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院主体的人才培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探索
2017-10-09汤易兵张斐易荣华
汤易兵 张斐 易荣华
摘要:现行高校普遍沿用了校方作为质量保证主体的内部治理模式,院系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是质量提升面临的管理难题。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现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通过引入现代质量科学的理念、机制和手段,构建了一套基于学院主体的协同共治、持续改进的基层教学单位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扩招以后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主体缺位和下移的问题。
关键词:学院主体;人才培养质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强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实中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存在建设理念层面的缺位、错位以及具体行为层面失位的弊端。处在建设初期和转型时期双重压力下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发展与完善,其内部建构要素与各系统环节如何进行协调与互促,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运行如何更加有效,这些都是现实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把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并成为中国唯一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这在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现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总结原有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在学院层面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就如何解决基层教学单位的质量保证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和传导机制不畅、教务学工行政管理条块分割与互动协同不足、基层和教师内生动力不足和培养过程管理粗放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有助于突出基层主体责任、提升“教一学一管”协同、改进培养过程精细化管理的以院系为质量保证主体的校院两级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共性问题
与扩招前相比,学生几万人、学科门类齐全且差异巨大的大学,学校教务处已经无力全面管控,质量保证主体职能难以落到实处,更多的只能是宏观指导作用。高校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是依据质量行为主体和行为实施范围不同而对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的简单划分;外部质量保障措施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作用,内部质量保障措施折射的是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二者紧密联结为一体,且都是建立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共同的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实践路径从学校自身的视角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和“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包括两个层面: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對评估结果的报告和对责任的控制;高校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与责任控制;“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中,过程管理信息被用来促进理解与学习,进而改善管理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这种以校方作为质量保证主体的内部治理模式,通常会出现院系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深层问题。当“逐级应付”“指标化与条块分割监管”等粗放式人才培养过程管理遭遇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精力投入不足时,人才培养质量保证自然难以落到实处。作为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成长最基本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基层教学组织在大学组织结构转型时却遭遇质量保证职能弱化的尴尬,主要表现在质量保障主体职能渐被忽视、行政职能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方面。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组织权力分配上,表现出理念层面的缺位与错位。一方面表现在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靠行政牵引推行,缺乏内在动力。高校在建构自身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亦没有充分考量相关利益者切身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主体的高校没有提升到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并没有结合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通常表现在教学质量管理上,表现出具体行为层面的失位。大部分高校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通常停留在评估与监控阶段,没有对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因措施力度不足或相对滞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虽然能够自成系统,但未形成闭环,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改进与发展。
二、基于学院主体的人才培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以世界各国政府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代表的一类经营管理模式的总称,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已成为各国提升组织竞争力,以及组织自身实现持续改进、保持并不断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按照卓越绩效管理理论,“基层教学单位的领导”“学校办学定位”和“目标”构成了“学院主体作用三角”,体现了其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教师”、“学生”、“管理者”构成了“教学管主体作用三角”,体现了其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中的驱动作用。整个模式如同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后轮驱动前轮,前轮把握方向。“信息共享”是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基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基层教学组织的改进和创新;“过程”强调的是确定和展开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方法,并通过第三方评价、改进和创新,使之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相一致;“结果”强调的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卓越绩效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动力驱动过程,过程决定结果,通过卓越的过程追求卓越的结果,并基于结果的测量、分析,驱动过程的改进。
三、基于学院主体的人才培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
1.强化制度建设,突出学院主体作用
自加压力,主动承接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升院系制度执行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监督,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注重入门引导,坚持做好“教务迎新三件事”,缩短磨合期。面向全体新生,宣传贯彻“学分制”和“学位制”;组织各专业编写《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学习和生活指南》;发放讲解“专业培养方案”。注重跟踪培养,做好新进教师传帮带。对新进教师发放《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进教师工作和生活指南》;落实导师,安排听课任务;加强教务规范指导。梳理和优化各主体的职责分工,健全课堂学风监管、学业成绩预警、专业认知、课外实践、学生日常事务、学生思想品德等的第一责任人与协同职责制度,实施“辅导员进专业”制度,并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教师和教学环节的发现、预警、帮扶或整改的职责分工。endprint
加强师资分层培育,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规划,推进四鹰计划。年轻教师开展“雏鹰计划”,实施导师制,并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教学业绩考核中减免30%的工作量。对中级和副高教师开展“飞鹰计划”,推进“翔宇计划”,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出国进修,目前具有三个月以上的国外教育背景或出国交流经历,占专任教师34.6%。为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学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院为教师的挂职锻炼工作提供一定的补贴。对副高以上教师开展“精鹰计划”,培育人才。对教授开展“雄鹰计划”,培育教学名师。
加强资源配置管理,提升教学经费使用效度。本科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学院在资源配置上最大限度地倾向本科教学工作,激励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加大教学投入。在学院层面制定和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资助制度,对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的教改论文、省级及以上教改课题的申报、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给予奖励,对省级及以上教改课题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实施专业绩效年度评比奖励制度,对各专业的年度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学院对排名前三的专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实施课外科技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制度,学院给各指导委员会每年划拨3000元经费,用于日常活动开展,各指导委员会以立项形式每学年给予教学业绩点1.5,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或指导组)工作量再按照学校规定的核算办法进行核算。
2.推进协同共治。强化“教-学-管”驱动作用
加强学院-专业-教师问的教学管理过程的协同。构建PDCA循环的教学资料提交审核系统,增加对教学管理工作流的监控,强化了专业、学院的审核功能;充分体现PDCA循环,及时进行纠错改进;对教学资料的填写作出明确规定,在规范上做到零差错率。系统减少了资料收集、格式不规范、审核出差错等硬伤,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损耗,提高了管理效能。构建“非惩罚性”的教务管理差错申报机制,加强对管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反思和记录,注重对制度和管理层纠错能力的提升,建立“有错必言,有錯必纠。交叉审核,互通有无”的“非惩罚性”教务管理差错申报制度。
加强教师-教务-学工-学生间的学风互动管理的协同。构建“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互动机制,通过教师上交点名册,教务办和学工办统计点名数据,全院共享,各部门根据数据各司其职。其特色是,师生教辅全员参与,考试、考勤、学风、师德、课堂质量建设有机结合,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无缝对接,师生院系无间沟通,效果良好。构建常态化的“教学管”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学生问卷、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信息员、毕业生反馈等渠道,加强了对教学管三方面的信息收集、汇总和整改、反馈,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师生间、高低年级间的衔接培育管理的协同。对低年级学生实施“繁星计划”。为热心创新创业、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部分本科大一到大三学生配备导师,提供课外的指导和培训,提早进入研究性学习阶段,进一步加深师生在课堂外的交流与沟通,融洽师生感情,助推学生成长,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对高年级学生实施“本硕创新计划”。入选本一硕创新计划的学生的学制为“2+2”,即本科三、四年级为第一个“2”;经考核己完成创新计划的本科阶段任务,并经研究生全国统考成绩合格录取为中国计量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是第二个“2”。在完成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缩短学习年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加强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参与管理的协同。加强对学生学业引导,建立师生对接的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和学科性学生社团,每个专业都建有相对应的学科竞赛委员会,实施辅导员进专业制度,每个辅导员负责一个专业,为学生参与课外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提供便利和指导服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课外促课内,并倒逼教师改进教学和教风,推进师生互促和教学相长。
3.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教学信息的公开与共享
学院自主开发设计了课堂考勤信息系统(教师课堂点名一教管实时共享一学工及时跟进)、教学档案管理系统(教师网上提交一教管审核一全员共享)、“校友之家”等教学信息技术平台,2013年投入正常使用。系统的使用,既在工作流程上进行了质量控制,又促使教学过程管理与档案的收集统计齐头并进,降低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差错率,又增强了教学档案的可视性和利用率。同时,也加强了教学信息采集、集成、分析、公开与共享,提升教学信息的时效性和决策效用,减少因信息分散、滞后带来的投机空间和失效,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掌握学业进程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管理者改进过程管理提供依据。
4.引入第三方评估认证,健全持续改进机制
在IS09001质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二级学院管理的工作实际,确立了“服务为本、质量为重、标准为先”的管理理念和“以服务赢口碑,以质量求发展,以标准促成效”的管理目标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定期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认证(每年进行监督评审,每三年进行换证评审),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持续改进。
[责任编辑:周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