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探

2017-09-27单立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单立新

【摘要】根据大连地区区域经济和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结合发展实际,以核心岗位群及核心能力为指引,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基本设计思路,以汽车维修为主干、以汽车后市场流通服务环节为主线,实行汽车服务岗位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生产性 ; 实训基地 ; 课程体系 ; 评价体系 ; 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05-01

根据辽教发[2011]120号文件,2012年辽宁省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遴选工作,在大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成功申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建设需求

紧紧围绕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根据地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使专业建设更好的满足汽车制造和维修产业集群用工需求,我们急需解决很多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不够细化;二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形成所谓的“会干不会教”的局面,仍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四是生产性实训条件不足。学校原有的實训基地建设,只是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而不是按照生产性要求建立,很难建立真实的生产场景、环境和条件,使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不足,距离生产岗位要求有较大差距。

综上所述,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一致的实习实训场所,创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目标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尤其在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以“面向企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为指导,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以生产型实训基地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过程

围绕建设目标,全面实施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专业调研与论证

安排专业教师深入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系统开展专业调研,制定工艺流程,使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紧跟市场需求,与生产岗位充分对接。

(二)专业委员会建设

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聘请汽车工程学会、行业、企业、协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专业实训室建设

充分开展市场调研,以汽车后市场流通领域销售、维修、售后工作流程细分专业群岗位,架构与之对应的实训教室,力求教学环境与企业场景相统一,企业标识文化进教室,现场工具、设备划线定位管理,增设学习工作站,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关键要素,明确学习目标,创建同时满足企业生产和专业实训教学新环境。

(四)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岗位作业项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三基础、五进阶、七方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三基础”,即以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三基础”课程设计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五进阶”,即在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中,嵌入丰田、通用、现代、博世、斯比克五个品牌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使学生树立职业理念,传承企业文化,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七方向”,即按照机修、电器、检测、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汽车商务、汽车美容七个专门化方向,按照岗位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专门化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

(五)评价体系建立

建设过程中,建立企业、行业、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学校实施专业教学考核,企业实施生产实习评价,行业实施技能鉴定考核,社会实施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体系创新,保证专业毕业生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能较高的技术人才。

(六)专业教师生产实践培训

发挥实训基地内部培训功能,建立实施教师培训实践制度,使专业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掌握各实训模块专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七)开展生产性维修服务

开展汽车维护保养和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对校内外车辆进行生产作业,在生产作业任务实施过程中,师生全程参与,使师生关系变为师徒关系,实现生产作业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四、建设成效

通过全面实施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了教学环境、改革了教学模式,完善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建立了“产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基地建设得到教育部门充分认可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被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具有产品生产(服务)特征的“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建设思路和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

2.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系统开展了专业调研与论证,具体实施实训场景、实训设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并开展专业教师培训,使广大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实训基地生产服务性显著增强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按照具有生产性、服务性的要求,全面系统加强建设,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基础上,开展汽车维护保养、检车维修等生产性服务项目。2013年,承担了校内100辆生产经营和办公车辆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生产服务性显著增强。

4.服务行业能力显著提升

在实施开展专业实训教学基础上,实训基地切实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辐射功能,分别承担全市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汽修技能鉴定培训、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等,年平均培训量达到4万人次以上,在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体会思考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较好实现了汽车服务行业生产实践与校内专业实训教学的融合,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辐射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进,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学由理论课堂转移到实训现场,在实训教学中开展作业生产,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使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了“产教结合”与“工学结合”,提升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