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

2017-09-29王自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脑瘫康复患儿

王自杰 石 岩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9

·论著护理园地·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

王自杰 石 岩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9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相同或相似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和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运用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和生活活动障碍积分评定疗效。调查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积极配合治疗程度,值得借鉴。

脑瘫;整体护理;引导式教育;护理满意度

在脑瘫患儿治疗和康复中,护理干预对其运动等功能改善起着重要作用。引导式教育疗法的目的是让脑瘫患儿能够主动参与训练,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患儿的自主运动[1]。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不但关注患者本身,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环境因素及物理因素等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观察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12—2015-12收治的脑瘫患儿共100例,上述患儿均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上述患儿根据数字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2岁20例,2~3岁18例,>3岁12例;脑瘫类型:痉挛型31例,低张力型7例,不随意运动型8例,混合型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2岁21例,2~3岁18例,>3岁11例;脑瘫类型:痉挛型32例,低张力型8例,不随意运动型7例,混合型3例。2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均接受相同或相似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干预:在护理过程中不但对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等进行护理干预,还要充分考虑患儿心理、病房环境等其他因素,以患儿为中心实施护理干预:(1)引导式教育下的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儿的自卑、抑郁等心理情绪,在鼓励性语言下对患儿实施引导,让患儿在音乐、抚触等干预下情绪稳定,充分发现患儿引导教育中的进步,为患儿引导教育创造良好环境,缓解患儿不良心理情绪。(2)引导式教育下的运动障碍护理。在运动障碍护理中要引导其进行主动运动,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患儿完成翻身训练等,通过患儿身边摆放玩具等引导患儿做下蹲等动作,通过不同引导方法使患者做抬头、翻身、侧卧等动作。(3)引导式教育下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在引导式教育下,鼓励、引导患儿自己照顾自己,同时鼓励患儿家属参与到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中来,针对不同类型脑瘫,对患儿设计不同的进食、饮水、大小便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引导。(4)引导式教育下的语言功能训练护理。在患儿情绪放松情况下进行训练护理干预,在对患儿训练过程中注意应用单个词或字数不多的简单句子,同时要配合肢体语言,利于患儿理解所说内容,同时注意让患儿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应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导患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3疗效评定[2]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采用运动功能障碍积分(患儿各大关节自然位置所在角度、主动运动角度和被动活动角度相加之和)及生活活动障碍积分(患儿移动、洗漱、饮食、穿衣、大小便5个方面评定之和)对2组患儿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和生活活动障碍积分计算脑瘫积分,脑瘫积分=(运动功能障碍积分+生活活动障碍积分)/2。根据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脑瘫积分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护理干预后脑瘫积分较护理干预前脑瘫积分减少>50%为显效;护理干预后脑瘫积分较护理干预前脑瘫积分减少30%~50%为有效;护理干预后脑瘫积分较护理干预前脑瘫积分减少<30%为无效。

1.4满意度分析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护理效果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表总分为100分,评分>80分为满意,评分60~80分为基本满意。满意例数和基本满意例数所占百分比为护理满意度。自设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治疗及护理配合程度,调查表为100分,分为积极配合(评分>80分)、一般配合(评分为60~80分)、不配合(评分<60分),积极配合和一般配合例数所占百分比即为治疗配合程度。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2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程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中护理满意37例,基本满意11例;观察组患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41例,一般配合8例。对照组患儿家长中护理满意26例,基本满意14例;对照组患儿家长积极配合治疗29例,一般配合12例。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严重影响到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运动等功能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3,5]。引导式教育干预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目的是让患儿参与到训练中来,尽可能的提高患儿自主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7]。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在护理过程中不但考虑疾病的护理干预,同时以患者为中心,注意环境、物理因素等对患者的影响,目的使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本文中,观察组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在引导式教育下进行心理护理、运动障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语言训练护理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能够提高脑瘫患儿运动等功能恢复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提高其积极参与治疗的配合程度,从而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引导式教育能够在相关措施下激发脑瘫患儿学习动机,能够引导患儿利用周围环境设施来学习及实践,能够较好的调动患儿运动潜力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患儿运动、心理、语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康复效果[8-9]。

[1] 曾元香.应用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9(16):16-17.

[2] 吴建贤,王斌,唐久来,等.引导式教育结合按摩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82-183.

[3] 龚海虹,吴浩,陶立蓉.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强化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7):133-134.

[4] 邓莉.脑瘫儿童家长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1):639-640.

[5] 李玲,白勇,邹东晓,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脑瘫患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4-86.

[6] 骆雪英.延续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12(8):707-708.

[7] 陈雨,吴姣妍,姜明霞,等.Bobath护理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6(5):97-99.

[8] 覃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10(8):942-946.

[9] 饶玉琳.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0(9):52-54.

(收稿2017-04-20)

责任编辑:王喜梅

10.3969/j.issn.1673-5110.2017.15.038

王自杰(1974-),专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Email:1290902308@qq.com

R473.74

A

1673-5110(2017)15-0112-02

猜你喜欢

脑瘫康复患儿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