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教育麦田的守望者
2017-09-23姜波邓文圣
姜波+邓文圣
王德明老师总是将自己的职业比作农业,将自己比作农民,自豪地称自己为行走在教育田埂间的善耕者。因此,凡是涉及到教育教学上的事情,王老师总是格外慎重,总是想方设法想出一个万全之策,避免教育给学生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教学,精心的培育者
王老师认为,教师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需要在教书中实现育人的目标。
教师教一门学科还觉得精疲力竭,学生却要同时学习多门学科,如此拼精力学生哪拼得起啊?王德明老师认为不能将教师的工作视为体力活,而应该是个人魅力的绽放和智慧的释放。在这种观念的指導下,他在教学预设方面敢于大胆地“偷懒”,总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为几个核心词,并向学生传授核心词扩张的技巧,这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因死记硬背带来沉重的功课负担。王老师还想方设法向课堂要质量,他的讲练结合使讲练都相得益彰,学生本应该回家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之中都做了,王老师不留课后作业已经成为很响的品牌。
快乐与轻松是不可分的,如果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快乐,那么,学习对他来说也只能是沉重的负担。王老师反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王老师将自己改造为“好玩”的教师,将课堂打造成为有趣的课堂。据王老师说,他的快乐学习理念来自一封学生的联名写信。因学校课务调整,进入高三,王老师将减少一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此事经知情者的传播,学生们也很快行动起来了。即将卸任的这个班级学生送来了联名信,其中的一句话让王老师非常震撼:我们需要您这样会“搞笑”的老师,也离不开那个“有趣”的课堂。难道您忍心让“王氏幽默”的课堂仅仅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
王老师的课堂独不缺冷幽默,不缺欢笑,也不缺探究和思考。王老师实施的错误教育法简直就是一绝。课堂进行选择题五道题为一组的训练时,王老师报出的答案可能会悄然地加上几个错误的,当学生抓耳挠腮不得其解的时候,王老师会坏坏地笑着看着他们,学生也顾不得“师道尊严”了,会大呼被老师“耍”了。
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轻松快乐的,但成绩是低效的,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一场空欢喜式的悲剧,而王老师的目标是让每一届学生都能以喜剧谢幕——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
让学生轻松一些,教师就需要辛苦一些。王德明老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真正地做到“教的法子围绕学的法子”,打造学习中心型课堂。为此,他能宽容学生在不假思索之中的童言无忌,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放飞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想象力得到无拘无束的发挥。他还注意珍惜学生的思考结果,认识并开发学生错误的价值,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王老师曾创下普通高中政治单科均分全县第二的优异高考成绩,仅比县中低0.2分,这个成绩当时轰动一时,王老师的课也被教研员称为放心课。
教育,细心的呵护者
有位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和高中时三个同班同学在同一所重点高校。有一次午餐时聚在一起,其中一位同学说她想高中老师了。其他同学让她不要说出来,同时写在纸上,看看他们是不是在想同一个老师。结果摊开的四张纸上都写着“王德明”。
在王老师看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都是需要疼爱的。即使学生犯错误了,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来处理,更不要残酷的体罚,而是需要细心呵护。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管不住自己的嘴,甚至插科打诨,导致正常的课堂秩序遭到了破坏,有的学生会对自己课堂上的违纪行为百般狡辩。王老师平常的做法不是批评、呵斥或者压制,而是进行耐心的教育,直到最后学生口服心服。
有位女生不告而别,旷课半天。王老师并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地找到几个学生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后在校外的一个娱乐场所找到该生。违纪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苦苦哀求老师不要上报学校,也不要通知家长,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王老师权衡再三,最终决定答应学生的要求,与学生“私了”。正是这次原谅和“放过”打动了这位女生,并促使其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以优异成绩被某大学录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王老师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当学生决定痛改前非时,我们应该选择相信学生,宽容并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小宇同学似乎在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优点,缺点不用找,一抓就一大把。抽烟、玩手机、爬墙出去上网,至于迟到旷课只能算作小毛病了,根本就来不及管。一次,小宇同学又在深夜翻学校的围墙到网吧上网,谁知刚翻出去就被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抓住,由于小宇同学拿不出他们勒索的钱财,被打得视网膜脱落,被迫停课到医院治疗。这是一个难得的施教机会,王老师带了些水果到病房看望小宇同学。看到王老师,小宇同学一下子呆住了,让他想一万次都不会想到王老师会到医院看望他这个“惹祸包”。后来小宇同学获得到意大利留学机会,一次回国时,经历了11个小时的飞机颠簸,不顾7个小时的时差,从上海虹桥坐高铁回苏州后,来不及回家就来学校看望王老师。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的小伙子,根本就无法想象高中时的那些“恶行”。他非常诚恳地告诉王老师:“您的宽容挽救了我!谢谢您,王老师!”可见,宽容是革除恶习的一方良药。
一堂自习课,教室传来阵阵起哄声,这让王老师好奇地走进教室一看究竟。原来一个小个子男生在表演用手指转篮球的“绝技”,只见硕大的篮球在他的手指上灵巧地旋转着,这引起班级的男女“粉丝”们连声喝彩。见王老师走进教室,班级霎时就安静下来了。只见王老师对那个表演的同学连声夸奖,技术真不错,有机会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比赛。看王老师这样说,学生们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果然在一次体育锻炼课上,王老师班级的体育委员组织了一次“球技”比赛,王老师还自掏腰包准备了一些小奖品来激活这次活动。只见全班同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个小个子的同学旋球技术更是“一绝”。在此后一次班会课上,王老师将此前自习课旋球的表现和此次在活动课上的活动进行了比较,终于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先前是错误的,活动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进行,否则就是违纪行为。
教研,用心的创造者
2001年,工作已经11年的王老师终于有一篇文章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这份重量级的杂志上发表了,这让王老师希望之火又重新燃起,自那天起,他更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经验、困惑用文字表达出来,至今已有近六百篇文章在四十余种省级刊物上发表。当同事们惊叹于王老师几乎每年都有二十多篇以上文章在杂志上公开发表时,王老师还会调皮地告诉他们,每年写出没有发表的文章更多。
王老师是一位观察者,还是一个勤奋的思考者,行走、候车、旅行中,他那双善于捕捉细节的眼睛给他带来很多机会。一次王老师作为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数学专家开设的高考辅导讲座,这对于从事政治学科教学的王老师来说职责就是维持班级秩序,但王老师也很认真地听。这位数学专家提出高考命题过程就是对知识点涂脂抹粉化妆的过程,这句话让王老师深有感触,经过深刻地思考,一篇《学会为高考题“卸妆”》在核心期刊发表。
在王老师看来,文责自负就是对于文章中引用的材料和事件必须承担起责任。王老师为了完成一篇关于“普世价值”的文章,下笔前咨询了几个学科很多教师,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类汇总,最后在查证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法,几经修改和矫正,《对普世价值的寻寻觅觅》这篇文章也得以在核心期刊发表。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有一次,西南某省邀请王老师开设一场关于班级管理的讲座。当王老师走上讲台后,主办方提醒王老师,给他讲座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四十分钟,因为后边还有一名专家主讲。这让王老师非常为难,因为他准备的内容足足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但是,客随主便,王老师也决定将讲座的内容压缩下来。可随着王老师讲座的主题《班级管理合奏的艺术》PPT打开后,很多听讲座的老师还是被“电”到了。主办方也坐不住了,他没有想到王老师的讲座这么叫座,他们再次来到主席台,告诉王老师讲座的时间不要压缩,按照王老师的原计划进行。最后还非常奢侈地增加了台上台下互动的时间。
王老师并不满足于教教课,做做班主任,写写文章,他还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有人问他:王老师,你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呢?王老师的回答也非常霸气:因为我还有自己的梦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