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言磨蚀现象

2017-09-21沈仲璇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6期
关键词:习得语言

沈仲璇

摘要: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多门的外语知识,而当我们在某一时间段内频繁使用外语时,就很容易对自己熟悉的母语或者第一外语产生语言磨蚀现象。身为语言专业的学习者,作者本身就经历了或者经历着语言的磨蚀,所以本文将从作者自身的经历出发,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对语言磨蚀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做出分析,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语言;磨蚀;习得

一、术语解释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bution,亦称语言损耗,简称“语蚀”,LA),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原因使用的减少或停止,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语蚀理论认为,语言习得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的一面,也包括丧失、磨蚀的一面;不仅有上升、发展的一面,也有僵化,退化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是制约外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习得理论,关于语言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1982年由Freed和Lambert编辑的《语言技能的丧失》标志着语言模式研究的真正开始。此后30年间,语言学家从多个层面对语言磨蚀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展开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外语磨蚀解释框架,如:激活阀值假设,干扰解释和处理资料减少假设等;出版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探明了外语磨蚀的一些影响因素,明确了受蚀语言要素的主要特点和完善了系列的外语磨蚀检测方法。

语言磨蚀的情况分为好多种。当人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并且因此导致母语疏于使用时,就有可能发生第一语言磨蚀。比如,你的母语是中文,去年开始学英文,并且参加了一个暑假全英文环境的夏令营;在那两个月里,他只讲英文。夏令营结束的时候,你可能发现在日常的对话中,中文的某些词语可能会短暂地想不起来了。有时候,会讲两门或更多语言的人,也會经历第二语言磨蚀。比如,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第二外语,那么在学习完第二外语之后,就会发现其对英语也产生了一定的磨蚀,特别是当第二外语跟第一外语属于同一个语系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明显,我们会在下一部分详细讲到。和第一语言磨蚀相比,第二语言磨蚀可能发生地更快、也更彻底。

有些时候,哪怕没有另一门语言的影响,也会发生语言退化,但是我们一般不将这种退化称为磨蚀。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的原型,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吵架,而被遗弃在南美洲的一个小岛上长达四年多。四年无人交流的生活还是让他的语言能力严重退化,以致于四年后刚获救时,他说的英语让人很难听懂。

二、生活中语言磨蚀的表现

如果在学习英语之外,你还学习了其它的外语,那下面的几种表现你一定不陌生:以前能脱口而出的英语单词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原本可以熟练发出来的某些因素,现在常常发错;曾经很熟悉的表达,现在说出来却被人说不地道.....这些感觉就好像自己学的前一门语言已经“生锈”了。如果有以上的表现,那表明你的语言正在经历磨蚀。

如果你的二外是日语,那再学习完日语之后,再说英语就会习惯不带主语;如果你的二外是德语,那么你会经常分不清英语动词的词尾有没有e;如果你的二外是法语,那么你现在看到英语动词带有tre的都会有冲动要发出咳痰的声音。作者作为一个二外为法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学习法语的时候,这种语言磨蚀现象尤其明显,经常看到一个英语单词会不自觉地用法语发音把它发出来,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常会条件反射的想它的阴阳性或者在默写单词的时候末尾加上e,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庆幸的是因为英语法语的语法相差不大,才没有让语法产生混淆。

三、更容易发生磨蚀的部分

前面说到,语言磨蚀会发生在词汇、句法、语音等层面。那么究竟哪个方面更容易发生磨蚀呢?

词汇方面,学了许多外语,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中国人或者习惯了用外语进行对话工作的人,也常常会想不起某个词的中文怎么说。

句法方面,学习接触英文太久的人讲中文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带着“翻译腔”,让人觉得他说的中文不地道,听起来怪怪的。比如,翻译大家金岳霖曾经提到过他的中文很蹩脚,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用英文思考、写作了。再比如,余光中曾经批判过中国人写中文,越来越喜欢用“当......的时候”这样的句型,这其实是受到了英文的影响。

不过,这些母语者说出来的中文句子,哪怕有些奇怪,也不会出大错。

而语音方面,所有中文母语的人,无论在国外呆了多少年,也绝对不会在有拼音的情况下,忘记某个中文单词怎么发音。

而语言的磨蚀,一般会发生在口音上。比如,一个上海人,可能因为搬到北京很久,上海口音慢慢减弱,北京口音却越来越重。再比如,一个美国小孩,跟着父母移民到法国去,可能也会慢慢失去美国口音转而成为法国口音。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磨蚀更容易发生在词汇上,其次是句法上;语音方面是最不容易发生磨蚀的。这是因为,语音习得发生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与神经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从小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形成了稳定而坚固的语音系统。母语的语音在成年之后,几乎不会再受到特别大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两门语言的词汇,句法之间更容易发生影响和互动。

四、引起语言磨蚀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不同的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汉藏语系内的语言容易相互影响,比如汉语为母语者的人在学习日语这门语言时会轻松一些,因为它们的词汇和发音有共同的地方;同样,我们知道外国人常常一人可以说三四门甚至四五门不同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等等等,因为这些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发音,词汇,语法都有极高的相似性。作者作为二语是法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初学法语期间,也常常被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所影响到,发生语言之间的混淆和磨蚀。

第二个可能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是语言规则的复杂程度。总的来说,越复杂的语言越容易受到简单语言的磨蚀,向着更简单的语言方面去转变。但我们知道,语言的复杂程度怎样去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两门语言可能在每个方面的复杂程度都有所不同。可能这门语言在词汇上简单,语法上复杂;另一门语言在语法上复杂,语音上简单等等。比如,学过法语的人都知道,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所有的名词都要分阴阳性。因此法语的指示代词,由于涉及性别和距离远近等因素,要比英语的更加复杂。在英语里,指示代词的单数单数形式三种:this,that。但在法语里,指示代词要根据后面单词的阴阳性,单复数,距离等做出相应的变化,分为简单指示代词和复合指示代词,简单指示代词不能单用,必须搭配介词DE或者充当形容词的过去分词使用,复合指示代词也有自己使用的语法规则。法语的语法总的来说有16种,相对于英语而言,显然要精确复杂的多,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文献要用法语书写的原因。因此,法语-英语的双语儿童,在平常说法语的时候,也可能趋向于使用更简单的代词系统。不止法语,在印欧语系的所有语言中,英语是最简单的语言,其他西语都有向英语趋近的趋势。endprint

同样,这个道理放在多门语言的学习者身上也好理解。比如,初学英语或者英语基础不好的中国人,在口语中常常混淆“she/he”,因为在汉语里,只用一个“Ta”就可以取代。如果法语学习者一段时间内没有接触法语,可能会突然忘了法语某些名词的阴阳性和指示代词及语法规则有哪些,但是就算一段时间内没接触英语,也不会忘记英语的this/that/these/those的用法,因为它们实在简单又好记。

也就是说,如果这门语言所在的语言体系内有更为简单易记的另一门语言,且学习者也有所接触,那么这门语言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被那门简单的语言磨蚀。

五、语码转换和语言磨蚀的区别

语码转换与语言磨蚀息息相关。首先,语码转换是语言磨蚀的一种表现;同时,前者也是研究、追踪后者发展过程的证据之一。但有的时候,一门语言的一个方面看起来好像发生了磨蚀,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还没有完全习得。

比如,有的人在高中毕业就留学国外。他要说“结课论文”这个单词的时候,会自然的使用“paper/thesis”这两个词,可能没法一下子想起来中文应该怎么说。这并不代表她的中文磨蚀了,只是因为在之前他的中文学习环境里,从未出现过“结课论文”这个专业术语。同样在语音、句法等层面,也要注意这样的区别。比如,小明同时学习了法语和英语,弄混了一些语法或者发音的用法。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这方面的语言知识,他根本就没有完全习得,并不一定就是发生了语言磨蚀。

六、如何避免语言的磨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除去不可控的因素外,没学会的语言知识更容易受到磨蚀。为了减少这种原因导致的磨蚀,我们可以先全身心学习好一门语言,在一门语言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起码在语言体系清晰且坚固的建立在你的脑海中之后,再开始学习新的语言。

另外一个导致发生语言磨蚀的原因,是疏于使用。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将自己暴露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之下。现在的媒体资源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看外语类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让自己常常接触到这门语言。哪怕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也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接触和使用,孰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语言磨蚀是每个语言学习者都会遇到的情况,不论语言掌握的能力大小。只有踏实学好每一门语言,在脑海中架构起一套清晰的语言体系,才能更好的区分运用不同的语言而不至于混淆,最大程度的避免语言磨蚀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ook,Vivian.2003.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H.H.Stern.1999.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of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Lambert, R.& Freed, B.1982.The Loss of Languages Skills[M].Ravley, Mass:Newburry House.

[4]Schmid,Monika S.& de Bot, Kees.2004.“Language Attrition”.In:Th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210-234.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5]Waas, M.1996.Language Attrition Downunder[M].Frankfurt:Peter Lang.

[6]蔡寒松,周榕.語言损耗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4):924:926.

[7]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50-54.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得语言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让学生在转换中穿越语言的丛林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寻找“言”“意”之间的慢思维
英语报刊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