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历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润滑剂

2017-09-23吉荣慧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9期
关键词:圆形积木数学知识

吉荣慧

数学是思维的跑马场。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训练相对抽象、枯燥,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将游戏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变抽象为形象,增强数学思维训练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转换视角,在设置游戏中历练数学意识

数学教学中构建游戏的核心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全身心参与中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游戏与数学内容的链接点,引领学生从数学的维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感知与领悟。

如一年级“数一数”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对简单的数字进行认知,但对于尚处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认识这些抽象的数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低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来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建立数字与具体实物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游戏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具体操作而言,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积木来搭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运用不同形态的积木,保障积木的美观与完整。而在学生完工之后,教师则要求学生对自己完成的积木进行观察,再数一数每一种积木的数量,并将不同类型的积木进行分类摆放。在随后的交流中,教师则组织学生运用积木积极配合自己数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开展数学练习。

只有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游戏过程中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快乐意识中尝试运用数学、思考数學,才能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铸造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形成的这种数学意识作为基础,学生认知的主动性才能得到真正地发挥,最终在游戏的浸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整合对比,在设置游戏中深化知识理解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墨守成规,只能完全依照教材内容的框架与套路亦步亦趋地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构建,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之中,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意识,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益,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深化巩固。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时,很多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知并不深刻,甚至有不少学生产生了质疑。为此,教师则组织学生开展了“分队夺宝”游戏,即设置“夺宝”游戏的情境,然后在三条路径上分别设置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形成的障碍图形,教师从班级中挑选了三名力气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别从这三条路径上攻关夺宝,选择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学生很快便拆除了障碍,夺得了宝物;而选择三角形作为障碍图形的学生,则迟迟拆除不了。由此,学生真正意识到三角形的确是相对稳定的图形。

小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阶段,而游戏本身就拥有鲜明可感的情境性。教师正是在游戏直观形象的场景下,让学生从内在意识中真正感受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这一认知,不是教师的直接灌输,也并非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真真切切源自学生对游戏过程的感知与领悟。

三、实践参与,在设置游戏中验证认知猜测

数学知识的习得不应该是教师的全盘传授,而应该是学生基于自身知识积累的大胆猜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验证学生的猜测,将学生的身心思维浸润在游戏情境之中,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为学生认知的融会贯通提供支撑。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圆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圆形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这样的游戏:教师选择了两个长短不一的跳绳,看谁圈画的地方大。有的学生选择一根短绳,让一位学生做圆心踩在绳子的一端,另一位学生拉着绳子的另一端绕圆周;有的学生则选择另一个长绳,做相同的动作。在游戏的对比之下,学生立即意识到长绳子所圈画出来的圆形面积更大,从而直接印证了半径是决定圆形面积大小的常量,这也为之后推理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基础。

教师没有将数学教学窄化为知识传授的层面,而是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形成自己的认知意见;随后,教师则借助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将自己的身心浸润在游戏中,自主观察、自主体悟,从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深切感受到圆形面积与半径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学生圆形面积的感知效果。

总而言之,将游戏设置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探寻其与游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以轻松愉悦的状态学习知识、渗透原理,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南港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圆形积木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
有趣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