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秋胡变文》叙事艺术表现的宽度与限度
2017-10-10姚晓楠
摘 要:唐代变文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讲唱文学,讲唱文学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与主要依靠读者视觉阅读的叙事文学不同,它是一种诉诸于观众听觉的艺术,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读者听的效果,因此其叙事艺术有诸多个性。本文尝试以《秋胡变文》为例,来分析考察其叙事艺术的特色,以及其叙事艺术所表现的宽度与限度。
关键词:《秋胡变文》 叙事艺术 情节 人物 说唱文学 文体特性
引言
秋胡戏妻在古代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著名故事,在《秋胡变文》出现之前,史传文学、诗歌等不同文体都关注过这个题材,而且这个故事的情节、人物、叙事模式皆有所不同。所以在考察《秋胡变文》之前,应对秋胡戏妻故事的流传作一简单概述。
现存文献资料中,秋胡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卷五《鲁秋洁妇》:
洁妇者,鲁秋胡子之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 见路旁妇女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下赍休焉。”妇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1]
这是最早关于秋胡故事完整的记载,事写秋胡外出做官五年,归家,在桑园遇妻子并调戏她。妻子回后得知调戏自己的正是朝思暮想的丈夫,遂投水而死。此外比西汉更早的文献资料已无从得知。
秋胡故事亦记载于《西京杂记》中,但《西京杂记》仅在时间上做了明显改动,但故事面貌与《列女传·鲁秋洁妇》几胡故事亦载于《西京杂记》。在汉魏六朝,则出现了诸多以《秋胡行》为题的乐府诗歌。诗人以《秋胡行》为 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题咏秋胡本事;二是与秋胡本事无关。根据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写秋胡故事的诗歌主要有晋傅玄《秋胡行》二首,诗中对秋胡妻的气节给予高度的评价:“玉磨逾洁,兰动弥馨。源流洁清,水无浊波。”[2]颜延之《秋胡行》九首凄凉哀婉,感情真挚,以个性化的口吻来歌咏故事。王融《秋胡行》七首通篇以秋胡妻的情感为线索,描摹其心理。唐代高适有一首《秋胡行》咏秋胡事。
以上皆是《秋胡变文》之前,各体文学对秋胡故事的摹写。
一、故事情节设置的匠心
《秋胡变文》以秋胡为中心人物在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充分的延展,仅仅围绕秋胡行迹为主要线索,其线索简释如下:
前缺(娶妻)—求母问妻—遇仙—投魏 —归家—桑遇—赠金—拒诱—谒母—相见—后缺(其中在“投魏”之后有“秋母劝妇改嫁”)。
秋胡出门远游目的是为了追逐高官厚禄,分别与母亲、妻子告别,并且详细叙述秋胡说服母亲,与妻子话别,信誓旦旦:“夫妻至重,礼合乾坤,上接金兰,下同棺椁,二形合一,赤体相和,附(祔)骨埋牙,共娘子俱为灰土。”[3]“其妻闻夫此语,心中凄怆,语里含悲,启言道:‘郎君!儿生非是家人,死非家鬼,虽门望之主,不是耶娘检校之人。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女生外向,千里随夫,今日属配郎君,好恶听从处分。郎君将身求学,此惬儿本情。学问得达一朝,千万早须归舍!”[4]秋胡辞别母亲、妻子后入山向老仙求学三年,得《九经》《七略》。学成后,秋胡投魏,拜为左相,并数年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历经数年。接着另表秋胡妻六年来尽心供养婆婆,婆婆见秋胡六年不归,生死未卜,不忍心儿媳独守空房,劝其改嫁,遭到儿媳义正言辞拒绝。再表秋胡又三年,共九年,想起老母,于是向魏王奏明归家,接下来与《列女传》《西京杂记》所载以及以上诗歌相差不大,但故事情节要详细许多。而《秋胡变文》则叙述十分详细:
拜王了手,便即登程。至采桑之时,行至本国。乘车即过。身着紫袍金带,随身并将从骑,桑中而过,变服前行。其树赴(覆)地婆娑,伏(复)乃枝条掩映,欲觅于人,借问家内消息如何。举头忽见贞妻……[5]
长达一千字有余。由于结尾残缺,故事的结局是否依然是秋胡妻投水而死不得知,总之《秋胡变文》已发展为一个完整的长篇故事。
与《烈女传》《西京杂记》和乐府诗相比,其增加了求母、问妻、遇仙、投魏、求归、以及求母劝妇改嫁的情节。在一系列情节中,秋胡是明确的主线,所有人物的活动都围绕他而发生。基于说唱文学的限制,集中的故事情节和单线叙事结构,利于叙事者抓住故事的主脉,有条不紊的叙述;并因为其主要诉诸于观众的听觉,也易于听众接受故事。变文的这种叙事结构强调连贯性、清晰性和完整性,以降低了叙述和理解上出现混乱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秋胡变文》已出现稍为复杂的叙事线索,虽不能称其为成熟的“双线叙事结构”,但已见雏形。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脉络,具体展开就是:秋胡游宦一条脉络,秋胡妻居家一条脉络。除此之外,變文在对时间的处理上,不再是“娶妻三月而游三年”,也不是“新婚五日而官陈五载”,而是有意拉长将游宦的时间拉长,至于新婚多久,因前缺不知。其目的为了是故事更加具有合理性,因为时间越长,人的外貌变化越大,使得桑园想会却不识更具有可信度。
二、人物形象刻画的技巧
《秋胡变文》充分发挥说唱文学的优势,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亦增加老仙和魏王,但二者只是与为叙述秋胡而牵连的人物,对其的描写亦不详细,多是粗略带过。对主要人物秋胡和秋胡妻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作了充分的展开,成功塑造了秋胡和秋胡妻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乐府诗歌《秋胡行》中虽然也有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罗衣翳玉体,回目流彩章”(傅玄);“佳人所从务,窈窕援高柯”(颜延之);“妾家夫婿轻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愿言行路莫多情,送妾真心在颜口”(高适)。但其重心都不在人物刻画上,因此人物形象比较模糊。《秋胡变文》对秋胡妻的外貌作了细致的描写:
“容仪婉美,面如白玉,颊带红莲,腰若柳条,细眉断艳。”[6]
“玉面映红妆,金钩弊采桑;眉黛条间发,罗褥叶里藏。颊夺春桃李,身如白雪霜。”[7]endprint
秋胡妻的妙丽身姿即刻显现于眼前,比之诗歌中的形象清晰许多。这里对秋胡妻美貌的描写与下文其不受秋胡之诱惑,并痛斥秋胡,相识之后的愤怒相对比,进而凸显秋胡妻贞烈的性格和人物形象。
《秋胡变文》还增加了秋胡妻三次梳妆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秋胡与她告别,她“愁眉不展”,“蓬鬓长垂”;第二次在桑园,她“面不曾妆,蓬鬓长垂”;第三次听知丈夫归来,她“入房中,取镜台装束容仪”,“乃画翠眉,便拂芙蓉,身着嫁时衣裳,罗扇遮面。”[8]前两次是伤别,所以不事修饰;后一次相聚,故精心装扮。前后鲜明对比,形成极大反差,将秋胡妻得知丈夫归来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秋胡妻的形象更加鲜明。
同樣是在得知秋胡归家后,《秋胡变文》对秋胡妻心理的刻画亦十分细腻:“含笑及归”,“喜不自胜,喜在心中,面含春色。”[9]将秋胡妻那种丈夫归家,欢喜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也写出“秋胡妻夫贵妻荣的心态,而在当时是一种,这也是一种比较流行且常见的心态,因此也易为世人所理解与接受。”[10]值得注意的是,《秋胡变文》主要是以说为主的文学样式,对人物进行心理进行演说十分有难度,所以在文本中心理描摹十分少见。此处实为意外之“喜”。
三、叙述视角选择之独特
变文需要以说唱为主,为了表演的需要,它要求表演者选择较为恰当的叙述视角,以便于观众能接受。由此变文主要采取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以便全知全能。这样可以使讲述者独立于故事之外,以旁观者的姿态洞察一切,进而展现整个故事。变文作为口头文学,在演出的过程中,听众几乎没有想象的时间,他所知道的就是叙述者所讲述所传达的,所以,叙述者处于一个全知全能的位置。
《秋胡变文》自始至终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了一个完整的秋胡故事:秋胡说服母亲远游求官,与妻子告别,描写途中景色,拜老仙为师,出投魏国,被拜为左相,婆婆见新富独守空房便劝其改嫁,再叙秋胡游宦九年忽忆老母,年向魏王请求归家,行至桑园见采桑女,便戏之,遭到斥责,回家后拜见母亲,与妻子相见。叙述者通过秋胡的行迹,秋胡的所见所闻来展现故事的方方面面,其中亦夹杂着秋母和秋胡妻一段情节,这种视角便是全知全能。
四、结语
《秋胡变文》作为通俗文学、说唱文学的一种,其面对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下层百姓,因此通俗性也就成了必备因素,追求故事的清晰性、完整性、连贯性、趣味性、传奇性。由此其叙述必然以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作为核心,故事情节完整,并渲染故事的神秘性和传奇性,以达到吸引观众,娱乐的目的。在叙述视角上便于叙述和理解,叙述者始终是一个全知者,从而较多的选择第三人称叙述角度,以便于诉诸于观众的听觉,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增强观众的感染力,因此其心理描写往往被弱化,并采用大量的对话来增强故事的丰富性。
注释:
[1]刘向:《列女传》,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汉魏笔记小说》(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2]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6页。
[3]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9页。
[4]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9页。
[5]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1-382页。
[6]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1页。
[7]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2页。
[8]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4页。
[9]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4页。
[10]耿祥伟:《从文体演变看秋胡故事的接受》,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第160页。
参考文献:
[1]郑振铎著.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2]吴讷著.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任半塘著.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赵山林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刘光民著.古代说唱辨体析篇[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黄征、张涌泉著.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汪景寿著.中国评书艺术论[M].北京:经济时报出版社,1997.
[9]项楚著.敦煌变文集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姚晓楠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