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

2017-09-22钱梦缘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缺失人文精神职业院校

钱梦缘

摘要: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在当代中国走向了迷失。尤其号称推行素质教育的职业院校,也舍本求末地将人性工具化,扼杀理性,放弃了教育的超越性,走向人文精神的缺失。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缺失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17-03

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人类摆脱宗教神话的禁锢到文艺复兴对异化人性的恢复,再到20世纪初以批判科学主义为结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人文精神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生产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气候变暖、厄尔尼诺、雾霾等生态环境的危机;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精神信仰的缺失、道德领域的冷漠、人际情感的淡化,“物质女孩”“物欲症”正在成为流行病症;甚至连被人们视为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的学校,有些也已成了实利的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1]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学技术继续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缺失只能将科学技术引向人类自毁性的灾难。缺乏人文精神的学校如何承担得起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一个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的人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如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关于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界说众说纷纭,学者王一川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2]学者许苏民认为,“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对于‘人之异于禽兽而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第二,对于建立在个体精神原则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每一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力的珍视;第三,对于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我发展的珍视。”[3]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包含三个元素:一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二是理性,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真理的思考,也即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即宗教精神。

以上观点共同认为人文精神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指向对人的尊重,包含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主要从周国平先生所讲的人文精神的三个维度来看现代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当今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社会性人文精神缺失的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缺失有其独特性。

(一)人性的工具化

职业院校以直接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职业技能的强化。其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人”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向。因此,各类以培养技能为目的的活动影响了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沦落为技能本位的工具人的生产、实用本位的课程设置、功利本位的职业人的培养。

例如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其促进技能提升的宏观设计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挥棒。但事实是,大多数的职业院校为了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采取了组建专门团队,抽调精英教师,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专项单一的技能训练的模式进行。参加竞赛的学生只练习参赛的技能,其他学科全部放弃(至少在备赛到参赛的时间段内);指导竞赛的精英教师可以只指导竞赛而不给其他学生上课。这里的“人”都已经变成了功利主义取向的工具人。对参赛教师或学生而言,他们得到的“尊重”都是建立在获奖的基础之上;而未参赛的教师和学生,从公平和资源分配的角度已经丧失了被尊重的价值。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被目标化,变成追逐欲望的手段。在此背景下,人本主义被工具化,人文精神荡然无存。

(二)理性的扼杀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认为,科学精神包含两个要素,即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理性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研究的动力。而纵观我们的职业院校,以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强化为特征的教学完全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好奇心,无暇理会学生的兴趣培养,以统一的考核标准如学业水平测试来衡量学生的各项水平。这与大生产化的工厂没有什么区别,不管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水平、天赋如何,都将根据统一的出厂规格进行生产和改造,学生成为清一色的“标准规格”的“产品”。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标准规格”往往还是过时的、不符合行业要求的“规格”。部分学校仍然采用几年前编写的教材,其中的技術和软件现实中已经淘汰,而学校仍在教授,全然丧失了时代特征。受制于统一考试和“出厂标准”的学校,再无精力对新学科进行开发和实践。更有甚者,某职业院校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获奖学生选手,工作后却被西门子公司淘汰,因为技能大赛的标准和真正的行业要求相差甚远,证书仅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践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学生只是一种产品、一种装载知识和技能的容器。其本身的好奇心与钻研精神即理性完全被扼杀。

(三)超越性的虚设

周国平先生认为,人文精神的超越性也即广义的宗教精神。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意义,即寻找人的信仰。在此意义上,人文精神也是一种信仰教育、灵魂教育。灵魂教育包含着情感和意志的教育,对应到学校,表现为德育和美育。

诚然,在国家的宏观规划与推动下,现代职业院校不同程度地重视了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然而,就德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的教学来说,存在着教师非专业化(任意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担任德育课教学)、教学地位边缘化(德育课的基础性地位未被重视,处于公共基础课的边缘)、教学目标功利化(考试及格就行,不注重学生的德性生长)、教学内容教条化(认为德育就是规范的灌输,是杜威所说的“关于道德的知识”)、教学结果虚无化(考试结束后学校教授的德育知识也随之消散,德育原应实现的信仰教育在信仰的缺失面前却无能为力)。作为情感教育主要途径的德育教学其实没有承担起应有的担当。endprint

在各校狂热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也发现了技能核心的痕迹。所谓的校园文化不过是技术的展示、作品的陈列;极少数学校“提炼”或标榜出自己的学校精神,而这些学校精神大多与实际工作没有关联,文化归文化,工作归工作,完全是两张皮。笔者曾在一所技工学校看到“做外表优雅、內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情趣恬雅、气质高雅的高素质技工”的标语,总不免有种明珠暗投的错觉。不少学校的建筑名称、道路名称与校园定位格格不入,更有甚者,有高职校直接将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贴到了墙上。此类为形式而形式、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再说美育。2014年国家在职业院校推行的公共艺术教学似乎把美育推向了前台。而现实是美育在学校中一直存在却始终未被重视,更有人认为美育就是唱唱歌、画画画这么简单。与学校美育弱化相反的是家长们对艺术教育的狂热,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孩子报各类音乐美术器乐书法类的艺术班,将艺术功利化为升学的助手、就业的敲门砖。这种歪曲的、功利化的美育不仅起不到造就灵魂的效果,反而恶化了美育的环境、破灭了儿童追求美的幻想。

我们不得不提到陶行知倡导的“真善美”的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而这样的人文性校园文化是以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与“真善美合一”“知情意合一”“教学做合一”相一致的对“真善美的人格”的塑造。他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教育的灵魂。教育有了灵魂,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教育。

怀特海说:“在古代的学园里,哲学家们向弟子传授的是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卑微的目的是教授各种科目,这标志着教育的失败。”以就业甚至金钱为目的的卑微的职业教育,在此意义上是否是更加失败的典型。

将智育限于知识,德育限于规范,美育限于技能,都是舍本求末。智育对应着理性,美育和德育对应着灵魂。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职业院校要贯彻人文精神,需将目标定位为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这才是成功的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也不能背离教育的超越性,做到如鲁洁教授所说的“使人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于现实。培养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人,超越意识与超越能力相统一的人,这才是教育之宗旨。”

参考文献:

[1]A. J. 汤因比,等.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J].文艺评论,1994(5).

[3]许苏民.人文精神论纲[J].学习与探索,1995(5).

[4]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

责任编辑:许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缺失人文精神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