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2017-09-27刘岚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刘岚岚

【摘要】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担负着语文知识教学的任务,还担任着学生道德和灵魂的导师,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春风化雨,将德育不知不觉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强化自身德育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 语文教学 ; 渗透 ; 德育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40-01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存在于专门的课程教学中,其他课程中的教材内容中也有相当多的德育精神的表现。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将德育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本着以专业知识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学生自身道德水平建设。

一、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的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从整体来看,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够,甚至很多小学不注重德育工作,具体表现在: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不重视德育,更不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作用;由于部分老师对教材内容的中德育挖掘不够,所以让小学语文德育作用大受影响,在主观上不注重德育对校师生的思想人格的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不断渗透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让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展现。

2.是实现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门关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明确指出,它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科学、劳动、人民、社会主义情感,以及节约勤俭、讲究卫生、礼貌文明的好习惯,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与性格。从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来看,不管是情感,还是意识、习惯,都必须和语文教学目标总体符合,并且一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德育目标,对语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在提高德育道德理念的同时,推动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导入语渗透德育教育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都会使用导入语,好的导入语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可精心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高兴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让我和你们一起去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多媒体屏幕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四季画面:当学生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时,不仅进入了那种优美的意境,体验美好的情感,也感受到优美的语言文字带给他们视觉上的享受,学生们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语文课外活动

通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3.课外阅读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4.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对教材中德育教育的挖掘

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即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教材内的文章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做出经验总结,在上课过程中将自己的知识体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小学语文教材是材料非常丰富的学科,其中德育内容必然是非常丰富,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需要重点突出的于内容。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要突出周总理艰苦奋斗的精神,赞扬当时的革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品质。像这样蕴含德育教育内容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需要教师提高对于语文的与功能的重视程度。

5.需要教师选择正确的德育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若想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需要教师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德育方法。如若德育渗透的方法不正当,知识与德育的连接就会生硬,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德育功能是否完全发挥出来。若选择了正确的德育方法,小学生对于德育知识更加容易接受,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德育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根据德育主题的不同来选择,如讲解另一篇课文《诚实的孩子》中需要注重对“诚实”二字进行讲解,举例说明诚实这种品质的美好之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6.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仅仅是死板的教条主义语文教学对德育加以渗透是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渗透德育就要渗透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也要充分地进行德育渗透。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了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能使學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所以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也是语文渗透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增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作文、随笔、演讲等。作文、随笔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随笔和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积极培养与渗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关键学科。教学中应立足于小学学生阶段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对其德育教育发展新方向展开不断的研究与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语文教学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