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门诊护士护患纠纷认识,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2017-09-21顾伟红
顾伟红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接受检查、诊疗、预防保健的主要场所,更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门诊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个就医过程。门诊每天人流量大,病人病情复杂,就诊时间相对集中,随机性强,加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性也越来越高,门诊护士工作稍有疏忽极易导致病人不满,就会产生护患矛盾。因此,我们不但要有极大的耐心,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谦虚礼让。
一、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
1.护患角色模糊及双方期望过高 护患双方角色不明是造成护患矛盾的首位因素,特别是护理模式从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的时期,更容易发生因护患角色不明而引起的护患矛盾。
2.意识淡薄,缺乏沟通技巧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院的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護士服务态度欠佳,语言生冷,对病人反复询问不耐烦,甚至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都会引起病人的误解,以至引发矛盾。
3.候诊时间长,对医院不信任 门诊每天人流量大,对就诊过程造成了一定压力。有些病人因疾病的折磨而急盼尽快得到治疗,而表现为急躁易怒,极易产生不满情绪,一旦等待时间过长就会埋怨护士,从而引发纠纷。
4.护理操作失误及权益差异的影响 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都必须认真执行。业务的生疏、操作的不规范、缺乏工作经验、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等原因都会引发各种护患矛盾。
5.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护士的法律意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需求。部分低年资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患者的权利不够重视,从而引起护患矛盾。
二、护患纠纷化解技巧
1.技能培训 可采取老带新方式,由高年资护士带领新护士熟悉工作环境,指导各项专业操作,指出工作上不足之处,提高护理技巧,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理论学习 在护士长带领下,每月举行一次门诊护士沟通技巧培训,可聘请行内专家能手、礼仪老师授课,深入讲解如何向患者传递相关信息,并且针对产生的矛盾做出化解的方法。
3.案列分析 通过具体的案例找出存在的问题,作出最佳的处理方案,举一反三,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避免同类护理差错的发生。
4.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
4.1 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 。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做到正确分诊、挂号,为候诊病人做好健康宣教,以减少在候诊过程中出错,从根本上提高优质服务。护士娴熟的操作技能,能稳、快、准、好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更好的服务患者。
4.2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了解详细病情,仔细观察,捕捉病情的相关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有效减少就诊环节。
4.3 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尽可能消除患者顾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耐心与患者交流沟通,消除紧张情绪,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4 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 。 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遇挫折不灰心,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沉着应对各种护理工作,虚心学习新方法和新技术,取众之长,补己之短,与护理同仁多交流经验,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4.5 具备丰富的情感感染力 。护士积极情绪对病人有强烈的感染力,当病人因自己的病情变化感到惶恐不安时,护士的激励与解释,坚定的目光与果断的行为,会使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镇定作用,消除其紧张与恐惧。
小结:护理工作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项崇高而神圣的职责,他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和社会的安定局面。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优化服务态度,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才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赵伟 提高门诊分诊和导诊护士素质,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中外医疗[J] 2012.04.188
李齐 对门诊护理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35).87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