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
2017-09-21胡广友
胡广友
摘 要: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初中的数学教学扩充了很多抽象的知识。很多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适应不了这样的数学生活,进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由于一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某些问题,导致现在一些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不是非常理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在的教学方法亟须改革,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转化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进行简明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
初中数学是现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反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必须采取有用的教学方法,从源头来改变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要进行教学氛围的创设,老师应该采取兴趣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
一、在数学课堂中使用趣味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趣味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如果在学习的时候有了极大的积极性,充分调整自己的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的兴趣提不上来,就会使学习效率不高进而導致数学成绩提不上来。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全神贯注,甚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废寝忘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很多学生反映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阻碍,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便无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很难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非常重要,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地参与到思考中。其次,兴趣教学法还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和质疑的学习习惯。而兴趣教学法就是将学生作为主导,教师要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塑造开放型课堂。以气氛带动学习,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能够大胆提出疑问,而且对教师讲学和教材内容质疑,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初中数学中施行趣味教学法的措施
(一)以游戏丰富教学内容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学科知识较为抽象,知识点晦涩难懂,现在众多初中数学老师反映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没有兴趣。要想在课改过程中彻底改变这一问题,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教师讲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时候,加法的交换律为a+b=b+a,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容易
和生动地对概念含义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选两个学生在讲台上站到一起,告诉台下的学生,张某某代表a,王某某代表b,张某某和王某某站在一起就是a+b,张某某+王某某=两个人,接着教师可以让张某某和王某某互相交换位置,再为学生讲解王某某+张某某=两个人,并且在黑板上写下两组公式,利用等量代换,张某某+王某某=王某某+张某某,由此推断a+b=b+a,教师通过组织小游戏,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并且将加法交换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改变数学教学思路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由数学老师主导,学生只要负责听就可以了,在这种单向教学模式中,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提不上来,甚至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是老师和学生同步参与,而不应该是一方的独角戏,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适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理解偏差的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分享学习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
进步。
(三)用心设计课堂教学,灵活运用简易直观教具
讲“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时,用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从这个顶点的对边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来形象地讲清楚三条主要线段的各种名称及特征;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用铁丝制了两个圆圈,用运动的观点形象地演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相交时圆心距和两圆的半径关系,学生容易接受;讲“一次函数y=kx+b(k≠0)所在象限”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个活动教具,生动形象地讲清楚了当k和b取各种符号时所在的象限等。上述措施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充分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
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逐渐改进,如果我们能把数学情感教学也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将会使平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数学潜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新旺.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法的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4(3):25.
[2]王忠国.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5(4).
[3]初延波.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