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过程,启迪学生数学意识

2017-09-23王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春做题长方形

王芳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新目标的改革和深化,老师更加注重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而不单单只是注重教学的结果,老师要多加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注意对学生们数学意识的引导。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

为了改变传统的死板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们都在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可这些改变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改变学生对数学由来已久的印象,就要从意识上进行改变。有时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老师起着引导作用,这样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的数学意识会随之发生改变。

在教学二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因为学生还比较小,想象力不是很丰富,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副七巧板,上课伊始,我带领学生复习了一下之前认识的长方形,并提问学生:“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说:“他们都是对边相等的。”学生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又拿出课前准备的模型,这个模型是一个可以变形的长方形。之后,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大声说:“接下来我要让这个长方形变形,大家看一看它可以变成什么形状?”我拉扯长方形的两个对角,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候学生们都变得很好奇,我又接着说:“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新变出来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们观察了一会儿说:“它有四条边,四个角,但只有一组对边是相等的。”我说:“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基本上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找了出来,我又补充说明了一下。最后,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增强对平行四边形的意识,老师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印象。

學生准备了七巧板,就是创建了情境,让他们明白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后学生自己总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由被动转为主动,加深了学生们的数学意识。

二、画图辅助,数形结合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拥有的魅力就在于一个问题能用好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数形结合,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辅助,既能帮助学生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加强数学思维意识,又能让抽象的数学文字变成容易理解的数学图形。

在教学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伊始,我讲解道:“有时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只单单把题目完整的读下来就可以正确的做出来,有时候需要我们用一些辅助的办法帮助我们理解题目。比如说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画图的办法辅助我们做题。”随后,我把这节课要讲的题目写在了黑板上: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我又跟学生讲解到:“做这道题时,为了思维清晰,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比如这道题,可以画一条线代表小宁的,另外画一条线代表小春的,因为小春比小宁多12枚,所以多画出来的部分就是12枚,而剩下的就是小春和小宁一样多的邮票。”接下来,学生们纷纷用笔在练习本上画起了辅助图,并用了不同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

数字和图形两者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让图形辅助数字,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考方向。同时,在算题的过程中,根据图形的辅助,学生做题时的每一步都有了根据和方向,减少了做题时的错误率,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举例示范

数学的应用在生活当中是非常广泛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数学的知识点在生活当中也无处不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把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元、角、分”这一课时,为了方便学生们的理解,也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也体现在生活中,我在课堂上开了一个小小“商店”,在商店里有学生们喜欢的各种学习用品和玩具,但是学生们需要事先准备跟现实生活当中相似的玩具钞票。这样方便学生认识元、角、分等钱币。学生体验了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经过付钱和找钱的过程,对学生关于钱的换算和加减有了一定的锻炼,也让学生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在生活当中的运用。

联系生活,用生活中的事情作为案例不仅帮助了学生理解,更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数学意识开发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在引导的过程中善于动脑,自主学习,把数学变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而不单单只是一门学科。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天汾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春做题长方形
深深地爱着你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小春芽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秋叶
分类数 不出错
CROSSED PRODUCTS BY FINITE GROUP ACTIONS WITH CERTAIN TRACIAL ROKHLIN PROPERTY∗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