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7-09-23汤荷芝
汤荷芝
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创新的兴趣。如在教学《绿色的办公室》一课时,我板书完课题后刚出示教学挂图,就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问:“老师,这幅图上既没有房子,也没有桌椅,明明就是在室外嘛。为什么叫它‘办公室呢?”另一个学生也紧跟着站起来,充满疑虑地补了一句:“是啊!‘办公室前面为什么还加上‘绿色这个词呢?能给这个地方另外取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吗?”我为学生具有如此强烈的好奇心而暗自欣喜,但并不急于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认真阅读课文,动脑思考,自己得出答案。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一个惊奇、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学生的“好动”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的特点,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可以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赵州桥的桥洞为什么设计成拱形最合理,我指导学生动手做了一组实验,让学生用相同的材料设计几座式样不同的桥,并从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座:一座桥的桥面是设计成平面的,一座桥的桥面是设计成拱形的,另一座的桥面是设计成凹陷的弓形的。然后叫一个学生依次往三座桥的中央放等重的砝码,一直到桥塌陷为止,看看哪种形状的桥上的砝码最多,并动脑筋想想其中的原因。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拱形承受力最大”的结论,从而对赵州桥的设计者李春的智慧钦佩得五体投地,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从小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利用学生的“好问”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或有异议的问题,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并鼓励学生发问、思考,进而各抒己见,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听到学生口中冒出的新奇大胆的念头和别出心裁的想象时,教师不能轻易否定或忽略,而要适时地给予赞扬和肯定,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迸发出创造的灵感火花。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我正在精心地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位学生对我在文中“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一句的读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我“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的常规读法不如“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种读法好,理由是后者读起来更规整和琅琅上口,且更能鲜明地表现出到长安街上来送别总理的人之多。我对学生这别具一格的想法赞不绝口,马上鼓励全班同学试读比较,仔细体会两种读法的优劣。学生立即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比较朗读中去了。
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其创新意识
小学生年少气盛,普遍好表现自己,且好胜心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这一特点迁移到学生的学习上,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些竞争和成功的机会,可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趵突泉》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记住趵突泉的小泉眼冒泡的几种不同的姿态,我针对小学生好勝心强的特点,开展了“比一比,看谁记得快、记得牢”的背诵竞赛,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最先会背,并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的。有的是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帮助记忆的,有的是采用画图法帮助记忆的,还有的是模拟音乐的节奏帮助记忆的……学生的小脑瓜子里蕴藏的潜能让我不禁对他们刮目相看。我发自内心地对他们的这些“金点子”给予了热情的称赞,并呼吁全班同学都来学习他们的独创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深化素质教育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小学各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巧设创新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桐城市北街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