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留学生汉语引导类辞格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7-10-10张飞祥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偏误

摘 要:辞格是修辞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辞格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类辞格是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辞格,通过对文山学院越南留学生的习得调查发现,使用情况不尽人意,存在不少偏误。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回避策略以及教师的修辞教学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关键词:越南学生 引导类辞格 偏误 原因

越南是东南亚汉语学习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内很多大学都开设有汉语教育专业,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文山学院所在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接壤,近年来两地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互动增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文山学院与越南很多高校都有合作关系,自2006年以来招收了近200名越南留学生。

辞格作为修辞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重视。引导类辞格是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类辞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引导类辞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对越南学生教学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的引导类辞格使用不尽人意。经过前期语料的收集分析和本着常用、实用、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原则,文章的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1986)一书,即将辞格分为描述类、换借类、引导类和形变类4大类,其中属于引导类的辞格有设问、排比、反复等11类辞格。

一、调查对象、方法和步骤

文山學院自2010年以来共接受70余名越南太原大学汉语教育专业三年级的交换生到校学习,为期一个学期。所开设课程包括“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汉语语法”“中国概况”等。平时有作文训练,期中和期末考试也有作文训练。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计量统计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首先,对文山学院越南留学生平时训练完成的作文70篇,大概7.3万字中所使用到的引导类辞格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其次,对越南学生从2010年到2013年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中的140篇作文,约13.4万字进行梳理,并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本次统计的作文题目有命题作文,也有题目自拟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保证了调查语料的全面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平时训练作文调查结果

在学生平时课后训练的70篇作文当中,共有38个句子使用了引导类辞格,平均每篇作文使用了0.5个辞格。作文中使用到的引导类辞格种类和使用频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70篇学生平时训练作文中一共出现了5种引导类辞格,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设问,占总数的47.3%,出现频率最低的是反复和映衬,出现的频率仅为5.3%。没有出现对偶、对照、回环、递进和拈连。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作文中使用的引导类辞格类型并不多,使用的频率也不高,甚至有的辞格学生完全不会使用。

(二)学生考试作文调查结果

经过笔者统计,在越南太原大学学生的140篇考试作文中,共找到使用引导类辞格的句子86个,平均每篇文章使用了0.6个辞格。具体使用情况和频率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140篇考试作文中共出现了4种引导类辞格,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设问,占总数的55.9%,其次是排比,占总数的39.5%,最后是顶真和反复,都占总数的2.3%。学生考试作文中没有出现映衬、对偶、对照、回环、递进和拈连几种辞格。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1.越南留学生在使用引导类辞格方面,倾向于使用设问和排比;2.越南留学生对于引导类辞格的掌握和使用不尽人意,需要加强。

三、引导类辞格习得偏误分析

通过对越南学生作文中的124例辞格句子调查发现,有29例偏误,占总数的23.3%。具体情况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设问、排比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两种引导类辞格,也是偏误率最高的两种辞格,分别为21.2%和31.9%。

(一)排比偏误

排比要求句子意义相连贯,语气一致。留学生在使用排比句时存在不少的偏误。为了保证语料的完整性,我们在论文中使用到的所有例句均为原始语料,未做任何修改。例如:

(1)*我要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我要每天坚持写汉字,我要每天坚持看书来让我更厉害。

(2)*我有很多很好的老师,他们很热情,我有很多很好的中国朋友,他们很亲善,我有很多很好的同学,他们很努力学习。

(3)*太阳像一个充满权利的王子,每天都管理人们的时间和生活,太阳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养万物和发展,太阳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天天都充满着快乐。

(4)*有多少朋友才算是幸福的?有多少钱才算是幸福的?有很多感情才算是幸福吗?

(5)*河内,这个地方是我的家乡,河内,这有着千年历史,河内,这里到处都有鲜花盛开,包含了我深深对它的爱,也让我深深对它的思念。

(6)*秋天像一个姑娘穿着黄色的衣服,秋天像蜜蜂回窝,秋天像一个姑娘清清又暖和。

(7)*虽然刚来中国的时候,我遇到不少困难,又是天气、又是食品、还有中国文化,我都不习惯。

例(1)、(2)、(4)、(7)中,学生在使用排比句时,随从体的结构跟引导体的结构不一样,不符合排比句式的要求,如例(4)中前面两句是疑问句,而后一句却变成了反问句,前后结构不一致,从而造成了偏误,修改时应该把后一句变成相同的句式。如例(1)直接把“来让我更厉害”去掉;例(2)直接把“学习”去掉;例(4)把最后一句反问句变成疑问句;例(7)把“还有”改为“又是”。

例(3)、(4)、(5)、(6)中,都是排比句式,但是随从体和引导体的语气不连贯,从而出现了排比的偏误。

(二)设问偏误

设问是越南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辞格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误,主要表现为设问的滥用,这不仅对思想表达起不了任何作用,相反还会使书面语变得极其口语化,影响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例如:

(8)*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漂亮的身材,幸福的生活等,但这些可以吗?不可以。

(9)*时间是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不是。我们可不可以看到时间的样子?也不可以。

(10)*我是文山学院的留学生,想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留学吗?我来给你讲一下吧!……

(11)*在越南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知道我想说到那个地方吗?就是下龙湾。

以上4例都是越南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设问偏误,其中例(9)是设问句式偏误,其他3例是滥用设问,这一类的偏误占了越南学生所有设问偏误的90%以上。例(1)应该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但这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例(9)属于设问句式的偏误,设问有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目的是启发思考,如果在表明确定的、肯定的观点时,一般不用回答,所以例(9)不用回答,才能体现设问的用意所在,即改成“时间是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我们可不可以看到时间的样子?”这样才能启发读者的思考。例(10)属于过度口语化,应该直接把设问的地方改成“我来这里留学的原因是……”例(11)属于滥用设问,修改时直接把设问句去掉。

四、越南学生辞格习得问题原因分析

越南留学生汉语引导类辞格的使用情况不理想是由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大环境来看,跟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有很大的关系。笔者以实际调查为依据,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两个方面对越南太原大学学生辞格运用情况不理想进行原因分析。

(一)学生因素

學习者的个体因素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因素,那么再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计划都难发挥其效果。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关系到整个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有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才能真正了解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1.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的学习态度积极,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就会比较好,学习的效率也会比较高,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一个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就会降低,学习效率也多会受到影响,学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减弱,形成恶性循环。虽然学习态度还会受到学习环境、教师的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在学生自身,如果在学习辞格知识时,能够学会比较和总结,对于学习和母语类似的辞格知识时,学会联系和比较,找出相似性和不同点,不断地加以强化;对于学习母语没有的辞格知识时,能做到提前预习,认真听讲,进行反复的操练,在实际的交际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那么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比较好。反过来,如果在学习之初就产生排斥和畏难情绪,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比较差。

关于越南留学生对引导类辞格的学习态度问题,笔者专门对65位越南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是关于有没有必要学习汉语辞格知识。调查显示,65位学生中,有48人认为有必要学习汉语辞格知识,占总数的73.8%,6人持无所谓态度,8人选择完全没必要,有3人选择不清楚。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汉语辞格知识,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学习汉语辞格知识。其次是关于辞格的难易程度问题。调查显示,65人中,只有2人认为汉语辞格很容易学习,1人认为比较容易学习,8人认为一般,34人认为比较难,19人认为非常难,1人觉得没感觉。认为比较难和非常难的人共计53人,占总数的81.5%。可以看出,辞格知识对于越南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畏难情绪而导致其学习态度消极甚至放弃辞格知识学习。

2.学生回避策略方面的问题

回避策略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言语交际策略。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目的语时,当自身语言能力达不到自由表达的水平时,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就会采取避繁就简,避难就易,进而跨越语言表达障碍,达到交流的目的。从笔者对越南学生的考试作文调查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时间限制,或者考试的紧张情绪,以及担心写出的句子出现语法错误从而影响考试的成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选择使用较为简单的、自己熟悉的句式进行回避,对于没有把握的、不太常用的句式或者修辞手法,就不会考虑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辞格知识比较欠缺,所以就会采取回避的策略,导致写出来的句子比较简单、直白,没有任何的修饰,仅能满足基本的沟通需要。如果学生在学习汉语引导类辞格的过程中,一直采取回避策略,反复地使用同一个句式、同一类自己比较熟悉的修辞手法,而不去尝试使用其他难度稍高的修辞手法,就将不利于他们学习汉语辞格,也不利于汉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因素

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汉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想要正确、得体地表达意思,就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学。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对修辞不够重视,修辞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手段单一,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

1.教师修辞教学意识问题

针对越南留学生汉语辞格使用不理想的问题,笔者采取了访谈的形式,对曾经担任过越南班汉语教学的12名文山学院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采取口头问题调查的形式。12名访谈对象中,有7名教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3名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2名为越南语言文学专业,所有任课教师都具有3年以上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师资结构基本完善,配备合理。具体的访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进行修辞教学?问题二:你有没有给学生讲授过辞格?如果有,讲授过哪些辞格?问题三:您如何处理教材中出现的辞格问题?

访谈调查显示:问题一,12位任课教师中,只有5名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修辞教学;4名教师认为在不影响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简单的修辞教学;3名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修辞教学。问题二,12位任课教师中,有8名教师曾经给学生讲授过辞格,但也仅限于比喻、夸张、反问等几种常用辞格;其余4名教师从来没给学生讲授过辞格,他们认为,越南学生来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其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辞格上面,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汉语辞格太难,太复杂,类型也比较多,学生不容易掌握和运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担心因为教授辞格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问题三,在对待教材中出现的辞格问题时,有6名教师会告诉学生所用到的修辞手段,适当地进行一些扩展;有3名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而不会给学生展开讲解;有3名教师在碰到辞格问题时,采取回避的方式,不会给学生讲解辞格。

从上面的访谈结果不难看出,越南学生汉语辞格运用不理想,跟任课教师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还是没有意识到修辞教学的重要性,所以修辞教学意识淡薄,在教学时过分地强化词汇和语法,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对学生表达的得体性、生动性和准确性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使用情况不理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2.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汉语理论知识,还应该将这些理论知识合理地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师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汉语修辞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常常仅限于告诉学生某个句子或某段话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而不会系统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即使给学生讲解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这一点,从我们对任课教师的随堂听课中可以看得出来,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笔者采取随堂听课的形式,分别对6位教师的6门课程进行了随堂听课,共计12个课时,课程包括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高级汉语听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概况、中国文化、汉语词汇6门课程。在笔者所听的12个课时中,所有的课型当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辞格,其中,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中出现的辞格最多,在高级汉语阅读与写作课本中,辞格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

(12)你若烧了我的书,就等于是杀害我的生命(比喻)

(13)怎样才叫与书相爱呢,我想举两个例子。(设问)

此外,本课中还涉及到反问、排比等多种辞格,我们的任课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问题,碰到一种辞格时,只告诉学生这句话运用了某种辞格,并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造句,造句完了就没有再进行相应的练习。其实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很多比喻句,也出现了很多喻词,像“好像、等于、恰、仿佛”等,教师授课过程中没有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扩展练习,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是难免的。在其他的随堂听课中,都出现同样的问题,有的是老师对辞格视而不见,回避不讲,有的是只告诉学生运用了某种辞格,有的是学生反馈不积极,教师就放弃了讲解。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也是造成学生辞格运用不理想的一个原因。

(基金项目:本文系文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文山学院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16WSY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士文.修辞格论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

[2]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2.

[3]罗青松.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06).

[4]張飞祥.越南留学生汉语比喻辞格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5,(01).

[5]张飞祥.越南留学生汉语辞格运用情况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7,(02).

(张飞祥 云南文山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 663099)

猜你喜欢

偏误
项目制、专家直觉与审计判断偏误纠正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基于HSK语料库韩国留学生副词“才”的偏误分析
不作为偏误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偏误分析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英语国家学生使用汉语副词“也”的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留学生对动宾式离合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