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法”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27马林芳
马林芳
摘 要:“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学案中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手段。借助“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学案;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钟启泉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高效课堂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高效课堂”即高效率、高效益的课堂,整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当前,我们应以“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两大抓手,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山西三晋好教育联盟名师特训营活动,听了金太阳教育研究院导学案研究中心李庆久主任的《专心、专注、专业》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的讲座,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设计学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目标”设置方面
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学案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并结合学生学情,把握重难点,提炼知识脉络,研究学法,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目标。如何学?如何练?如何检测?所有的导学环节和当堂检测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吻合。
二、“问题”设计方面
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学案的“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即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式上升,“问题”的设计有了梯度,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动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三、“题型”设计方面
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选择题,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问题串,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一点一练),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发散性思维)和“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举一反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方面
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在设计学案時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
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知识网络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指导线,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设计好“学案”,在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实现教材、“学案”、课件之间的优化整合,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1.课前预习,组内自学、对学
在课前,学生利用“学案”先行探究学习,针对学习目标、重难点、分层次问题等进行自主学习或同桌间交流意见,并记录疑难点。教师通过对学案的检查,提取出需要讲解的重难点,把更多、更自由的时间还给学生,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潜在智能,从而优化其“导”学功能。
2.课中展示,组组互学、群学
在课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其他组的疑点问题,达到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实现知识与知识的交汇与思维碰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现实中的成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给学生更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时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课后反思,组内互查、互纠
在课后,组内成员可以互帮互助,优生把在教师帮助下解决的问题和学会的知识教给其他组员,达到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分组目标。
总之,“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实现学案中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手段。借助“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不仅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案”使学生学习有路、学习有劲、学习有法,是学生真正的“好朋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科学有效地使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相信我们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陈广禄.“导学案”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J].文教资料,2011(32).
[2]王骏.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3(1).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