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30郭红英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际语文教学多媒体

郭红英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实际;兼容;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0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步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网络时代。因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能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拓宽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直观、形象、逼真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手段在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既要提高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素养,又要研究学情;既要有效运用多媒体,又要注重和传统教学紧密结合;既要有丰富的资源库用于教学,又要掌控好课堂。因此,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件制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处理好艺术与实用的关系

一个优秀的课件,应当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刺激人的多重感觉器官,使人赏心悦目,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只片面追求教学媒体的高超艺术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内容,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比如,在课件的制作当中,如果为了所谓的漂亮,尽力往课件里安插一些不合适的媒体信息——太强的背景色彩、丰富多彩的图片、太多显眼的按钮、不合适的背景音乐、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媒体切换频繁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都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水平、心理特点、知识水准,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件的制作不能片面追求它的艺术性,而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更多地讲求它的实用性,注重教学效率,尽可能做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二、课堂教学要注意兼容,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课堂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语文课堂,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张,又要注重师生间感情的交流,从而上出语文味。

如,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教师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品味、整体感知,然后进行点拨,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教师适时地播放视频资料,当同学们看到父亲那苍老的面孔,蹒跚的脚步,艰难爬上月台的背影,再加上抑扬顿挫的诵读,已被带入那种“我心悲凉”的氛围之中,内心已深受触动。接下来教师因势利导,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学生畅所欲言,不能不说,不得不说。这样既体现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又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内容要“质”“量”守恒,巧妙处理好容量与质量的关系

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密度高、范围广的优势。但如果在课件的制作当中不注意处理好“量”(容量)与“质”(质量)的关系,往往会适得其反。

比如,在讲述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以适当收集、补充一些关于李清照后期生活发生变故的资料以及社会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词中作者会有那么多、那么深、那么悲、那么苦的“愁”。但没必要将此期间所有涉及到的作品都一一呈现,甚至她的前期作品。如果是这样,信息量固然是大了,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往往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迷航”。

所以,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选取至关重要。该用的资料一点都不能少;不该用的资料一点都不要留。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容量与质量的关系,不要片面追求课件内容的高容量、高密度,而影响了课件的高质量。所有的教学资料都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计算机和网络已越来越多地改變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度”,科学合理地使用,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服务。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际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