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委员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10-09张艳国
张艳国
摘要:从2010年开始,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大学教育探索,即家长委员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长委会+探索,是在构建现代大学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家庭和家长对高校人才培养期待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围绕家长委员会在现代大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家长委员会+全覆盖、全过程、全内容,高校始终树立应有的教育自信,把人才培养工作厚植到社会、家庭之中,探索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参与、合作共赢”之路,使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有利于帮助学校树立并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帮助教师牢记“以父母之心待学生”,有利于学校不忘自己的办学宗旨和育人底线,时时刻刻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和最核心的位置,不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干扰,形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协同育人的良性格局。
关键词:家长委员会;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社会;家庭
从2010年开始,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就开始了家长委员会+的教学改革探索,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在校内受到关注。尽管已经探索了6年12个学期,我们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认识,但是,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不断涌现,家长、学生和社会对于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期待不断增长,可以说,家长委员会+探索没有止境,前路漫漫。但是,通过家长委员会+助力人才培养,办人民满意大学,因此我又认为家長委员会+前途一片光明,大有可为。
家长委员会+的教学改革探索是在什么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呢?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家长委员会+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反过来说,我们要围绕大学的时代性定位来思考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超越了高校层面,大家都在关心和讨论现代大学问题。关于现代大学的讨论之热烈,可以说是最受社会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我认为,现代大学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开放性。开放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国际合作与交流、校际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互联网、信息化等等,使当代大学改革与发展置身于一个充分的、高度发达的、全方位的开放环境之中。在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时代办大学,有一个因素千万不能忽略了,就是家庭与学校合作(简称“家校合作”),把家长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家长委员会+还是一个社会性课题。人才培养当然是大学的首要任务,但是,把学生培养成才,把学生培养好,这又不仅仅是大学所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具有双重社会角色:在家里是孩子,是家长的宝贝,是家庭的希望;在大学,是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现代大学的使命,也是中国大学的育人特色。
家长委员会是学院按学生生源地分地域设立的一个社会组织,它是家校合作的有机载体。“加”什么?如何“加”?这是探索家长委员会参与大学教育的重点。
家长委员会+加什么?一是家长委员会+学院。从家长把学生送到学院开始,学院就通过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建立无障碍通道,搭建直接沟通平台,请家长知情、参与和监督学院工作。二是家长委员会+专业。学生是立足于专业来培养的。要使学生爱专业,需要家长了解专业,参与专业建设。三是家长委员会+人才培养。把家长请进学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把家长请进课堂听课、参与师生互动,评议课堂质量、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四是家长委员会+学生管理,请家长进学生寝室,进学生食堂,进学生班会,全面参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五是家长委员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长发现了学生思想情绪、苗头,甚至是精神疾患,在做必要工作的同时,与辅导员、与班主任、与学工副书记,甚至是学院主要领导及时沟通,形成合力和良性互动,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一起来当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生活的暖心人,思想的知心人。家长委员会如何加?一是全方位加,就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每个大学生,每位教师、每位学院领导都加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学教育共同体、大学生活共同体。二是全过程加,就是将大学四年视为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将每天、每星期、每学期和每学年看作是不同的教育阶段,将教室、课堂、寝室、食堂、操场、图书馆、自习室作为学生评价的观测点。三是全覆盖加,就是使家长委员会参与大学人才培养、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成果,全面惠及每个家庭、每个家长、每个学生,同时也有益于学院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师德师风、师能师技提升。
家长委员会+的开展和深化,首先是在人才培养中树立了一个务实的、正确的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就是: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充分地、始终如一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如果不能做到这“三个负责”,就谈不上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人民负责。不能做到大学教育使学生本人满意,使学生家长满意,使学生家庭满意,就谈不上大学教育让社会满意,让人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学校、家长委员会和教师把育人的责任意识放在首位,既是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约束,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导一种责任文化,像家长、学校和教师那样,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院士把它归纳为“责任以行”的教育哲学:“一是大学本身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二是培养的人才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首先要十分重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选择,要十分珍视学校对学生家庭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我认为,学校录取学生,发给学生及其家庭一份录取通知书,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行为,而是一个人类文明的文化行为:录取通知书代表和体现为学校对学生及其家长、家庭的郑重承诺,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而学生家长把学生送到大学来接受教育,分文不差地缴纳学费,对孩子所在的大学充满敬畏和期待,也不只是一种家长对孩子的亲子行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它代表和体现为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谆谆嘱托:“把我的孩子培养好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见之于中华经典《论语》,这种生发于世世代代不同年代家长的文化自觉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因此,在教育的成才目标和过程性塑造上,我们对学生要有一种教育担当、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培养一个人才,振兴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社会。大学的天职是培养人才,天底下没有哪所学校不是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主业和职责的;否则,它就要关门歇业了。正是因为大学培养了人才,引导学生成功了,学生就会觉得一辈子都幸福,一辈子都感恩母校,把母校和母校的老师当作生养自己的母亲来看。学生因大学阶段的培养,走向成功,使千千万万个草根家庭获得了极大的幸福感和成功感,他们因为学校培育英才而得以振兴,得以脱贫,在社会上获得应有的尊严和体面。大学生在社会上创新创业取得成功,惠及自己,惠及家庭,惠及母校,也惠及他所在的那一方社会。有了这个教育理念,我们才能在教学行为、在人才培养上,体现或做到“以生为本”和“以父母之心待学生”。endprint
何谓以生为本?新世纪以来,在国内高校中都有“以生为本”的提法,它在高等教育界可谓是一个热词。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是大有差异的。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本”理解为“中心”,可以归纳为“中心论”。二是以学生为本原,将“本”理解为“本色”,可以归纳为“本色论”。三是以学生为根本,将“本”理解为“根本”。汉语是讲究词义的,词义不同就会赋予不同的语义。“中心论”是从大学的办学主体来讲的。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讲,也没有大错。但从教育哲学讲,就有缺陷了。简单地说,忽视了大学的根本矛盾:教师与学生;换言之,教与学。从矛盾的两方面看:从教的一面看,教师、教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一面;从学的一面看,学生与学习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一面。因此,仅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似乎是教师和教学不那么重要了,有片面之嫌。“本色论”是从大学的要素来讲的。学校由教师、学生以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构成。当然,从第一要素讲,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就谈不上其他一切。这类似于西方高校将学生视为教师的“上帝”和“衣食父母”。“本色论”强调把学生放在首位,不要忘记学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学生。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发展取向。这里就把学生和育人混为一谈了。把学生当成学校的“本色”,或说“底色”,不能突出学校“立德树人”(育人)的根本任务。“根本论”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自始至终配置教育资源。我认为,这就击中了要害:将学生视为教育对象,视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主体,学校要牢牢守住育人这个关切国家、民族发展未来的根本任务,要紧紧盯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关切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在育人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讲,它不仅仅强调的是学生,还强调了教师的理想信念、师德师风、师能师技和职业追求。这里就突出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依存关系口],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求来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因此,“以生为本”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是一所大学的人文关怀之所在,育人理想之所在。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口号,也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从众的教育标签,更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庸俗的广告语。
朴素的情感升华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职业追求。从文化的角度讲,高校就是树立理想和追逐梦想的高地,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说:“梦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理想的树立,是一生的追求和精神的原动力。”高校担负应有的育人责任,教师树立育人的职业理想,形成提升育人质量的教育合力,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爱学生”是基础和基石。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以父母之心待学生”。“以父母之心待学生”既是一种类比,也是一种社会伦理要求。何谓“父母之心”?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常讲常新的话题。俗话说,天底下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又说,普天之下没有不盼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付出是父母心。中唐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经久不衰,它道出了普天之下的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疼爱之情。这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父母之心”。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甚至是栋梁之才,这也是父母心。典型的是“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以父母之心待学生”,就是要心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学校和教师的视线为学生所牵引,所作所为满足学生所需所急,“把育人铸才视为人世间最大乐趣”,把学生视为“自己的生命延续与知识的拓展”,做学生的引路人、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因此,对学生是否具有深厚的感情,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树立并践行以“以生为本”理念的标准。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帮助学校树立并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帮助教师牢记“以父母之心待学生”,有利于学校不忘自己的办学宗旨和育人底线,时时刻刻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和最核心的位置,不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干扰,增强自身对冲击人才培养质量“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形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协同育人的良性格局。
有鉴于此,国际教育学院在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时候,就与家长代表和各地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商讨,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协助并监督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使学院在办学中不片面追求离开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本身的那些“高、大、上”指标,使学院领导班子、专任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始终聚焦学生、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聚焦社会和家长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期望。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家长委员会构筑一道保障墙,使学院办学不迷失自我,不走偏道路,不跑错方向,具有“吾道一以贯之”的定力、耐力和张力,为社会培养“成品”,杜绝“废品”,追求“上品”。这就是把大学的人才培养当成高校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职责,大学为社会制作一种非常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产品:具有灵性与人性的文化产品。大学的影响来自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自于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所产生的作用,而不在于一些“高校的附加物”,如文化企业对高校的“排名”,借高校对排名的重视而炒作,在炒作中逐利;如项目、科研经费、获奖的多少等等。我们现在经常讲要坚守大学精神,其实,首先要明白大学是干什么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反对什么?要从大学“回归育人本身的教育角色、找回立人的社会责任”开始。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守护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良心,干“良心活”,做“良心产品”,也才能塑造大学的社会品牌和教育品质。这就是说,要紧紧围绕学生、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办社会过硬的教育品牌、办家长信赖的教育品牌、办学生喜爱的教育品牌。遵循这一目标追求,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参与学院的教学过程,参与“评教学质量”“评优秀教师”“评优秀大学生”等活动,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授聘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授聘“形势与政策”课兼职教师,为大学生丰富社会信息,正确理解国家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准确认识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每位家长都授聘兼职辅导员,重点关注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品德与操守养成和健康状态,以德育为重点辐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素质提升的各个方面。学院与家长委员会做学生工作形成了“七个一共识行动计划”:
一是家长送孩子到大学新生报到,分享一次孩子高考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体验。
二是每周与孩子有一次视频、电话交流,微信、短信常态交流。
三是每月与孩子有一次深度交流,重要事项做好记录,形成大学生成长记录。
四是每学期看一次学生期末成绩单,并将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表现写出书面评语,送交辅导员、班主任。
五是每年孩子生日时,家长与孩子有一次围绕大学生成长话题的“生日互动”。
六是在孩子在读期间,家长有一次体验孩子课堂、寝室、食堂等活动。
七是在孩子大学毕业时,家长应学院之邀来校参加学生毕业分享,照一张校园全家福,祝贺孩子学成毕业。
总之,这样做,是为了使学院与家长在培养人才上“职责同在,责任共担”,实现合作双赢。大学生离开家庭、远离家长后,家长对孩子“放手不甩手”,对学校“放心不揪心”。学校对学生不是单方教育、单线管理,而是全天候与家庭、家长合作,使学生既充分享受大学美好生活,激扬青春,而又能充分获得家长、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健康成长。
[江西省2013年度高等学校省级教改研究重点项目: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的办学新模式研究(立项号:JXJG-12-2-2)]
[责任编辑:陈立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