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指导
2017-09-27杜晓敏
杜晓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也是低年级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训练 ; 低年级语文 ;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80-01
朗读能够让学生在文本中进行“对话”,获得收获,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学生立足于文本,揣摩于语言文字之间,褪去繁文分析以及形形色色的课外延伸,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以致用,这就是求实、求活、尚简、有效的阅读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需要长期坚持。而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需要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抓起,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该怎样进行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呢?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乐读”
相关心理学研究证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内在需要,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朗读。
1.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读”
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形式主要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片、动作以及表情等。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用直观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事物。比如,在教学《鸟岛》时,我对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于一体的优势加以充分地利用,把“读”作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生的内在动力。在播放同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录像时,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鸟岛鲜明逼真的立体形象与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进行了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对鸟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让学生处于一个愿读的教学情境。
2.朗读形式应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要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为根据,进行多样化的朗读,如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对于有较多对话内容的课文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如课文《谁的本领大》和《猴子种果树》等;对于有优美语句的课文可采用范读指导法,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对于有对动作表情进行生动细致描写的课文应采用表演朗读法,如《狐假虎威》。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乐读
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而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赞美,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采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以及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内在需求,使学生乐于读书。
二、教授读书方法,加强示范
在每天的早读和课前五分钟,可以让班里的“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这样,教室里书声朗朗,形成一股浓郁的读书气氛。学生从“我要读”变成“我会读”。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我更多地是采用范读引领法,经常带领学生一起听朗读,这其中也包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带,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模式”,促进他们对朗读的基调和语气进行迅速地捕捉。尤其是教师富有技巧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将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学会如何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及语速,把握朗读的停顿、重音和儿化,从而促进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课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不同风格来对感情朗读的技巧进行处理。如在读《欢乐的泼水节》一文时,我告诉学生要将节日的快乐与热闹的心情读出来。在读《月亮湾》一文时,则告诉学生要将赞美、热爱的语气读出来。在读《问银河》一文时,告诉学生要带着疑问、好奇的语气来读。假如学生读得不太理想,我会以身示范,范读给他们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而且还要对老师进行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朗读及理解能力。
三、重视对文章的背诵和复述,促进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学生语感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理解,依赖于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如果學生在实践中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那么语感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强调在朗读中学生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做到能用自己的话对课文进行复述,既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低年级教材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在训练复述一篇课文之前,应先训练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让学生认识到用不同的语句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训练复述一段话,最后训练学生复述整篇课文。
总之,低年级处于朗读的起步阶段,肩负着达到朗读训练目标和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双重任务。教师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扎实的训练,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乔慧君.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7):13.
[2]徐薇.低年级朗读指导应“内外兼修”[J].语文教学通讯,2012(15):53-54.
[3]王素沂.关注主体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13):113.
[4]毛晓琴.风景这边“读”好——例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02):70-71.
[5]赵建玲.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悟性”[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9(1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