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09-21蒋琴儿徐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蒋琴儿 徐晴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背景下,诸多国內高校积极开展“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积极营造“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浓郁氛围,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中外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一支由中外教师组成的、多专业协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以及积极探索中外学生的“融合”发展模式,在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实施过程。从实施难度看,“中外融合”的科研国际化实现难度最高,其次是如何提高国內学生的出国率。“融合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机配合与政策支持,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与平台是“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国际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国际化;国际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110-04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基础上,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高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等相结合,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共同认可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国际化、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学分及学历文凭的国际化”(NASFA,2010、2011)。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现实地摆在每一所高校和各国政府的面前,区别在于是主动、有序地迎接挑战,还是被动应付(Edwards,2007)。教育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政府和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随着全球知识网络的不断延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主体逐渐由“国家,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院校协作型”,进而发展为“院校主导型”(陈伟、肖丰,2011)。但是,无论哪个层面的国际化建设,都必须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落脚点,以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教学手段、学生生源等为重要建设途径。国际化专业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为高校积极探索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现本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强化留学生教育提供新途径。国际化专业的选择应首选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易与国际接轨和交流的专业,或选择与国际相关领域联系紧密、交流密切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最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用经济学专业,是国内诸多高校首选开展国际化专业试点建设的主要专业之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卷入世界市场的要素规模和深度迅速增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蔡宏波、蒙英华,2013)。国际化专业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如何结合国际化专业建设要求,加快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競争力,是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些学者分别从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国际化教学手段等单个视角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与途径进行了研究。任一国际化指标的提高,都会像抓住纲领一样带动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显著进步。尽管这些指标均有一定的指向,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何勤、陶秋燕(2013)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从专业人手,整体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整体性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通过组建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探索中外教师共同授课模式,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融合的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房红、孙艳(2011)从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和就业国际化三方面构建了经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但将上述指标“融合”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还比较少。根据对国内外近40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专业建设的网络调研、电话访谈和走访,结合对外经贸相关部门的实地调研,借鉴国内高校国际化专业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某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出了“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在加强教师、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基础上,着力打造“融合的”的由中外师资共同组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培育国际化教学团队与骨干,提升中外师资的国际化教学能力,带动国际化科研能力的提升;修订完善“融合的”的既能与国外高校对接、又能凸显区域发展特点、贴现本校特色的,且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提高双语授课和全外文授课课程的比重的质量;加强国内学生与海外留学生的“融合”发展。经过三年期的建设,各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明显的成效。

二、具体成效

(一)明确了“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目标与特色定位

作为高校国际化发展自上而下,再由下向上的螺旋上升过程的重要节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每个专业教师的积极加入。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与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与方法,直接影响国际化政策、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汪霞,2010)。学院领导亲自督查落实国际化专业建设的相关工作,将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门直接挂靠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而为专业教师正确树立留学生教育观念、加强国内学生国际化、与国外高校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调整规划、增加认可、提供机会、促进体验等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出台相应的内部激励政策,在教师年度考核、教学业绩评价、职称评审、国内外进修与学习等方面向国际化水平提升较快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政策倾斜。将是否具有海外留学6个月以上经历、在国外期刊上是否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是否主持或参与过国际合作项目、是否已具有开设双语或全英文课程经历等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考核指标,进一步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二)初步形成了“中外融合”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重中之重,建立起一支由中外教师组成的、多专业协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国际化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与保障。按照贸易与经济类专业的国家标准,建立起一支人数逾10人的由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外教师共同组成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包括海外兼职教授、外籍专职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和访学背景的中国教师。保证春、秋两学期均有海外兼职教授和外籍专业教师承担全英文专业核心课3~4门,为他们配备“一对一”的中国教师担任助教,既帮助他们适应本校教学管理与沟通的要求,又有助于开拓中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外语授课能力和国际化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能力。鼓励中国教师新开双语课程或将双语授课基础较好的课程升级为全外文授课。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本校经管学院、国际学院以及非洲农林研究院等部门的支持,采用引导式、自上而下式、辐射式等方法,吸引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外语水平高的优秀师资,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类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采用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授课,使双语和全英文授课课程覆盖到大类平台课程与专业课程,从单专业辐射到多专业。endprint

(三)强化了国际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差异化能力培养

国际化课程体系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国际化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国际化课程的多少决定着留学生规模和质量的高低。按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专门设计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基于能力培养的“鱼骨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设置了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课程体系至少包含了四类课程,具体包括:具有“全球化”和“通用性”的国际通识课程、外经贸领域新兴课程、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研究课程,以及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力争课程体系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特别是外经贸行业新兴业态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特定需求,并与省内外高校形成一定的差异化培养。专门制定了外国留学生培养方案,全日制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内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层面完全实施对接,相辅相成,提升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吸引力。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可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可以实现共同授课、不同考核。留学生可以编入国内本科生班就读,也可以采用单独开班方式,以适应不同年级不同数量的留学生教学之用。在留学生单独开班的情况下,中国学生也可以选择加入留学生班修课。全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更改了部分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的学分设置,以便于与国外高校的商科专业、经济学专业直接对接,满足国、内外访学生(交换生)的学分互认和访学交流要求,有利于与海外合作院校进行联合培养。中国学生出国读研、访学比例稳中有升。每年有近20%的国内学生选择出国访学与交流,毕业生出国读研占比稳居10%以上,而且有多名学生获得50%、30%不等的国外奖学金。

(四)强化了“中外融合”的国际化课程建设

同一门基础课、专业课基本形成中文、双语、全英文不同授课模式,适应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需求。按照国际认可的课程标准,重点建好11门国际通识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商务管理、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公司金融和跨文化沟通管理;2门外经贸领域新兴课程,具体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2门与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研究课程,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专题与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以及5门本校特色课程。协调处理好不同课程间的交叉重复内容,在课程中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内容,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以及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等,特别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外经贸领域新兴业态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化教学内容。按照外语能力培养应遵循连贯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构筑递进式的从双语教学到全英语教学示范模式,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逐步加大全外语授课和双语授课课程的比重。在采用双语教学时,结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英语水平的总体情况掌握,采用“保持型”、“浸入式”、“渐进式”等不同的雙语授课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国际化专业建设外语学习“八学期”不断线的要求、提升国内学生的外语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又为开设外国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班奠定了较好的课程建设基础。

(五)积极探索中外学生“融合”的发展途径

学生国际化以大学生的国际自由移动为具体的反映指标,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派遣学生出国短期进修或深造、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及国外就业等。大学生的国际自由移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体现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专业专门成立了导师一国际化骨干教师一班主任一专业负责人一学科带头人的国际化专业教学团队,对学生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为中外学生配备导师,组织开展中外学生结对制。在低年级段,注重国际化氛围的营造和对学生国际化意识的培育。指定本专业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师担当班主任,加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引导、协助解决学生的相关困惑。在高年级段,注重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能力提升,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鼓励中外学生组建共同的学习小组,通过OralPresentation、课程英语小论文、学科竞赛、担当导师科研助手、组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使中外学生活动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中外学生优势互补,有力提高了“融合”的中外学生国际化水平。中外学生一起参加学科竞赛,成绩斐然。

三、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

(一)“中外融合”科研国际化水平提升难度最高,其次是国内学生出国率

从实施难易程度看,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等国际化指标提升均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本专业国内教师出国访学、到国内高校进修、到行业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高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授课的教师学评教评分基本能位于学院前30%。从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看,按照浙江省“十二五”国际化专业的验收指标,国内学生出国率要达到40%,外国留学生占比要达到30%以上。根据本校本专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留学生指标实现基本没问题,但国内学生出国率指标,因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国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规模限制,尚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专业教师近三年在出国英语培训、国内外高校访学进修和行业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全英文或双语授课备课等方面付诸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科研整体有所下滑。尽管已尝试开展申报国际合作项目、撰写全英文学术论文,但离实现“中外融合”的国际化科研目标水平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有机配合与政策支持

主要职能部门包括国际学院、国际合作处、教务处、研究生处、人事处、招生办及各个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公管处、保卫处和计财处等。这些职能部门作为实现高校国际化目标的关键节点,没有形成“整体一盘棋”概念,各节点间相互独立,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承担“融合式”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单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各部门间的沟通,在学生出国交流、国际化师资培养等方面需要参与全校层面的激烈竞争和学校政策的单方制约。在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与培训、推动学生出国访学交流、主办或承办国际(区域)学术会议、邀请海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资金约束,亟待学校学院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予以支持和扩大影响。

(三)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与平台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与平台是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的重要依托。高校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办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业绩。但从某一具体专业的适用性看,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存在影响力小、宣传度不够、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的出国交流要求,而且指标竞争激烈。最佳办法是在加强学校各部门协同的基础上,强化学院、专业的主导职能,积极开拓适合本专业的国外合作特色办学项目,建立学院或本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本科、硕士点两个层面,争取获得教育部认可。同时,与海外高校合作,直接吸收外国留学生,进一步拓宽海外留学生生源,吸引更优质的留学生。

[责任编辑:盛暑寒]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
以信息化和国际化构建现代终身学习体系
国际教育交流开启文化理解之窗
打造中巴教育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
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
以文化特色吸引国际学生以开放姿态促进教育交流
创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试验新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