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蕴

2017-09-20陈迎娅

魅力中国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实践观马克思主义

陈迎娅

摘要: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是人与部分自然和整个自然的关系。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连接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体现着生态哲学的相关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为生态哲学的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体现的生态哲学的相关内容

(一)实践的客体上看,反映了人与部分自然物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客体是有范围的,没有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就不算客体。相同地,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然和一定的自然物发生联系。这种部分进入人的视野的自然事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部分联系。为此,实践的客体实际上反映出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其实是与自然物部分地联系着。这种部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维持人基本需求的部分。这些部分的自然物人化般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自然满足我们需要的那部分自然物,而不考虑人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只有人与整个自然实现了和解,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处理好人类和整个自然界的关系,研究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也是生态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进入人类视野的总是一部分自然物,或者人化的自然物,人们往往忽略了整个自然界。人类发展应当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协调起来,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二)实践的主体上看,反映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能动作用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部分和整体联系都需要人类实践的参与。实践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是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有其他动物没有的意识,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性等。人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和运用工具使自然界中的自然物为我所用,使自然人化,打上属于人类的烙印。在生态哲学研究中也研究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态意识,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的建立有赖于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在人的能动性发挥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也体现了生态哲学中的内容。但是,也应当看到,虽然人是主体并有主观能动性,但也不能过大地夸大人的主体性,而对自然界为所欲为。恩格斯早就做出过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在对自然界中优越地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应当把自然的报复理念牢记于心。毕竟我们是在自然界下生活,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生活。虽然当前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发挥得更加明显,可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没有了自然界我们什么也不是,离开了自然界我们再也不是所谓的主体,为此,我们应当在尊重自然界的基础之生产和生活。

(三)联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中介是实践活动,实践的主客体关系体现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主要是人,实践的客体主要是进入人类认识视野的部分自然物。实践的主客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地说是人与部分自然之间的关系。人通过实践活动把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也就是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人类通过实践可以使自然人化,把自然打上人类的烙印,把天然的自然物日益转化成为我所用之物。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殊性即人类能够劳动,能够通过劳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另外,人类还具有意识,人类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不是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改造。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才把世界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四)由实践分化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存在价值

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片面夸大人类主体的作用,夸大精神的力量,对自然界这个所谓的客体上以往的唯心主义者曾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人定胜天”的主观臆断。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随着实践活动的进行,在对待客观存在的自然上,人类只顾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只顾利益的提升、只顾发展生产力,而忽略了自然的承受能力,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状态。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它造就了人类,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为此,应当认识到人类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存在的价值。自然可以造就人类,同时也可以毁灭人类,这是我们应当有的忧患意识。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生态哲学研究的启示

(一)实践的首要形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此生态哲学在强调生态效益时也同时应当强调经济效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实践是生产实践。为此,实践的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生产活动。劳动获得生产生活资料后,人类才会进行其他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类物质的满足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生态哲学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应当兼顾经济效益,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实现生态的和谐发展。生态哲学的研究当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中进行,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拥有持久的支持力。

(二)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生态哲学也应当适度强调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利益关系,实现人们利益的均衡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保障。生态哲学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应当把人与人的关系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达到其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实践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现实基础,生态哲学期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活动,更好地指导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不是认識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生态哲学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较为正确的认识。对生态哲学的研究成果不应当停留在理论形态,还应当将其落地,实现其正真的价值。为此,生态哲学应当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把生态哲学变成一种物质的力量就应当把它通俗化和大众化,进而教育群众,在群众形成统一的认识。这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认识基础和群众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观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