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内设计专业基于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2017-09-27钟光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改革

钟光华

【摘要】传统设计类专业教育脱离工程实际,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开发,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根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学校的实习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设计人才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教学做一体 ;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84-01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岗位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进行重新梳理分析:拘泥于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脱离社会设计的程序化设计或模拟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

根据毕业生就业企业满意度和麦克斯人才报告:很多毕业生上岗不能满足公司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能适应公司的管理和工作能力要求,學生掌握的专业技能难以与实际工程管理接轨。暴露了传统设计类专业教育的短板——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明显脱节。“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推行真题真做、项目引导的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专业学科教学研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学生借助“工作室制“的教学平台直接接触实际工作案例,提前体验公司的工作管理模式。学生能够主动审视自己的专业结构和职业能力,从而在工作室的新型课堂模式中学习、辩论、思考和创造,获得有价值的经验积累,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促进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迁移。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面向工程实际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传统专业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教师可以通过“工作室”这一实践教学平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施“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是核心关键。专业教师应该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通过开展学校与行业双向兼职等方式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

(二)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平台与企业对接引进真实的工程项目,实现真题真做的教学目标。

实现真题真做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核心技能对接。实施传统教学向开放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过渡。将课堂教学和实训场所合成一体化教学设施。缩短向社会公司的差距。

(三)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明确就业导向。

工作室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力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开发,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与企业行业合作中明确加强素质拓展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当然在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多重问题。

首先是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内容不能满足“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影响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及专业课程方案。根据实际案例教学内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其次“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硬件设施必须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作室模式的实训场所。学校与企业应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保证学生有机会完成与课程教学要求高度一致的学习任务。要加强校内实训一体化教室与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建设;开拓学校与室内设计装饰企业、装饰装修行业协会间的合作。

二、在具体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多个层面互相配合。

(一)由学校创建实训一体化工作室场所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做一体的专业学习活动。学校应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创建符合现代工作室模式的教育工作场所,并创建与公司接轨的管理制度。

(二)建立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参考公司的运营模式以及建立虚拟的基本工资和奖金模式代替平时的学分和附加分。期末统一折合成总分数。

(三)建立导师与学生形成师徒的传帮带的模式。学生可以申请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可以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给学生创建真实的实践环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开展多次的创新性思维训练。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走出来,建立全新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

2.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共同推进实训设施、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等资源建设,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互通互融;可开展设计沙龙活动,邀请本土及国内外的优秀设计人开展设计与专业的对话。

3.组织并指导学生的设计项目开展、设计施工、工艺流程的跟踪、设计答辩陈述等活动。

4.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规范化文件。如电脑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制图标准。3DMAX/vray效果图制图标准,形成书面的可以参考执行的标准化教学文件。

(四)优化内外环境,创建优良的教育环境。

首先应该优化内部的制度环境。工作室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全新的教育模式。要有全新的政策扶持和一定的评价激励机制。传统的近乎封闭的、与学生很少交流的、与社会难以接轨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打破。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工作的模式和习惯都有冲突,要营造一种全新的团队工作氛围。

三、结语

教学做合一的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中学、学中做、边教边学、边学边做,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一起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创建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教学内容、专业学习接近公司的运营模式。教学质量控制从外部评价转变为教学者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把控。通过设计任务中的过程自我评价使每位教师发现和认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改革专业教学内容才能为“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及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陆艳颖.高职类环艺专业工作室模式的探讨.美术大观.2012.06

[2]张永新.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创新教育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4.02

[3]朱永杰.谈建筑类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首席教师工作室模式的建立.科技创新导报.2008.05

[4]常明,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14):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室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