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概念模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27王晓泉
王晓泉
摘 要: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以及科学概念、问题驱动、概念图等方式构建概念模型,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破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障碍,提高学习效益。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模型;前科学概念;问题驱动
概念图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众所周知,思维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概念便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当然,我们首先要知道概念是什么:概括人在对周围的环境及事物的认识与其之间的共同特点,所得出的结论便是概念,且同时能反映出事物的一些本质的、一般的特性。其次,生物学知识体质的主要形成部分为生物学概念,是体现生物学特性及本质属性的模式,且生物学概念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科学涵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因此,可以看出概念模型的运用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概念模型的含义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生物学概念,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建构概念模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本文以初中生物学教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为例,例析概念模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二、概念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教学的起点,构建概念模型
調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以学生已知的知识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中,以细胞分裂、植物六大器官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组织和分化。
2.问题串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模型
问题串是指在某些教导步骤中,环绕特定的目的及内容,凭据一些具有一定的逻辑构造并建立一些问题,凭借这些问题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探讨。但想要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成功激发,实现教学构造及效率的优化提高,必须通过有用的问题串。同时,教师应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课堂问答,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生物概念,促使新知识的应用与巩固和旧知识的复习与深化,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有效的提升及训练,增强创造及实际使用能力。在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教师需将与学生知识间的关联建立起来,并掌握其前科学概念,再经过问题串的设置,指引学生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如递进式思考,促使学生对概念模型的自主构建。
(1)视频展示多种绿色开花植物,利用已有知识,明确植物体由六大器官构成,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组成部分?
(2)引入:学生回想细胞为生物体构成的基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可以随便堆叠,还是有规律地形成繁杂结构功能的生物体呢?
(3)用事实支撑重要概念理解。
①预测:宏观上观察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器官(西红柿细丝、肉质和皮层组织),并按照不同组织结构的功能分析细胞特点。
②观测:制造番茄各个器官的临时装片,考察番茄内部、表面及细丝的细胞构造特征,并与刚才的推断相比较。思考:其结构和所承担的功能有何关系?
③解释:由事实总结出“组织”这一抽象概念,教师提供多种植物器官(如木耳菜叶片)的组织照片,用更多事实巩固结构理念,并总结出输导、营养及保护组织的构造功效及特性。
④小结。
(4)进一步提问:细胞是如何形成组织的?结合图片,学生能自主总结出“分化”这一抽象概念。为什么有一些细胞不分化,终身保持分裂能力?——分生组织,与分裂功能相适应,细胞具有什么特点?
(5)讨论:其他组织跟分生组织有何联系?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自主构建概念模型。
(6)提问:组织是如何构成器官的?通过观察番茄果实的结构,学生自主构建“器官”这一抽象概念。
(7)提问:六种器官之间是否有联系?从结构上讲,植物体六种器官相互连接;从功能上讲,植物体各个器官分工协作。
(8)小结:六大器官构成统一而完整的植物体。
3.板书总结、完善概念图,构建概念模型
概念图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和系统结构的图形化表征方式。
综上所述,为了落实生物的概念教学,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构建概念模型活动,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促进其认知水平的发展,突破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障碍,增强其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5(5):12-14.
[2]谭永平.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2009(1):10-12.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