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动画专业学生艺术修养重要性的研究

2017-09-22唐雍容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动画专业高职学生

唐雍容

摘要:近几年,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培养动画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性,即我们说的“技”,因而往往忽略了“艺”。那么,动画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能否撇开“艺”而只谈“技”呢,显然这是不可行的。本文分析了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提高动画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动画专业;艺术性提升;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08C-0020-03

一、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都是从初中毕业,进入高职学校。因此,这批学生在生理与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状态下就要选择今后自己所要从事的专业,此时的选择基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别是动画专业的高职学生,多数是因为爱看动画、玩游戏这个兴趣点而选择这个专业,但事实是他们对动画专业并不了解,也缺乏最基本的绘画技能,这就需要专业老师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优势与缺点因材施教。

(一)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优势

1.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

高职学生从初中毕业进入高职院校,普遍年龄在十六、十七岁,在此之前学习的都是文化课程,对动画专业这个领域的了解犹如一张白纸,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同时,选择动画专业的学生多数都对动漫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与他人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专业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从专业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状态。

2.对自己有较早的专业定位

专业的选择通常关系到今后职业方向。动画专业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与专业技能培养。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比大学里动画专业的学生更早接触动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及早地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二)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缺点

1.缺乏扎实的艺术修养与美术功底

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专业之前并没有受过特殊的美术训练,普遍缺乏美术基础,对素描、色彩、透视一无所知。艺术修养方面更是几乎为零,又因为年龄尚小,接受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就不能讲解太深刻的内容,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2.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耐力

大多数选择动漫专业的高职学生源于对动漫的爱好与兴趣,但他们对动画专业却一点也不了解,以为学习动画就如他们平时看动画、玩游戏那样轻松,充满趣味性。而当他们真正进入到动画专业的学习时才发现这个看似轻松有趣的专业其实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轻松,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不容易,且十分复杂,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与汗水。部分学生无法沉静下来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与干扰,这也是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现象之一。

二、艺术修养对动画专业高职学生产生的影响

“艺术”这个词汇在人类史上最初是“技术”的代表,早期人类将手工艺者统称为“工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将“艺术”与“技术”分开,也就有了“艺术家”与“工匠”的分别。至此,有人不禁要问,高职类的学生不正是要培养他们“工匠”的精神吗?其实,这里的“工匠”精神指的是钻研的精神,这与培养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不冲突,相反,提高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反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对专业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更是拓宽了学生们今后的就业范围。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

艺术最终的目的是使人产生美,这就要求从事与艺术相关的人群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对美的审判即是否能判断一件事物是美还是丑,这对一名从事动画专业学习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认为,只要是流行的就是美的。是的,人类的审美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我们看到唐朝对美的理解与宋朝对美的理解大不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审美标准不会改变。如“死亡重金属”,这是重金属音乐的流派之一,起源并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类音乐中充斥着血腥残暴,表现形式恐怖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种曾经流行一时的音乐能被称为美吗?倘若分不清美丑,而只是盲目的跟风,很容易造成将审美价值观的扭曲。

现在的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艺术理论知识,缺乏艺术修养,因此他们在对“美”的评判中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一个缺乏审美能力的动漫专业学生而言,即使有扎实的“技术”,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工匠”而已。

(二)审美情趣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的制作能力

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学生更侧重于“技术”的制作,但是没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学生的“技术”也是难以培养的。审美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对制作者制作技能的考验。动画制作的过程非常繁琐复杂,并且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这就需要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环节的制作者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以最基本的“修线”为例,线条也有其独特的美,在修线的过程中,制作者并不是单一的将一根根线条组合起来,而是在组合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何将这些线条富有表现力,这就需要制作者具备一定的审美标准了。如果是参与“修型”这一环节的制作者,面对其审美的要求又要更高一些,因为原画师的职责是在绘制分解动作的图纸上将每一个动作表达清楚即可,绘制的画稿中并不会完全按人设把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来,有的画稿甚至就如草稿一般,这时的修型师就要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把每张原画稿中的角色动作勾勒清楚,还要与角色原型完全一致。综上所述,艺术修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执行能力。

(三)创造力的激发促使学生具有核心竞争力

艺术修养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创造力的“技术”是苍白的、缺乏生命力的。学生选择动画专业,除了自身热爱这个专业,同时也是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或者进一所优秀的大学继续深造,那么,在五年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什么呢?应该是“核心竞争力”,这其中就不能缺乏对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又离不开艺术的灌溉。我国优秀的动画片都是从艺术中产生灵感,借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再次的创造,如《小蝌蚪找妈妈》,借用了中国国画艺术;《猪八戒吃西瓜》借用了民间剪纸艺术;《大闹天宫》借用了中國京剧艺术等。所以,我们在培养高职动画专业学生时,要培养他们具有“创造力的技术”。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就业的选择面可以扩展到与动画相关的各个行业当中,如影视公司、动画公司、互联网公司等,从事后期剪辑师、动效师、视觉设计师、插画师等工作。endprint

三、高职校提高动画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方法

(一)开设艺术类课程

开设艺术课程,是让高职动画专业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提升审美情趣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当然,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定位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学里动画专业学习的一套系统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所以在课程开设方面也要因地制宜。

1.必修课程。对于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高职生还是大学生,最基础的《素描》《色彩》课程是必修课程。在动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跟“画”有关,即使是进入到计算机时代,出现了三维动画,也需要动画制作者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因此,造型能力和色彩能力是每一个动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没有系统学过素描、色彩,就如房屋没有地基,如何能往下深入学习。《创意素描》,这是在学习了素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门课程。让学生根据一到二三個实物,通过想象,运用夸张、变形、加减等手法进行的创意性速写。《艺术概论》,了解美的起源、艺术的起源、艺术的类别、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欣赏与创作等,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课程。《三大构成》,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组成,通过对形式、色彩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的构成定律。

2.选修课程。《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这两门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了解中西方艺术的起源、发展,通过名画欣赏,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及对“美”的追求。这类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审美的同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课外实践活动

1.艺术类知识讲座。通过邀请一些艺术家或企业优秀的设计者来学校开展艺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接触各类艺术风格,并且实时地了解当下社会行情,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自己所擅长的能力来规划今后的就业方向。

2.让学生适当地走出校门,走进各类展览馆。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由课本及老师的传授而来,鼓励学生多走进展览馆,直接面对艺术作品,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3.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让学生的课程作业或者平时的绘画作品在学校中进行展览,可以提高被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美、对艺术的探究,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动画专业原本开设在艺术类的大学中,随着动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动漫爱好群体在国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培养方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大学里的课程设置,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培养方向来制定一套符合高职动画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动画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因此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来奠定自己的专业技能。

责任编辑:许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动画专业高职学生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