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式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2017-09-23黄芬常峰王霞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情评分

黄芬 常峰 王霞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1

循环式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黄芬 常峰 王霞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1

目的研究循环式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PDCA 循环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行予PDCA 循环护理方法是能够有效提高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慢性乙型肝炎;PDCA循环护理;生存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以患者乙肝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传染性很高,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通常超过半年以上,发病时间不固定。患有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通常会有腹胀、呕吐、恶心、恐惧等症状反应,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主要功能器官会出现持续性异常病变[1]。临床上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多以药物进行控制,同时配合护理模式,帮助患者缓解病情,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我院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行 PDCA 循环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0.1±10.3)岁;观察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9.1±18.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内容设计主要基本护理操作、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PDCA循环护理。详情如下:

1.2.1 计划阶段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恢复可能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涉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等。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状况不能及时有效的实行个性化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病情治疗被延误,加重了病情发展,进而造成负面情绪激发,影响患者恢复速度。患者因素主要表现在未能对自身疾病更好的认识,导致潜在的负面情绪存在,对病情恢复形成屏障。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有歧视行为,进而造成患者心理压力承受过大,情绪波动,影响病情恢复。

1.2.2 实施过程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及健康教育宣导,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更加的认识,以便消除患者心理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讲解一些病情治疗成功的患者,帮助患者更好的克服心理负面情绪,从而更加的配合护理工作治疗。护理人员平时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增进护患关系,同时倡导社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快速恢复。

1.2.3 检查及处理 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将PDCA循环护理策略充分落实。通过PDCA循环护理的原则,对患者检查的结果和实际护理状况想结合,进而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实施护理。

1.3 评判指标 通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通过生存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涉及内容包括患者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生存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差(±s)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例数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 身体功能 情绪功能 总体生存观察组对照组45 45 2.58±1.6 1.74±0.2 t值P 4.390<0.05 2.89±1.1 1.78±0.7 7.173<0.05 2.56±0.9 1.35±0.4 10.352<0.05 2.69±0.9 1.47±0.6 9.504<0.05 4.99±1.1 3.43±0.2 11.757<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该病传染性非常强,当患有该病必须马上接受治疗,治疗时间通常比较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因社会歧视,导致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同时精神压力逐渐增大,非常容易影响患者正常治疗及预期病情疗效[2]。因此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的治疗的同时对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视。PDCA 循环护理将护理工作分成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是个部分,将每个环节科学的结合,护理整个过程中连续循环,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可证实,与常规护理相比,PDCA 循环护理更具科学有效性,护理效果也更明显,是能够可有效改善患者角色功能、社会能力、机体功能及情绪管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总体生存评分更高,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3]。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行PDCA 循环护理是能够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翟小荣.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J].当代医学,2014,(33):106-107.

[2]颜明.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206-206.

[3]张秀珍,刘晓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8): 225-226.

R473.5

A

1672-5018(2017)03-130-01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情评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计算机辅助口试评分稳定性历时研究
——以PRETCO口试为例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分步增值评分——提高主观题评分质量的有效方法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