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影响因素
2017-09-23孙建祥
孙建祥
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存在着“双主体”,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媒体。同时,从地域的特点来看,乡村的初中学生和城区的初中学生相比,他们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还是存在的。笔者从乡村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考察影响乡村初中生德育提升的因素。
一、学习主体是影响乡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决定因素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发展性特征。我们所面对的初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未成熟的、要全面发展的主体,此时从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看,他们都还不完善,需要教育者通过教育加以促使其不断成长,直到成为一个逐步完善的主体。所以说,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的。二是主观能动性特征。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的。这种能动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主体反映客观事物是具有选择性的;另一方面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从理性进入实践,即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三是个体差异性特征。我们所面对的每个学生主体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他们之间是存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表现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都是有重大影响的。
二、学习媒体是影响乡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直接因素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媒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作为媒体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最直接的,这种直接不仅是知识传授方式的直接,还表现在教师态度对学生造成的直接影响。对于乡村初中的学生来讲,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师态度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显得更直接。
(一)教师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的消极态度,不但会引发一般学生的心理失衡或逆反情绪,同时会使受偏袒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受到孤立,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发展,让他们无法认清自己,不会正确对待自己。
(二)教师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1.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影响。进出校门下车推行,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温和坦诚而不是动辄发脾气,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品格、修养等方面。
2.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积极工作态度的教师让已形成不良学习态度的学生“无法逃避”“无处躲藏”,因为这类学生知道,他们是纵然有“万变的借口”也无法应对这种教师这一坚定“不变”的教学态度。
三、学习方法是影响乡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关键因素
对于乡村初中学生来讲,大多数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教师这根“拐棍”而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學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的各个学习环节上,凡采用具有独立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与其学习效果的相关程度都很高。但是,不同年级的相关点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不同年龄段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不同。因此,对于乡村初中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引导学生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环境是影响乡村初中生品德教育提升的重要因素
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人际环境等方面,学习环境对乡村初中生学习的影响主要是由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程度来表现的。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再加上每个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环境不同,因此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就不同,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农村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必须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岗埠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