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9-30吴根田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吴根田

【关键词】 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078—01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也是每一个教师不得不思考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初中化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化学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重要,加上化学本身的知识点较多,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等,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还有大部分教师不能深入挖掘教材,教学还停留在教材知识的层面上,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延伸;更有一些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追求学生化学成绩上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加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只充当既定知识内容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学习程度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学生始终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接受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当然,除了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学生比较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明白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忽视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对化学学科认识的不足,使得学生接受化学课上的“一言堂”教学,并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没有形成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没有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课堂参与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认识不够,技巧掌握不娴熟,影响课堂参与深度,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不断学习,认真领会新课改提倡的思想理念,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同时还要了解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并适时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这些活动,力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只有让学生对化学真正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从而创造新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教师可以先做几个实验,如 “白纸显字”“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创新改进实验。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平时要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利用生活用品设计一些简易的微型实验或改进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通过亲手做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教学“水的净化”时,要将浑浊的河水净化,常规的做法是将河水倒入过滤器中过滤,但这在课堂上因过滤速度慢,操作很耗时,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课堂上创新了这个实验:将浑浊的河水倒入一量筒中,用玻璃棒往量筒底部缓缓推入一团棉花,经棉花过滤后的河水立刻变澄清。实践证明,该实验不但让学生直观、快速地感受到过滤的效果,也拓展了过滤的知识,从而懂得生活中一些做法的过滤原理。

4. 注意習题的设计。习题是检验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提升知识的事件活动。可见,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方面。笔者认为,教师选题时,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新设计”,要和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兼顾开放性、前沿性、梯度性和思维性。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多元化的练习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课外书籍等了解科技动态,获得有用信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调查报告、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呈现。编辑:张 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