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30赵志香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启发探究式教学事项

赵志香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意义;事项;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043—01

语文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题目,围绕这一题目搜集资料,学习、分析,再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有固定教材,学生可以依据已有的教材去学习,学生的思维按教材的逻辑去思考;而前者恰恰相反,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探究式教学能拓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应在小学阶段多加以训练,为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一、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发现、研究、探索就很有帮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目的及训练过程,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在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综合资料的实践和练习中,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探究的结果,同时也获得一种能力。其次,语文探究式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中,学生独立实践的行为从教师手把手教的“束缚”模式中解放了出来。虽然教师要针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但都是帮助学生考虑题目,提供有趣的材料、设备、工具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维持其独立的实践活动。最后,语文探究式教学可以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养成细心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通过独立探究获得研究成果,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必将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语文探究式教学需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其特点多进行教学实践,凸显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都能在以探究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展开。在此需要注意:1.探究式教学一般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即可,可以和阅读课、作文课结合起来。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当学生做过一两次后,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引用材料,切忌抄现成材料。2.教师要辅助学生提出好的研究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如剪报、写读书笔记、摘抄书报索引等,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课题宜小型多样,难易程度不同。学生选题时教师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中,要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3.在时间上要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安排适当的课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大量的研究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4.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学生指导,或提出问题,或提供资料,或指导方法,或修改报告等。

三、如何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明确探究教学的意义、步骤、注意事项后,教师还需要抓住教学、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启发学生进行语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还记得有一则小故事,内容是一个小学生发现门缝上糊了一条厚纸,风一吹发出“啦——啦——”的响声,感到奇怪,向语文教师求教。教师灵机一动,建议他和另一名同学一起研究研究。于是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找到一本书《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通过学习,又测试了厚纸片的弹性,还请教了自然教师。教师让他们把一把钢尺插在抽屉缝里,用手一拨,钢尺也唱起来了。这时两人明白了:风使劲吹厚纸片,有弹性的纸片颤动起来,发出了声音。于是两人合写了一篇题为《纸片唱歌》的小文章。其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先确定研究课题,再查阅书报,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掌握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最后把研究过程和结果写成文章。这位教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学生的潜力,再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既让学生懂得了自然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和研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探究式教学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可带领学生多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探究式教学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