需要在国家、省、市甚至更具体的行政单元形成合力;横向上,需要运河沿线城市之间,城市文化、水务和商业等各部门间协抓共管”[2],同时还需要协同与整合多元社会力量。目前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国家层面统筹缺位,沿线城市各自为政,同质化趋势严重;二是大运河涉及水利、环保、规划、文物和宣传等多个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现象突出;三是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热情与程度不高;四是区域协同还缺少必要的组织、制度与政策保障。

对策建议

1.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建立权威、统一、动态的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集管理、研究、展示和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由国家文化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和沿线城市,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要依托,邀请考古学、水利学、经济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内容,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实地调研及文献收集等方式,进行彻底调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起大运河数据库和三维数字图景,并在整合苏州、杭州和扬州等城市遗产数字管理平台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整个大运河流域的数字公共平台。

2.加快顶层设计,做好大运河文化带的专项研究与总体规划,处理好保护与利用、整体与部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将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旗帜品牌

建议由相关部委、专家学者和沿线城市政府部门等联合组建战略规划小组,在参考和整合各地现有规划的基础上,如《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带建设规划》,高质量制定大运河文化带总体规划。明确文化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整体功能布局,提炼出沿线城市的特色定位与发展侧重点,促进城市间的协同合作,指引大运河建设成为生态之河、文化之河、经济之河与开放之河。

3.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启动“大运河文化+”计划,推进与沿线生态建设、城市功能及经济发展间的融合发展,创建一个充满文化特色、创新有力、繁荣活跃的发展带和城市群

鼓励沿线城市充分挖掘本地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创新性地将其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丰富城市服务的多样性与特色性。同时运河文化不必局限在河道、船闸和码头等固态遗产上,还应探索以大文化IP为纽带,与特色小镇、动漫影视和旅游产品等有机融合,打造一个集景观带、文化带和经济带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群廊。

4.实施聚焦战略,选择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然后“以点带面”,拉动区域整体崛起

根据区域经济的“点-轴开发理论”,经济中心总是最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然后逐渐拓展为繁荣的发展轴线。大运河文化带绵延4000余公里,各城市发展水平梯度较大,应在支持上有所侧重。建议先在大运河沿线选择几大节点性城市,支持一批创意性强、震撼力大的优质项目,重点引入或培育几家战略性文化企业,发挥其先锋示范与引擎带动作用,促进文化带快速隆起。

5.创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合作组织、合作机制和合作政策等内容,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板

在组织上,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指导,沿线政府主导,联合市场主体与社会机构,组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联盟”,促进多方通力合作;在机制上,进一步强化沿线城市遗产保护联合行动机制,加快建立大运河文化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在政策上,建议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沿线城市联合出资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基金”,发起“大运河文化带国际高峰论坛”,联合打造“大运河文化庙会”、大运河主题演出或影视作品等。同时,组织招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志愿者”,组织文艺工作者宣传大运河。

6.推动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提供基本的规制与遵循,为文化带永续发展奠定法制基石

良法才有善治。建议尽快制定关于大运河生态环境、文化遗址和历史风貌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条例。目前来看,已出台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化部,2012年)《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山东省,2013年)《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杭州市,2017年)。但整体而言,当前的管理办法行政层级较低,法律约束力不够。建议参考《长城保护条例》等条文,尽快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用法制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护航。

[1]冯源,蒋芳,李鲲,孙晓辉,段菁菁,俞菀,关桂峰. 旧运河,新担当——流动的文化动脉:大运河新使命调查. [2017-07-25].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7/25/c_1121377414_3.htm

[2]范周. 对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构想的思考. [2014-09-15]. http://www.ccln.gov.cn/sixiang/sixiangx/shizhengjiangtan/87301.shtml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

编辑:云霞

G127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10.013

猜你喜欢

大运河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大地史诗——大运河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