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媒介素养”教学实践的思考

2017-09-27汪湜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媒介素养思考

汪湜

【摘 要】媒介素养课程是江苏省徐州市青少年宫面向13~15岁的初中生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大体系,每个体系14~15课时。其中,高级课程打破传统课程以单一的小记者采访、新闻写作为主的培训形式,与时俱进,通过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认识并思考一个新闻事件,在教学过程中传播正能量,达到促使青少年正确运用媒介表达自身观点的目的。

【关键词】媒介素养;课程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4-0048-02

一、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媒介社会,青少年的生活被形形色色的媒介所包围,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审美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媒介,使之能够自主地运用媒介进行学习和生活并且成为它的主人,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江苏省徐州市青少年宫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日趋完善,现已有多位专职教师执教,以多媒体综合教室为上课与活动的场地,课程以青少年社团的方式进行普及,每周在多媒体教室集中进行社团上课活动。每一阶段的课程均分为理论课学习和综合实践课两大部分,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专家的建议后,我们将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调整,整个课程体系的教材现已撰写完毕。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形成对媒介的鉴别能力,能够辨识美和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2)能够对某一新闻话题提出观点,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3)能够运用媒介独立创作微电影、课本剧,设计网页等,并具有一定深度的主题内涵。(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实践思考

下面以3个教学案例作为典型进行教学分析。

案例一:微电影——《宫里的新鲜事》

1.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为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是该单元和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点课程。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完成了“新鲜事儿”的基础写作,需要掌握镜头拍摄的基本技巧来创作校园微电影。

学习重点:景别的分类和镜头的表现方式;分镜头剧本的撰写。

学习难点:景别的定义和运用;固定镜头的表现方式;运动镜头的表现方式。

2. 教学实践思考

(1)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对抽象名词进行解释,方式恰当。在媒介素养课程的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景别、蒙太奇等抽象的名词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本次教学,首先进行课程导入,播放影片《巴顿将军》让学生观看,然后提问:你会几种语言?影片中主人公的国籍、职业、年龄特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答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镜头也是一种语言,像其他语言一样,可以描述事实,讲述故事。其次,用类比法,为学生展示俄罗斯套娃,让学生观察套娃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猜想,不同大小的套娃对应的是哪种景别。这种直观演示的方式,非常适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學理念。媒介素养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合作性、探究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组内同学讨论如何准确地使用不同类型的景别。同时,明确组内分工,撰写分镜头剧本,此时,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顺应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应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充分结合,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互相观摩、评价。接着,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讲一讲创作思路。最后,教师点评小组作品,指出每组作品的优缺点。班级投票选出最佳剧本,并颁发“最佳剧本创作团队”奖。本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多元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案例二:Web-Quest网络探究“雾霾”现象

1.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该单元是整个媒介素养课程中的综合能力提升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探究、调研、合作等能力。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思考与写作技能,需要团队合作、探究形成对雾霾现象的多方面认识。

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Web-Quest;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如何形成探究报告。

2. 教学实践思考

(1)教学内容能够把握事实要点,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雾霾问题一直是困扰现代都市人的一大课题,通过网络探究雾霾现象,有助于学生把握时代要点,引导学生关心实事新闻,充分将知识技能与时代热点紧密相连。同时,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提高其主动思考社会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网络探究并不单单是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需要通过学生收集素材——讨论——思考——调研——再思考——形成报告——发表演讲这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且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调研、团队合作、语言等能力都会大大提升。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是书本或老师教授的,没有通过亲身实践,因此得到的是间接知识的学习。而通过网络探究习得的知识,是通过自身实践得到的,是直接知识的学习。此外,学生通过网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对习得的知识进行反复思考和认证,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案例三:“会飞的”课本——《爱书如命的一家子》课本剧改写

1.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此单元是该体系中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综合能力提升的单元,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本节课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故事进行改编、演出、拍摄,提升审美意识,达到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写作基础,学习的重点在于能否将普通故事改编成课本剧,难点在于能否掌握课本剧的改写方法。endprint

2. 教学实践思考

(1)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课本剧的改写是本课程体系的最后一个单元,对学生整合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思考等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通过改写课本剧——撰写分镜剧本——组内分工——拍摄课本剧——后期制作这一系列环节,将本学期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在做中学。

(2)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媒介素养课程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意识,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对教育教学中审美的认识,不仅是对外在感官的界定,更在于对学生美好的内涵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阅读就是一种美的培养,一种提升自我内涵的良好途径。学生通过对课本剧《爱书如命的一家子》的改寫,可以真切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人格魅力,体会到阅读的美好,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

(3)对各学科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媒介素养课程是个新事物,它的出现离不开各门学科的支持,可以说是各学科跨界融合的载体。对课本剧《爱书如命的一家子》的改写,不仅要用到语文知识,更需要电影电视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电影电视、文学、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背景知识。此外,媒介素养课堂不仅是对这些学科进行简单的整合,还在容纳、吸收了各学科特点之后进行融合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媒介素养课程的内涵和品质,真正实现对各学科的融合、跨界和创新。

从以上所举的3个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媒介素养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会有更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既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挑战。虽然徐州市青少年宫开设这门课程已有数年,但是对课程的不断创新和对教学的不断思考从未停止过。由于“媒介素养”是一门新兴课程,可借鉴的我国本土的优秀案例并不是太多,因此,对教师科研和教学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在摸索中前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内涵,是我们老师未来工作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程。

参考文献:

[1] 况瑞娟.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程编制研究——以北京市定福庄第二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课程实验为例[J].媒介素养教育与包容性社会发展,2012(8).

[2] 张煜锟,陈晓慧,张丽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新路向——康德教育哲学对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3] 胡来林.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

[4] 蔺艳茹,王清,施勇.北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分析及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5] 陈晓慧,袁磊.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

(编辑:朱泽玲 实习编辑:程渺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媒介素养思考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